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雄安這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單,爲何是她?

今年4月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等六部委聯合發佈2018年列入中央財政支持範圍中國傳統村落名單,安新縣的圈頭村名列其中,是雄安新區唯一入選的村落。

在雄安三縣眾多村落中,為何是圈頭村得以入選?其自然風光和風俗文化有何特別之處?帶著這樣的好奇和疑問,近日,記者一行到此一探究竟。

歷史文化保護是雄安新區建設的重要一環。《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指出,保護傳統村鎮內歷史空間格局清晰、傳統風貌較為完整的核心地段,傳承與展示水鄉生產習俗和民俗文化活動。

“一個新的城市要立得住,關鍵是要傳承好自己的文脈。”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也強調,雄安新區在大規模規劃建設之前就注重對歷史文物的保護,對歷史風貌的保護,對文化遺存的保護。

今年4月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遊部等六部委聯合發佈2018年列入中央財政支持範圍中國傳統村落名單,安新縣的圈頭村名列其中,是雄安新區唯一入選的村落。

在雄安三縣眾多村落中,為何是圈頭村得以入選?其自然風光和風俗文化有何特別之處?帶著這樣的好奇和疑問,近日,記者一行到此一探究竟。

唯一!雄安這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單,為何是她?

安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張國振。陳安陽/攝

白洋淀深處的“湖中島”

記者探訪圈頭村時正值夏收期間,在由容城通向安新的省道兩旁,金燦燦的麥地一望無際,猶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沿途經過白洋淀時,又見蘆葦叢叢,荷葉片片,扁舟點點,到處是一派輕柔的夏日風光。

圈頭村隸屬安新縣圈頭鄉,位於縣城東南偏北10.6公里處,地處白洋淀中心地帶,四周被澱水包圍,村內羊腸小路縱橫。採訪當日,豔陽高照,綠意濃濃,坐在農家小院兒裡,安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張國振向記者講起圈頭村的歷史沿革。

圈頭村是個移民村。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長城古北口外第一重鎮小興州遷至任丘縣西北富家屯,陳、夏、張三姓先後在此落戶。後圈頭村在行政區劃上歷經數度變遷。據《任丘縣誌》記載,民國十七年(1928年) 任丘縣設8個區,圈頭為八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任丘將8個區合併為4個區,鄚州與圈頭合為一個區。抗日戰爭時期,圈頭村屬白洋縣;解放後劃歸安新縣,屬保定地區。

圈頭村有三街六道,即大街、前街、后街,行宮過道、官過道、東夏家過道、西夏家過道、張家過道、陳家過道。此外,這裡還有行宮一處,建於清康熙年間,樓閣水影,庭廊彩繪,為典型清代建築,但幾經水災、戰亂,現已不復存在。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張國振對記者說,圈頭村有水、有葦,鄉親們世代靠捕魚編葦為生。白洋淀葦編歷史悠久,蘆葦用途很廣,經濟價值頗高,可造紙、織蓆、打箔、編簍、打簾和製作葦制工藝品,在當地有“鐵桿莊稼,寸葦寸金”之說。

圈頭村能夠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其獨特而秀美的自然風光是重要原因之一。碧水藍天,荷紅葦綠,景色宜人……這裡至今仍保留著濃郁的水鄉特色。以前,圈頭是個“湖中島”,離了船哪兒也去不了;後來修通了一條通往安新縣城的公路,村民進出才變得方便。

圈頭村音樂會代代相傳

說起圈頭村的文化符號,極富民俗和地域特色的圈頭村音樂會大名鼎鼎。截至今年6月,圈頭村音樂會正式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擴展項目)已滿十年。回憶起圈頭村音樂會漫漫申遺之路,為此付出巨大心血的張國振感慨萬千。

早在2001年,為挽救古樂曲失傳危機,張國振和夏國振自籌資金錄製了音樂會的全套曲目,經傳承人夏老肥等反覆校對,比之傳統的古譜《總綱》更加具體和規範。

從2006年起,張國振為圈頭村音樂會申報非遺項目跑上跑下。為了更好地整理素材,近古稀之年的張國振甚至還學會了用電腦軟件進行視頻剪輯。經過張國振等人的不懈努力,2007年6月,圈頭村音樂會入選河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進一步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奠定堅實基礎。

始於明末清初的圈頭音樂會屬冀中笙管樂南北樂會中的北樂會。樂隊由笙、管、笛、雲鑼、鼓、鑔、鐃、鈑、鐺子等樂器組成,樂曲保留了明清時代甚至更古老的曲目。音樂會形成以來,主要為喪禮、民間祭祀及社會、政府部門慶典活動提供無償服務,在村內代代相傳。

音樂會信奉的先人是藥王扁鵲及中國曆代十大名醫如華佗、孫林、張仲景、孫思邈、劉河間等。可以說,圈頭村音樂會是與民間信仰牢牢結合在一起的。他們用音樂來祭祀祖先和神靈,也用音樂來為自己故去的親人超度。

“老的會員一個都沒有了。”張國振說,音樂會現在主要是面向青少年進行傳承。去年,小會員發展到近60人,年齡集中在9至16歲之間,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小會員們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學習,現在已經做到既能念唱又能演奏。

唯一!雄安這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單,為何是她?

小小水鄉“文武雙全”

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除了尊崇禮樂,“尚武”也是圈頭村村民的精神內涵之一,其中最為代表的當屬圈頭村少林會。

據《安新縣誌》記載,少林會在圈頭村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清嘉慶年間,其技藝大體分長拳和花拳兩類,器械有大刀、單刀、寶劍、槍、棍、鉤、拐、鑰等,武術之外還配有一套歡快、緊湊、穩健的伴樂。

長期以來,少林會是圈頭重要的社會團體,在每年的春節和元宵節期間都會“出會”,為村民進行武術表演,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大多數人把精力集中到了商業活動上,少林會日漸低迷。與圈頭村音樂會面臨的境遇相似,少林會目前最大的困難是留不住人。

2009年,在張國振等人的努力下,圈頭村少林會成功申報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其先後入選的還有當地的八趟掩手、喪葬習俗、麵塑和葦編四項省級非遺項目。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圈頭村百姓不僅繼續沿用古老的捕撈技藝,還將水產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葦編也“搖身一變”,成為一件件精美生動的藝術品。

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如今,圈頭村有了直通澱外的公路,音樂會、少林會等傳統藝術也在以新的形式得以延續。在記者與張國振對話的院子裡,西屋房簷下築起一座鳥巢,三隻幼鳥嗷嗷待哺。如同這幅畫面所展現的,新的希望正在這片北方水鄉醞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