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本就不是情人节,看闽南七夕浓浓的传统味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在闽南又称为“七娘妈生(日)”。民间传说,每年的这一晚上是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时间,民间又认为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

乞巧、拜“七娘妈”、拜“床公妈”

传说天神玉帝的七女儿织女(织女又称“天孙”),心灵手巧,能织无缝天衣,所以就有女子向织女乞巧的风俗。清代的《漳州四时竹枝词》中“巧在天孙不用猜,女人乞巧刃;痴哉。一年一会牛郎话,那有工夫送巧来”写的就是女子乞巧的民俗。由于谐音,“织娘”变成“七娘”,也有一说“七娘”指玉帝的七个女儿。在闽南中,“妈”是对女性菩萨的尊称(如妈祖,闽南语中“妈”的发音意为“奶奶”),所以俗称“七娘妈”。

自古以来,在闽南地区劳动妇女的心目中,“七娘妈”是美丽、善良、慈爱、吉祥的化身,人们视其为妇幼保护神,,她不仅能给小孩子带来抚爱、温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长。有小孩的人家常要买七娘妈轿和亭,并准备一些贡品敬奉“七娘妈”。 并有供品取“七”数之说,意为七个仙女人人有份。祭祀的果品七样,香花和化妆品七份, 摆供的筷七双、 酒杯七只,“七娘桥”七顶,“七娘亭”内布置七个坐位等等。

七娘轿

《泉州府志》记载:泉俗七夕“乞巧”、“陈瓜果”、“小儿拜天孙”。按照这一习俗,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头一个“七夕”要做“新契”,意为新拜“七娘妈”为义母(闽南话称“契母”),并于当天解去新生儿于端午节系于手腕上的“续命缕”(用五色丝线搓成)。到了十六岁,当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对其长大成人、与“七娘妈”脱离关系进行洗礼。

类似习俗在温州也有流传。

台湾民间还习惯举行“成人礼”,当子女长到满15岁时,父母就会在七夕节这天领着他们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

清晨,把预先准备好的胭脂、香粉、扎花等用丝线捆扎扔到屋顶,要让喜鹊衔给织女以便梳妆打扮降落人间,外加一红纸小包糯米,以犒赏喜鹊传递、搭桥之劳。

没钱买胭脂的会采摘胭脂花供奉七娘妈,供上闽南特有的“漳州粉”,目的是为了让七娘妈打扮得漂漂亮亮去见牛郎。胭脂花一半扔到屋顶上,一半留下自用,据称这样可使容貌与织女一样美丽。

中午,用花生、熟花、瓜豆果品、糯米糖丸(糖果)、咸饭、三牲等供奉“七娘”,并备有彩纸扎糊的“七娘轿”迎送。

夜晚,家庭中的妇女和儿童聚集到院子里,仰看织女、牛郎相会(两星靠近)和等待下雨。每年七夕夜晚,常常下一会儿小雨,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被天帝罚隔河各一方,一年被允许相会一次,下雨是他俩欢会时的眼泪。

泉俗还有悬挂“七娘妈灯”的习俗,这是一种长圆形的灯笼,上面画着七仙女的图,一般在下面还挂上一串有各种颜色的花串。如果当年哪家有小孩出生,或者有刚结婚的新媳妇,在农历的七月初就开始悬挂灯笼,甚至是挂在刚结婚的夫妻的新房门口,有早生贵子的愿望。

七娘妈灯

泉州妇女乞巧的风俗,主要是在天井上搭一个彩箩,准备瓜果7盘,点7支香,用7根针、7根丝线,在月光下比赛穿线,谁穿的线越多越快,就证明那个姑娘的手越巧。不过,目前在泉州地区这种风俗已经少见。

漳俗,旧时妇女七夕陈瓜果七盘,茗碗炉香各七数,用针七枚,取绣线于焚纸光下伏地俄倾穿之,以能否穿过多寡评巧。如今漳州民间仍有在七夕陈设香烛、瓜果、胭脂、香粉等于庭中祭牛郎织女,或全家围坐看牛郎织女相会,用碗盛清水,把新缝衣针放于水面,浮者为“巧”,也有用彩线对月穿针,穿过为“巧”。

七夕在漳州地区也是女儿节,少女都在这一天准备胭脂、香粉、镜子、茉莉花、水果等在月下设香案祭祀织女星,祈求良缘和美貌。漳州旧俗,闺中少女可在此夜卜问婚姻、前途等事,女孩穿耳洞有的也在七夕进行。

另外,台湾、闽南的七夕除拜七娘妈之外,往往也拜“床公妈”。“床公妈”,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有的地方拜糖饭、石榴(或者面石榴)、韭菜(石榴多子、韭菜生生不息)。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有的地方是印有喜鹊和石榴的乌银花纸),拜床母时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应节小吃“糖粿”(七夕果、巧果)、糖饭

糯米粉加凉水,调成面团,然后搓成玻璃珠大小的丸子,放在案桌上,用手掌轻轻一按,使之成扁圆形,最后用拇指往中间一压,即成中间下凹的糖粿了。糖粿做好之后,把水烧开,放糖等,煮片刻即成。煮好之后,在上边撒上一层花生仁,装在白瓷碗里。糖粿中间凹的那个小孔,就像少女脸上的酒窝,意在祝愿牛郎织女相会时笑容满面。

闽南七夕果很可能是宋代古老糕点“笑靥儿”的延续,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一条记载:“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梦粱录》里则说,临安的“蒸作面行”里售卖的面食花色众多,包括“笑靥儿”、“糖蜜果食”和“果食将军”。由此可知,当时有一种很常见的面点叫笑靥儿,这个名字非常奇特,推测起来,大概其轮廓为圆形,中间有浅窝,类似女性笑起来时面庞上会出现的酒窝,所以得名。

到了明清时代,果食改叫“巧果”,也叫“七夕果”。清人顾禄《清嘉录》“巧果”一条即记:“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有以面白和糖,绾作苎结之形,油汆令脆者,俗呼为‘苎结’。”

所不同的是,闽南七夕果是米粉制作,水中煮熟。宋代的笑靥儿却采用面粉,蒸、烙或者炸成,是面点店的产品。

有的地方也做糖饭,煮“糖饭”,先把糯米洗净倒到锅里,然后加水,煮到八成熟时,可以加红糖或白糖,一边撒一边搅拌均匀,直至糯米饭蒸熟。有的还会加上红枣、花生、莲子等配料。煮好后的“糖饭”,香香甜甜,代表夫妻之间甜甜蜜蜜,情话说不完。

拜魁星

读书人呢则有拜魁星的说法。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掌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旧时,漳州私塾里的学童在七月初七日祭拜魁星。宋代的《岁时广记》记载“七月七日‚小儿则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书日‘乞某聪明’”。于七夕夜在天井内同时设拜织女和拜魁星两个香案,女拜织女,男拜魁星,各自祈祷神明保佑自己的愿望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