高價挖人Q2成本再攀升 網友稱鬥魚靠法務創收虎牙冤大頭

“小平臺早期挖主播可以理解,但大平臺做大了還要去挖主播,說明整個平臺的培養機制出了問題、而且我不認為挖主播可以挖來更多的流量”,虎牙CEO李學凌在電話會議中重點強調過的話,到現在又被狠狠地打了一次臉。

沒有主播培養能力的虎牙,再從鬥魚的遊戲板塊挖走LOL主播青蛙、炫神、李政,乍一看上去鬥魚血虧,一下子三個遊戲主播同時出走,對於正在跟虎牙爭奪遊戲直播第一平臺的當口,顯然是不利。不過1500萬的違約金,估計還是得虎牙出。再加上三名主播跳槽的費用,虎牙這是準備搭上了2018年第一季度全部營收?

高價挖人Q2成本再攀升 網友稱鬥魚靠法務創收虎牙冤大頭

經歷了上市短期人為操控的暴漲,本週虎牙的股價進入一個明顯的瓶頸期,掉至19突破20有難度,投機資本走後能走出一個怎樣的態勢還未可知。對於虎牙高價挖人並教唆回踩前平臺的策略,遊戲運營上已經成熟的鬥魚除了呼籲行業競爭應該規範起來、主播不應該成為犧牲品,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擔心,業內也在急切地等待鬥魚上市。

沒有造星能力收留問題主播 加劇政策風險

虎牙沒有造星能力這個問題,從上市開始,就有媒體一再強調,併為投資者指出,以提示投資風險。虎牙當前引以為傲的“大主播們”:韋神、孤影、軒墨寶寶、擼管飛、夢飛大大……無一不是從其他直播平臺挖角而來,存在不可控性,甚至挖走了一大批問題主播:深陷色情內容的軒子巨2兔、被錘爆的蛇哥、阿怡大小姐……

為什麼虎牙很難培養出出色的遊戲主播,此前有媒體分析過:有引以為傲的工會系統在中間層,讓虎牙實際上很難直接把控主播的質量,工會作為一個經紀公司是需要盈利的,它不會看中游戲主播所謂的流量,而是更在意秀場主播能夠帶來的最為直接的收入。而脫身於YY的虎牙,骨子裡的秀場基因讓它根本不懂遊戲玩家和遊戲市場。

高價挖人Q2成本再攀升 網友稱鬥魚靠法務創收虎牙冤大頭

招股書中,虎牙有提示風險,目前的用戶基數和粘性、流媒體內容的質量、對於平臺的成功至關重要,而這都與主播的參與度和表現緊密相關。對於挖來的主播,新的環境需要一定的適應期,最後能否成功適配上還是個未知數,死在途中的更是不計其數。平臺和平臺之間的用戶壁壘存在差異,水土不服是主播們跳槽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

另外,虎牙的政策風險也隨著一批問題主播的入駐增大。招股書中提到,平臺上或者與平臺有關的任何內容,平臺都將承擔重大風險,主管部門可能會出臺的制裁政策包括中止運營、關停平臺或吊銷營業執照等。這批主播,或自帶情色成分,或為玩家所詬病開掛、代打,毫無遊戲精神,不過有噱頭在,早期還是可以帶量的。

營收模式單一仍需燒錢 追趕鬥魚全靠死撐

從這次恐怕要搭上1500萬的違約金以及3個主播的工資來看,虎牙2018年Q2季度的營收成本不會太低。據悉,虎牙第一季度的淨利潤僅3140萬元,雖然總營收為漂亮的人民幣8.463億元;2017年度全年,21.8億的營收依然虧損0.8億,即使虧損相比2016年有所收窄,居高不下的運營成本依舊暴露虎牙營收痛點。

在網友眼中,上市的虎牙不差錢,還宣佈要30億造星,雖然最後30億全部用來挖人和賠付違約金了,但是它的“渴”卻已成公認的頑疾。對於直播平臺而言,高昂的帶寬成本已經不堪重負,虎牙寬帶成本給出了4.1個億,而在主播身上的投入,更高達13.9億,加上業內人士爆料的工會亂象、返點叢生,虎牙“燒錢”的粗放型增長頑疾難有起色。

高價挖人Q2成本再攀升 網友稱鬥魚靠法務創收虎牙冤大頭

面對行業流量見頂,虎牙的營收構成上95%仍然來自於觀眾打賞,2年多了未有改觀,遊戲直播的變現上應該轉向to B是直播業內達成的一致共識。鬥魚在這塊走在了虎牙的前面,從鬥魚直播節的招商力度就可以看出,肯德基、福特等傳統和互聯網企業投下廣告,三天創收虎牙暴漲一個季度的營收。從資金流上,鬥魚是要比虎牙“有錢”。

正是看到了這點,虎牙股價進入了瓶頸期,突破困難。一邊喊“渴”,一邊又捨本逐末、冒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風險重金挖自己還未尋找到變現模式的遊戲主播,虎牙的根本目的還是在想辦法儘快擊垮競爭對手鬥魚,從挖走的主播跳槽反手就是一波踩前平臺操作可以看出。不過鬥魚背靠比虎牙更多的融資,盈利要早一年實現,追趕還有一定難度。

被稱吃雞直播平臺怒挖主播 鬥魚法務創收

今年虎牙資源的重點傾斜,則明顯一是在星秀,二是在吃雞。星秀帶營收,吃雞帶量,連招股書都直言,“吃雞”讓虎牙在遊戲直播市場打了個翻身仗。不過虎牙的其他板塊——LOL、Dota2幾乎處於一個放任不管的階段。LOL憑藉強大的人氣屹立不倒,而且還有miss和騷男坐鎮,Dota2就有點慘淡,近期據說會有“巨星”空降。

如今虎牙彷佛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尤其LOL和Dota2在海外市場聲望頗高,於是立足“吃雞”的挖人策略,繼續把鋤頭對準了不管是LOL還是Dota2板塊,都是群英薈萃的老對手鬥魚,挖走鬥魚的LOL主播青蛙、炫神、李政,並讓其聲稱“鬥魚欠薪”。據瞭解,這三位主播都來自於同一家經紀公司,同一時間同一理由跳槽並不奇怪。

高價挖人Q2成本再攀升 網友稱鬥魚靠法務創收虎牙冤大頭

高價挖人Q2成本再攀升 網友稱鬥魚靠法務創收虎牙冤大頭

倒是始終沒有培養出自己原生主播的虎牙,用戶壁壘一直相當薄弱,只能繼續燒錢去挖各類型主播滿足用戶需求。百萬培養出的大主播虎牙願意花千萬挖走,難怪會有網友評論:“鬥魚法務部門年年創收”了,這個營收,競爭對手虎牙莫不是貢獻了一大半之多?挖走的大部分主播除韋神外,在虎牙幾乎都涼涼了,真的不是冤大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