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梨姐姐:快板书说唱 “蒲城酥梨”走俏

酥梨姐姐:快板书说唱 “蒲城酥梨”走俏

陕西省副省长魏增军视察“蒲城酥梨”展台,并品尝“酥梨姐姐”种植的酥梨

农业科技报讯(本报记者 杨宇航)“竹板打起响呱呱,蒲城酥梨名声大,吃一口啊流一手,脆甜多汁回味久……”第24届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博览会上,来自渭南市蒲城县的农民杨桂花敲着清脆的快板,用蒲城话为“蒲城酥梨”拉客,通俗易懂的说词赢来参观者的阵阵掌声。杨桂花告诉记者:“自从做了水果电商,她走到哪里,就把这“蒲城酥梨”快板书说唱到哪里。

瞎折腾 干出来一位“酥梨姐姐”

“第一笔交易是通过网店给北京的客户发了5公斤蒲城酥梨,这位客户对我却非常信任,通过银行账号把钱汇给我,第二天我就认真地挑选优质的酥梨发给了客户。客户收到产品后赞不绝口。通过那笔交易,我认识了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增加了我创业的信心”杨桂花回忆说。“在当时认为她是瞎折腾,已经四五十岁啦,又没有多少文化,刚开始产品无人问津,不懂得如何去做营销,农在物流运输中出现问题,可不容易啦。”陈忠新是杨桂花的爱人,“酥梨姐姐”杨桂花正是在丈夫、朋友的支持鼓励下,学习电脑知识、完善销售经验,了解了电子商务有关知识,掌握了网络营销的基本常识,成为网络名人。杨桂花让“蒲城酥梨”等农特产品走向了北京、上海、广州乃至全国各地,使自己走上了致富之路,同时有效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成了远近有名的农村妇女成功创业的典范。

勤努力 在奋斗中描绘创业蓝图

有着自己种植酥梨经验的杨桂花,对于产品质量要求很严,要保持它的新鲜性和时令性,以最快的速度从田间采摘到送到客户手里,她积极与其他网络销售平台合作,将销售的中心放到周边的郑州、西安等城市,采取预订—采摘—物流运送—送到客户手中不超过48小时的快速销售模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物流这个制约因素,而且通过与其他网络平台的合作提高了网店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目前,杨桂花不仅自己种植的酥梨销售火爆,累计帮助当地群众销售酥梨数万单,网店里的蒲城酥梨供不应求,销售金额达到10万元以上,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了农产品买卖难题。同时,她的上门收购服务让当地农民足不出户就卖掉了农特产品,既拓宽了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也丰富了她自己的销售经历和营销思路。下一步,杨桂花要成立公司,按照标准化流程运作,要把“酥梨姐姐”品牌打入国际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