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來了,對人性教育的三點看法

一些學習差的人總是反對高考,說這叫應試教育,但是他們也說不清什麼叫素質教育。古代有科舉,現在有高考,其他國家也一樣,學生通過考試競爭,大學通過考試選拔,天經地義。我們教育的問題,缺乏人性教育是個長期問題。


第一,同情心。看到那些悲傷的新聞,我們無動於衷,心說和自己沒啥關係,難道你不難過嗎?沒有教孩子具備同情心,沒有教孩子友善對待他人,而是用政治道德帽子扣:熱愛祖國,孝順父母。難道愛國和孝敬都不對嗎?當然對,但這是結果。沒有基本的同情心的培養,而是用大帽子灌輸,只是增加孩子虛偽,孩子可以天天喊自己愛國孝順,可長大了呢?

第二,正直。很少有人會努力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正直的人,覺得說實話辦實事反而是傻,容易吃虧,取而代之的是教孩子如何圓滑,還美其名曰情商高。就算希望孩子正直,但缺乏辦法,也就是缺乏培養孩子講道理的邏輯訓練,缺乏科學訓練。這樣的人成年了,就算一腔熱血,也容易跟著騙子搖旗吶喊。

第三,自由。我們的文化傳統是希望人們一樣,只要有個性,那就得說你有毛病,所有的孩子都說自己想當科學家,你說你想當公交司機,那怎麼行?可是說自己想當科學家的,有幾個當了科學家呢?虛偽的道德教育,最終必將導致限制自由,孩子從小就不能自由選擇。一旦自由選擇,就會被各種汙名化,比如說愛打遊戲是壞孩子,愛踢球沒出息。不管孩子的人格發展如何,只要成績好,天天在家做題,家長就特開心。

這樣的文化傳統不可能很快改變,假如想改變,只能靠家長自己。自己就要清楚什麼是人性,自己有沒有人性,假如沒有,怎麼教孩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