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MACD指標是股票指標之王

二師兄認為,MACD,是所有技術指標中,最具實戰應用價值的指標,沒有之一,當然每個人應用的指標都不一樣,指標的應用在於熟練於心,貴在精而不在多。

關於MACD這個指標,我們要搞清楚4個問題:MACD的定義、本質及其優缺點。

當然,這也是所有指標和所有戰法都要搞清楚的問題。本質和缺點,是最容易忽視的兩個問題,但這兩個問題恰恰是最核心的所在。

比如二師兄在均線中提到,均線的本質在於趨勢的判斷,所以,用均線指標操作短線,缺點就非常的多,而我們絕大多數的技術應用者恰恰忽視了這一條。

一、MACD的定義

MACD英文全名為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中文直譯為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是從雙指數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12)減去慢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26)得到快線DIF,再用2×(快線DIF-DIF的9日加權移動均線DEA)得到MACD柱。MACD的意義和雙移動平均線基本相同,即由快、慢均線的離散、聚合表徵當前的多空狀態和股價可能的發展變化趨勢。

如下圖:白線DIF,黃線DEA,MACD

為什麼MACD指標是股票指標之王

現在我們來看看具體的算法:

MACD在應用上,應先行計算出快速移動平均線 (12日EMA)與慢速移動平均線(26日EMA),並以這兩個數值,作為測量兩者(快速與慢速線)間的"差離值"依據。所謂"差離值"(DIF)即12日EMA的數值減去26日EMA的數值。

同花順、東方財富、大智慧等軟件的默認值均設定MACD快速EMA參數為12,MACD慢速EMA參數為26,DIF參數為9,則:

某一天DI=H(最高價)+L(最低價)+2C(收盤價)

AX=12天DI之和÷12

BX=26天DI之和÷26

DIAX=(第13天的DI-AX)×0.1538+AX

DIBX=(第26天的DI-BX)×0.0741+BX

自第27天起,將每天的DIAX減去DIBX,即得出DIF值

第一次計算MACD時,則以9天的DIF總和÷9,得出之值作為第一個MACD

第十天以後:第n天的MACD=(第n天的DIF-第(n-1)天的MACD)×0.2+第(n-1)天的MACD。比如說:MACD(第36天)=(第36天的DIF-第35天的MACD)×0.2+第35天的MACD。也就是:用第36天的DIF減去第35天的MACD(即步驟7算出的第一個MACD),所得之值乘以0.2,再加上第35天的MACD,即可求出第36天的MACD;以此類推,可得出一條MACD線。

MACD指標的本質

從上面定義以及整個運算過程看,MACD就是一個單純以股價為取樣數據,經過複雜運算得到的兩條曲線,作用類似於均線系統,它的本質還是屬於均線系統的範疇,均線系統本身已經反映了股價目前的運動趨勢,可以說,均線就是股價目前運動的趨勢線。當均線向上運動時,反應股價總的趨勢是向上的,相反,當均線向下傾斜的時候,說明股價正在一個下跌的趨勢當中。

所以,MACD也反應了股價運行的趨勢,本質上也是一種趨向類指標。

三、MACD指標的應用

二師兄特別喜歡MACD這個指標,正如二師兄特別喜歡60日均線的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炒股票,總希望能夠尋找一種簡潔但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指標,但是指標太多,同花順上的技術指標就不下上萬種。上市的股票不下3000個。每天研究一個指標,研究一家上市公司,絕對是學富五車但是狗屁不通的了。

指標貴在精,而不在多。也許有其他特別有效的指標,但二師兄目前就發現60日均線和MACD這兩個指標是最好的。

根據MACD指標的精髓,是一種趨向類指標,所以MACD這個指標特別適合中長線的判斷,有點類似於均線,尤其是60日均線。

以中國平安為例,股價在60日均線上方,MACD一直在零軸上方,儘管有背離和死叉,但是一直處在多頭市場。當股價跌破60提均線,DIF開始由正轉負,也就是開始進入空頭市場。

由此我們再次可以看出,MACD確實跟均線一樣,是一種趨向類指標。

為什麼MACD指標是股票指標之王

MACD指標的應用法則(二師兄版本)

DIFF、DEA均為正,屬於多頭市場,即為持倉信號

DIFF、DEA均為負,屬於空頭市場,即為賣出信號

MACD與K線發生背離,行情調整信號

二師兄批註:二師兄給出的結論,當DIFF、DEA均為正(此時必然DIFF上穿DEA形成金叉),屬於多頭市場,當DIFF均為正必然而不是說買入信號,多頭市場是買入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所以很多人給出的結論:當DIFF和DEA均為正,DIFF上穿DEA形成金叉,即為買入信號,這是錯誤的,至少是相當的不嚴謹。

還是以中國平安為例,MACD零軸上方發生了7次金叉,但只有第7次才是有效的買入信號。所以,二師兄才特別強調,DIFF、DEA均為正,屬於多頭市場,而不是買入信號。

為什麼MACD指標是股票指標之王

但是多頭市場,確是持倉信號,如中國平安,MACD一直在零軸上方(正如股價在60日均線上方),就趨勢持有,直到趨勢發生轉變,DIFF由正轉負或者股價有效跌破60日內均線。

為什麼MACD指標是股票指標之王

DIFF、DEA均為負,屬於空頭市場,即為賣出信號。既然是空頭市場,沒有做多的機會,堅決賣出,不猶豫。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DIFF、DEA均為正是買入的必要條件,什麼情況下才是買入的充分條件呢?這個問題在分析60日均線的時候,同樣遇到了這個問題,答案要在下一節的形態理論中揭曉。

MACD與K線發生背離,行情調整信號

MACD與K線頂背離:行情調整信號

MACD與K線低背離:行情反彈信號(去他馬的,忽略)

二師兄批註:MACD的背離應用,只有頂背離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至於底背離,二師兄已經說了髒話,直接忽略無視即可。

為什麼忽略底背離?因為底背離,K線依然處於空頭市場,空頭市場的反彈僅僅是反彈,二師兄的邏輯是做最強勢的行情和股票,後宮佳麗三千,為什麼非得在東施身上浪費時間!二師兄不否認東施身上一定有她的優點,比如,她是女的,但這又是何苦呢!別忘了後宮佳麗三千,西施才是我們尋找的最愛啊。

與市場的M頭(或三頭)以及W底(或三底)形態相仿,高檔區DIF二次以上下穿DEA可能要回調(下跌),低檔區DIF二次以上上穿DEA可能要反彈(上漲),這兩處交叉若與價格走向相背離,則可信度極高。

頂背離:當股價K線圖上的股票走勢一峰比一峰高,股價一直在向上漲,而DIF指標是一峰比一峰低,這叫頂。

中國平安的兩次頂背離:K線價格不斷抬高,而DIF則是不斷抬低(兩次DIF死叉DEA),每一次背離,都引發了中國平安的階段性回調。

但我們也看到,兩次頂背離之後,平安的股價繼續創出新高,所以,頂背離是股價調整的信號,但未必是下跌的信號。

為什麼MACD指標是股票指標之王

底背離:當股價K線圖上的股票走勢一底比一底低,股價一直在向下跌,而DIF指標是一低比一底高,這叫底。

萬通智控底背離觸發的反彈,K線價格一底比一底低,DIF價格一底比異地高。同樣的,底背離是反彈的信號,但是不是反轉,還要看其他條件決定。

為什麼MACD指標是股票指標之王

中國聯通兩次底背離,估計在背離後,每次都有反彈,但是弱反彈後,不改股價長期下跌的趨勢。

為什麼MACD指標是股票指標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