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孫楠唱英文,老外爲何轉身就走?

前段時間,看一訪談節目,央視的採訪鋼琴家孔祥東,他談了自己與喬治·莫洛德爾合作奧運歌曲《FOREVERFRIENDS》(《永遠的朋友》)及對演唱者張惠妹、李汶、孫楠等人的演唱評論。說到孫楠,感覺孔祥東好象“怒其不爭”,意思是孫楠條件相當好,但英文歌發音有點問題,當初他們合作,就跟孫楠說多打電話給自己以便幫他糾正英語發音,但孫楠卻一次電話都沒打,“一次電話都沒打”,我的理解也許不是因為他不愛學習,沒時間等,可能是因為“面子”,因為讓孫老師象孔老師學英語,傳出去會不會折腕?因此就沒好意思打。

聽孫楠唱英文,老外為何轉身就走?

但孫楠“不愛學英語”也確實很讓人難堪,第一次錄音,莫洛德爾聽了孫楠的英文演唱後楞沒聽明白,以為是唱中文,聽說唱的英文,老莫氣的轉身就走,頭都不回(孔祥東語)。

最後,孔祥東惋惜的說,孫楠比較貪玩,如果練好英文有希望成為國際歌星,但很遺憾。

這期節目,孫楠看沒看不清楚,但孔祥東一席話,有些地方我不太理解,不解之一是我們自己舉行的奧運會,奧運歌為什麼不敢用全母語?非要用外語演唱?難道一首歌裡放一串英文就國際了和世界接軌了?外國人就接受了?開心了?孔祥東是鋼琴家很洋化,但印象中孫楠也留過洋並不土,90年代初他還在印尼、大馬一帶舉辦過個人演唱會,在英語是官方用語的南洋,按理說他有英語底子,但為什麼一唱英文,來自意大利的老莫先生會氣的轉身就走?是孫楠英語不好還是莫洛德爾聽力有問題?還是對我們有偏見?

我估計偏見肯定有吧?因為曾創作出兩屆奧運會主題歌、一屆世界盃主題歌,三獲奧斯卡獎、兩屆格萊美獎的洋人老莫,或許沒把來自流行音樂欠發達地區的“天王”放在眼裡,在他眼裡也許只有席琳·迪翁他才能聽的下去而不轉身就走,而孫楠在他眼裡不過是鄉下小子。就如同踢足球的國內頭號球星鄭智在希丁克眼裡,什麼都不是一樣。

自奧運會倒計時100天后,聽了大部分獲獎作品,因不少作品多有模仿痕跡,因此中國人沒驚喜,外國人看不起,象孫楠一唱英文歌,人家氣的轉身就走,屬於預料之中的。前一段,518賑災義演,我聽了梨園名家於魁智等人演唱的京歌《我是中國人》,讓觀眾熱血沸騰,讓我有了期待,咱們京劇是國粹,水平世界一流,如果誰能為梨園名家寫幾首奧運京歌,再放在開幕式上演唱,老莫們還能氣的轉身就走嗎?

也許會被鎮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