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令編了一本空前絕後的書,毀了近一半中華文化,被學者痛罵

雍正勵精圖治,乾隆坐享其成,還大言不慚的自詡為“十全老人”,此外,他還下令編了一部空前絕後的書,毀了近一半中華文化,這部書就是《四庫全書》。

乾隆下令編了一本空前絕後的書,毀了近一半中華文化,被學者痛罵

乾隆皇帝

自古盛世修書,都是帝王自誇盛世的重要手段,而乾隆時期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修一部鉅著,也成為乾隆自我陶醉的必要途徑。乾隆三十八年,下令編纂,設立“四庫全書館”,各種名譽負責人列了一堆,基本上都是六部要員,真正操刀的就是所謂的大才子紀曉嵐,前後參與編纂的多達三千六百餘人,歷時9年成書,收錄3500種圖書,共計8億字,大概是《永樂大典》的兩倍多,尋找並恢復了很多古籍,如此鉅著確實讓人興嘆。

乾隆下令編了一本空前絕後的書,毀了近一半中華文化,被學者痛罵

紀曉嵐

但是,乾隆編纂《四庫全書》的另一個目的是加強思想政治統治,所以在修書的過程中就不可避免的要為政治服務。《四庫全書》收錄了3500百種書,但是禁止收錄的就多達2855中,這些書命好的被藏在深宮,命不好的就被銷燬,以至於很多文化消失。此外,在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中,為了統治需要,對一些古籍內容做出了大量的刪、改,對圖書原貌做了極大更改,使得《四庫全書》的價值遠遠低於《永樂大典》。

乾隆下令編了一本空前絕後的書,毀了近一半中華文化,被學者痛罵

四庫全書

針對乾隆編纂《四庫全書》,很多學者都對其痛罵批評。魯迅說,乾隆朝的纂修《四庫全書》,是許多人頌為一代之盛業的,但他們卻不但搗亂了古書的格式,還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內廷,還頒之文風較盛之處,使天下士子閱讀,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裡面,也曾經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清朝的考據家有人說過,“明人好刻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妄行校改。我以為這之後,則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變亂舊式,刪改原文;今人(民國)標點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亂點一通,佛頭著糞:這是古書的水火兵蟲以外的三大厄。

乾隆下令編了一本空前絕後的書,毀了近一半中華文化,被學者痛罵

魯迅

歷史學家吳晗慨嘆:“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

唐弢則說的更直接,(乾隆)似乎並沒有料到,他的那些諭旨,在將來,正是自己篡改古書罪案的證人。

都看到這兒了,關注一下唄,感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