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对员工质问不涨工资他这样说,企业不可以进入这样的误区

导读:

福耀玻璃老板曹德旺个人身家110多亿,从1983年开始做慈善,累计捐款约80亿。但是谈到给员工加工资,他却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老板为什么不愿意给员工加工资?

曹德旺,1946年5月出生,福建省福州福清市人,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他是不行贿的企业家,自称“没送过一盒月饼”,以人格做事;他是行善的佛教徒,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80亿元,认为财施不过是“小善”。2009年5月,曹德旺登顶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是首位华人获得者。

曹德旺:对员工质问不涨工资他这样说,企业不可以进入这样的误区

员工是非常认可、喜欢曹德旺这样的老板,非常深明大义,对待员工也是不苛刻,但是对于曹老捐款的事,员工心里也会问“你捐出去八十亿,怎么不给我涨工资?


对于这样的质疑,曹德旺倒是很霸气且又非常正义的表示:“员工有这样的要求可以理解,因为这是人之常情,那如果我给你加工资,还要考虑到其他企业能不能承受,因为其它企业不能承受,就我一家企业这样做,就会打破企业的行业规则。”

曹德旺:对员工质问不涨工资他这样说,企业不可以进入这样的误区


网友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网友一是表示赞同的:员工的工资已经很高了,企业多赚的钱拿出来捐赠给社会,扶危济困何乐不为。一方面可以消除贫富差距、不会引起行业与企业薪酬竞争,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到很多有需要的人,这是大爱和大格局的表现。

网友二是有保留意见的:企业应该对员工更好一点,员工的薪酬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而且企业价值是员工创造的,应该优先让员工分享,这样员工才能更有创造力和归属感。

网友三是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企业有好的盈利能力自然是好事,可以做好分配规划,企业拿出盈利的一定比例捐赠给社会做慈善,同样也要拿出一定的比例与员工一起分享。

很多人都可能进入这样的误区:公司业绩好、员工表现好当然要加工资。

1、不是公司业绩好才给员工加工资,而是员工加了工资、公司业绩更好。员工的薪酬模式与企业要的绩效结果是相互融合的,员工赚到了更多的钱,企业获得更高的盈利。

2、员工过去表现好,不等于未来表现会更好,而且,加工资是持续、固定的薪酬变动结果,并不能保证和激励到员工在未来持续、更好的表现。事实上,很多员工固定加了工资,只是表示愿意留在企业继续服务,而没有因此获得更努力工作的动力。

3、如果加工资只是表达对员工过往表现的认可,却不能激励员工在未来创造更高的价值,这样的加工资很可能会增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本。

4、企业、老板一定要懂得给员工加工资,愿意持续为员工加薪,这是大势所趋,但是构建激励性的、有创造力的加薪机制尤为重要。

曹德旺:对员工质问不涨工资他这样说,企业不可以进入这样的误区

曹德旺:要是每年给全部员工增加工资,我宁愿捐掉!

老板要知道员工不要绩效考核,要绩效激励

1、认识人性

  • 人性是有欲望的:每一个员工都希望工资收入是越来越高的;
  • 人性是懒惰的:每一个员工都希望少干活,工作越轻松越好;

什么薪酬机制能让员工转变观念,从为老板打工的心态转换为为自己打工的心态呢?

想要留住人才,让员工有持续的加薪空间,但又不增加成本,最好的方法还是让薪酬模式,从固定薪酬向宽带薪酬转变。



曹德旺:对员工质问不涨工资他这样说,企业不可以进入这样的误区

1、KSF增值加薪:在销售业绩之外,根据业务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 1)回款率指标
  • 2)高毛利产品销售指标
  • 3)新客户开发销售(数量或金额)指标
  • 4)新市场开发销售指标
  • 5)客户服务满意度指标
  • 6)客户投诉率或数量指标
  • 7)客户开发或服务成本指标
  • 8)客户有效服务数量指标
  • 9)协助开发产品指标

KSF增值加薪法——一种员工和企业共赢的薪酬分配模式(适用于管理者和一线销售人员)

1)入职3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低值(如10万/月),主要关注过程性指标(如:跟踪量、询盘量、电话量、考核分值等),奖励力度为小值。

曹德旺:对员工质问不涨工资他这样说,企业不可以进入这样的误区

2)入职6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中值(如2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为中值。

曹德旺:对员工质问不涨工资他这样说,企业不可以进入这样的误区

3)入职1年以上:业绩平衡点为常规值(如3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为常规值。

曹德旺:对员工质问不涨工资他这样说,企业不可以进入这样的误区

4)高级业务员:1年平均业绩达500万以上,次年自动升级为高级业务员,KSF薪酬增长20%-30%,奖励力度为高值。

曹德旺:对员工质问不涨工资他这样说,企业不可以进入这样的误区

KSF增值加薪法,给员工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对企业来说,员工拿的越多,赚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以某生产制造业生产经理KSF薪酬模式为例:

曹德旺:对员工质问不涨工资他这样说,企业不可以进入这样的误区

1、毛利润:每增加10000元,奖励31元,每减少10000元,少发25元;

2、总产值:每多3000元,奖励5.3元,每少3000,少发4元;

3、报废率:每降0.05%,奖励2.5,每上升0.05%,少发2元;

4、及时交货率:每上升0.05%,奖励2元,每少0.05%,少发2元;

5、员工流失率:没流失,奖励50元,每流失1人,少发250;

相比其他传统模式薪酬模式,KSF薪酬绩效模式是在开启员工源动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把薪酬和绩效全面融合,充分挖掘员工潜能,让员工共同参与经营,实现利益趋同,让员工更容易认同和接受。

实操步骤

第一步:选取生产经理这个岗位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6-8个指标

总工艺毛利润/生产工艺总产值/公司总报废率/部门费用率/及时交货率/生产工艺小时产值/员工流失人数/培训

第二步: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设置相应的权重

第三步:根据公司历史数据计算出每个指标的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对员工来说比较容易达到,所以员工压力不大。

对于企业来说,只做的不比去年差,所以平衡点上加薪不会增加成本。

第四步:将员工的薪酬分为固定薪酬(20%)+宽带薪酬(80%),将宽带薪酬分配到6-8个指标当中

第五步:根据平衡点和薪酬分配设置相应的奖励刻度

总结:

管理是被动的,激励是主动的。管理是别人要求的,激励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点是不喜欢为别人做事,却愿意为自己做事。如果一个管理者还是把过去几十年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现代的员工,那只会把员工管跑。企业人员流失严重,稳定性不强,那企业老板一定要先反思自己,别一味指责别人。

没有利益的趋同,就没有思维的统一!!别因为工资设计的不合理,而丧失员工心甘情愿为你拼命的机会,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