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導語:元青花瓷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大家熟悉的有“鬼谷下山”罐,2015年在倫敦一次拍賣創造了一個天價記錄。元青花彌足珍貴,存世量量不多,但不影響大家的交流,下面分享故宮博物館收藏的三件元代青花,供鑑賞:

元青花瓷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圖1

1、元代“青花鳳穿牡丹紋執壺”,高23.6釐米,口徑4.8釐米,足徑7.4釐米。壺直口,口下漸展,粗頸,垂腹,腹下內斂,圈足微外撇。腹一側置上細下粗的長彎流,流上繪火雲紋。另一側置曲柄,上端有小系,柄上繪銀錠、寶釵等紋飾。附平頂蓋,有圓珠紐,蓋上繪菊瓣紋。圈足內施白釉,無款識。器身於青白釉下滿飾青花紋樣,腹兩面均繪鳳穿纏枝花卉紋,間以火珠雲及竹石紋。

此器形為元代瓷器的流行樣式,除青花器外,還見有龍泉窯青釉製品。造型源自阿拉伯民族使用的銅器。元代瓷器借鑑這種造型時,特別注意到吸取蒙古民族銅壺粗獷豪放的風格特點。此壺通體花紋滿密,而主體紋樣突出,繁而不亂。青花色澤濃豔亮麗,是傳世的元代青花瓷器中少見的佳作。

元青花瓷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元青花瓷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2、元代“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高28.2釐米,口徑22.4釐米,足徑18.1釐米。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兇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元青花瓷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圖3、青花海水白龍紋八方梅瓶,高46.2cm,口徑6.2cm,足徑13.4cm。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頸細短。瓶身修長,有八稜。肩飾斜格錦紋,錦紋下一週大如意雲頭紋,內繪鳳或麒麟穿牡丹圖樣,瓶身中部一週繪4條白龍,襯以青花海水和火焰紋,近足處飾一週如意雲頭紋,內繪牡丹花葉。

佛經中說曼荼羅始轉於東方,末至西北,總為八方,意即佛法遍及周圍各地。元朝廷崇道信佛,此器八方,又以龍紋等為飾,寓意皇帝威加天下。此器是元代瓷器中的大型酒器,胎骨細膩潔白,釉質滋潤透亮,青花色澤濃豔。元代的青花瓷器造型碩大豐滿,紋飾繁密,層次豐富,構圖嚴謹,一改唐宋以來瓷器花紋佈局疏簡的傳統,工細的描繪加上繁複的層次,形成了花團錦簇的藝術風格。器肩與近足處碩大的青花雲頭紋借鑑了元代絲織品披肩的圖案,龍紋的出現顯著增多也是這一時期瓷器裝飾藝術的特點。

藝術品流通出手:送拍,企業收購,金融質押,私下洽購

歡迎留言探討,讓我們為藝術的淨化與流通貢獻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