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年審結34起高考詐騙案

隨著各地高考分數陸續公佈,考生及家長進入令人焦慮的報考志願期,而此時也是涉高考招生類詐騙的高發期。日前,北京海淀法院總結了北京市近五年來此類犯罪情況,提醒考生及家長提高警惕。

北京:5年審結34起高考詐騙案

花錢順利入讀名校是騙局

王某的父親通過關係找到自稱是中國政法大學的老師劉某,協商以30萬元價格辦理統招生入讀。拿到錄取通知書後,劉某告知王某先以插班生的身份入學,給其一張課表讓其上課,並以校內宿舍緊張為由安排校外宿舍。劉某為王某辦理了學生證,被學校保安以有問題為由沒收;期末時王某無法參加考試,劉某告知其成績可以人為操作;王某發現在學校內網上沒有其信息,劉某說學校查得嚴畢業的時候會辦好。

王某畢業時劉某給其畢業證、學位證、三方協議、報到證,但其參加工作後單位無法在教育部網上查找到畢業證書編號。王某知道被騙後報警。劉某等人通過類似手段共實施詐騙9起,犯罪金額220萬元,後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

海淀法院法官表示,虛假入學是近年來開始成形的作案手法,罪犯通過偽造錄取通知書、安排學校附近入住、旁聽學校課程、山寨軍訓、虛假學生證、就餐卡等造成錄取假象。

該種手法格外嚴重處在於,為取信或捆綁被害人,罪犯會授意被害人不參加高考、放棄填報志願或背離分數報考、虛假就讀,在造成財產損失的同時,會對考生求學造成不可逆障礙。

34起高考詐騙案涉案4200萬

2013年至2017年間,北京市共審結涉高招詐騙案件34起,審理被告人63名,涉及97起犯罪事實,97人被騙,總案值共計人民幣4224.5萬元。

97起犯罪事實中,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最為犯罪分子青睞。其中,39起涉軍校犯罪中包含專業軍事院校、國防生、委託生及預備役,各地裝甲兵學院、陸軍指揮學院、武警學院均有涉及,部分招生項目系犯罪分子虛擬。7起涉藝考犯罪均針對藝考校考環節,北京電影學院、中央傳媒大學及其他大學藝術特長生招錄均有涉及。

海淀法院發現,高招詐騙案案值遠超同類詐騙案件,其中最高案值近1000萬元,平均案值高達33.58萬元。該類案件財產損失彌補情況不容樂觀,退賠及部分退賠合計佔比不超過16.5%,大部分案件沒有退賠。

高招詐騙罪犯學歷相對較高

據法官介紹,高考招生詐騙中,犯罪分子基本都是虛構自己有替他人辦理入學的能力,他們經常虛構自己是機關領導幹部,領導秘書等,有時還虛構自己是國家部委工作人員或者各高校教師。

法官注意到,高招詐騙罪犯學歷相對較高,研究生、大學本科及專科學歷共30人,受高等教育比例為47.6%。在26.47%的案件中,被告人在實施招生類詐騙的同時實施其他詐騙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