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曹德旺:一句话成就了玻璃大王

企业家小档案

曹德旺,福建省福州福清市人,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他以人格做事;他是行善的佛教徒,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他累计个人捐款已达80亿元,认为财施不过是“小善”。2009年5月,他登顶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是首位华人获得者。

解密曹德旺:一句话成就了玻璃大王

早年经历

“我的父亲曾经是上海著名的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因时局动荡,父母亲决定举家迁回老家——福建福清。离开上海时,父亲带全家坐油轮,财产全部放在另一条运输船上。等人到家之后,全部家当却没有回来,只得到一句答复,说是那条船沉了!兵荒马乱的年月中,一家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眼睁睁地看着家中顿时变得一贫如洗。”

在他的记忆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一天只能吃两餐,两餐里也只是些汤汤水水,难以顶饥耐寒。那时他们就常常觉得饿,做母亲的变不出吃的,但却总是柔声鼓励着孩子们:“要抬起头来微笑,不要说肚子饿,要有骨气、有志气!”

“饭可少吃,衣可简穿,书还是要读。”受过教育的父母想尽办法要让他们读点书。9岁时他走进了学堂,念到14岁,因为家境太艰难不得不辍学回家放牛。但是当时,一有空他就爱捡起哥哥的旧课本,边放牛边津津有味地读上几页。

为了谋生,他种过白木耳,当过水库工地炊事员、修理员、知青连农技员,还倒过果树苗。大概1975年的时候,他已为自己积累了5万余元的“巨资”,那时感觉在经济上解放了自己。

早年的这些苦难,让曹德旺过早地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冷暖,也磨砺了他坚韧的性格。他坚信,靠勤劳的双手能改变命运,他要让全家人“把日子过得好一点”。

解密曹德旺:一句话成就了玻璃大王

中年梦想

1983年以前,曹德旺还只是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高山异形玻璃厂的业务员,他的工作是为这家乡镇企业推销人称“大陆货”的水表玻璃。

1983年4月,他毅然承包了这家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汽车玻璃高利润率后,毅然将该厂水表玻璃这一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由国外品牌垄断的历史。

1985年,该玻璃厂合资,曹德旺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当时是通过购买上海耀华玻璃厂的旧设备图纸,完成设备安装和投产的”。

1987年,他联合11个股东集资627万元,在高山异形玻璃厂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外合资福耀玻璃有限公司。尔后,福耀玻璃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从只能生产十多种规格产品的小厂,发展到能生产1万多种规格产品的大公司,结束了中国汽车玻璃依赖进口的历史。

1991年,福耀玻璃获准公开发行股票,成为国内首家上市民营企业,也是第一家同行业上市公司。

1996年,与国际汽车玻璃龙头企业法国圣戈班合资成立万达汽车玻璃有限公司。通过3年的合作,让曹德旺受益匪浅,他领略了具有国际水准的管理模式和一些可取的理财理念,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典范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1999年,因双方经营原则不同,他用4000万美元买断圣戈班在福耀的所有股份。高品质的产品、领先的研发中心、完善的产品线加上巨大产能,决定了福耀产品强劲的市场开拓力。

2001 -2005年,他带领福耀团队艰苦奋战,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福耀玻璃也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2006年美国商务部部长来中国时,点名约见曹德旺。

如今,福耀公司生产的汽车玻璃占中国汽车玻璃71% 的市场份额的同时,还成功挺进国际汽车玻璃配套市场,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宾利、奔驰、宝马、德国奥迪等豪华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是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厂商。

解密曹德旺:一句话成就了玻璃大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