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劃孩子假期生活?5大攻略,緩解父母暑假焦慮!

如何規劃孩子假期生活?5大攻略,緩解父母暑假焦慮!

進入七月,學校都已陸續放假,孩子們歡天喜地開啟暑假模式。和歡喜的孩子們相比,父母們卻犯了愁,甚至有家長形容,“一想到孩子放暑假,我竟瑟瑟發抖”。

如何規劃孩子假期生活?5大攻略,緩解父母暑假焦慮!

攻略1

暑假孩子送哪兒去

孩子放假在家,家長照常上班,沒時間照看孩子成了擺在職場父母面前的第一大問題。送回老家父母照看?太遠,擔心磕著碰著;自己帶?又沒有時間精力;找保姆?太貴還不放心……孩子到底應該送哪兒去?孩子的暑假生活怎麼安排?

對此有專家表示,對於很多上班族的家長來說,很可能暑假就意味著給孩子尋找託管。其實這個時候,家長應該考慮選擇不同又多元的託管方式。這樣可以讓孩子保持新鮮感,覺得這個暑假過得沒那麼無聊。比如,可以在前面幾周安排不同的夏令營;在中間安排一次旅遊;在結尾安排去爺爺奶奶家玩等等。不同的託管方式,會讓孩子覺得假期變得十分有趣並且有意義。

另外,家長可以充分利用暑假的週末時間,和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或者說讓孩子感到難忘的事。比如,為孩子準備一份書單,和孩子去逛一次博物館,帶孩子去旅遊,陪孩子一起看一場電影,和孩子一起製作甜點等。暑假期間至少要做1~2件能讓孩子多年以後回憶起來仍覺得很美好的事。

對於暑假期間主要由老人來看管孩子的家庭,專家特別提示家長要提前和老人做好溝通,一則要重視強調安全性;二則是強調假期生活的規律性和規則意識,不能一味地寵溺遷就。

如何規劃孩子假期生活?5大攻略,緩解父母暑假焦慮!

攻略2

該不該給孩子報班

一到暑假,該不該給孩子報班成為家長的假期焦慮點之一。試想一下,如果自家娃在暑假整天玩IPAD,而別人家的孩子每天各種讀書、學習、旅遊、興趣班,是不是覺得暑假好像少了點什麼。與此同時,孩子本身也容易受到來自同伴的壓力,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酸酸地說起某某人的孩子暑假又去哪裡玩了、又去參加了什麼夏令營。家長如果沒給孩子做出這類假期安排,難免心裡會感覺焦慮或者不平衡,生怕自家的孩子因此“落伍掉隊”。

曾有媒體報道,山東泰安一個兩天時間需要上9個培訓班的“最拼小學生”李星澤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事實上,很多家長都會在週末或是暑假給孩子報興趣班,不過在一些家長看來,報興趣班其實沒什麼目的性,主要為了打發孩子的課餘時間,如果能在娛樂中掌握一門特長那便更好。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孫嘉儀表示,在她的諮詢中經常會碰到一些家長給孩子報各種班。對此,她的建議是:家長在報興趣班時不要有功利的心態,要平和地去挖掘孩子的潛能。孫嘉儀表示,“小朋友對那些興趣特長是沒有概念的,小時候多去接觸是好事情,能給孩子大腦產生刺激,但是要量力而行。報興趣班是為了給孩子增加樂趣,在過程中提高修養,真正的特長會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自行顯現。

如何規劃孩子假期生活?5大攻略,緩解父母暑假焦慮!

攻略3

暑假如何規劃“錢袋子”

有人戲稱,暑假就是“燒錢季”。去年,有一篇名為《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爆紅網絡,文中提到了一位高管媽媽,月薪三萬以上,家裡大頭支出由老公負責,她只負責5年級女兒的日常開銷,可是依然捉襟見肘。

這位媽媽列出了一個孩子暑期花銷的賬單:女兒去一趟美國遊學,10天20000元;女兒平時在家需要請阿姨照顧,5000元;每週要上兩節鋼琴課,200元一節,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語、奧數、作文3科培訓班6000元,粗略一算,果然一個月三萬五千塊就這麼沒了。

儘管文中家庭的消費可能讓人咂舌,但事實上,孩子一放假,很多普通家庭都將支出一大筆開銷。暑假培訓班、夏令營、旅遊,還要給新入學學生購置各式電子產品,這些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講,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對此,教育專家表示,父母不能一味地去滿足孩子的消費需求,要有選擇性地理智消費。家長給孩子的暑假消費應有節制,最好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中小學生一般無法經濟自主,所能支配的消費大多來自於家庭給予。

有父母對子女的消費情況不聞不問,導致孩子高消費理念的蔓延;有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盲目與其他孩子進行攀比。暑假期間,孩子的時間相對自由,消費的慾望也比較強,在消費中會產生強烈的滿足感,他們會覺得錢是很容易得來的,以至於新學期開學後學習目標不明確,活在暫時的滿足感中。

建議家長根據自家的實際經濟狀況量力而行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最好是合理給他們一些零花錢,教他們學會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

如何規劃孩子假期生活?5大攻略,緩解父母暑假焦慮!

攻略4

孩子只玩不學怎麼辦

“一放假就‘放羊’,每天都只玩手機、看電視,暑假作業也不做,都等到開學突擊完成……”一位家長的吐槽,代表了一大撥兒家長的心聲。如何平衡假期裡孩子玩和學的時間、如果讓孩子自覺主動地學習,成為困擾家長的問題之一。

對此,記者採訪了一些學校教師,他們建議:家長在暑假伊始,首先應和孩子一起召開一個家庭會議。然後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暑假日程表。這個日程表包括每週行程安排和每日的行程安排。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來安排每週不同的活動。此外,還可以安排一個每日行程表,可以具體到幾點幾分做什麼。這樣能讓孩子養成時間觀念,並能合理利用時間。

另外,也有老師建議,暑假安排可以分成三段進行,前段讓孩子徹底放鬆,中段跟孩子策劃一些有益的活動,等到了假期的後段就要把孩子的作息時間和生活節奏調整到與開學相適應,這樣孩子就能精神飽滿地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

特別是針對孩子暑假期間的學習問題,有老師給出建議:提前制定一個“作業計劃本”,根據孩子的暑假學習計劃和作息時間表,按照不同學科,分條記錄好每天要完成的作業,及時提醒並對照,如果當日完成記上√,如果未完成則用紅筆畫〇,並調整到之後的學習日程中。

另外一定要注意給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獨立的學習環境。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切忌來回走動、大聲喧譁;家長不要分心玩手機或平板,靜下心來看看書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家長也不要孩子做完一題就評判,以免打斷孩子的思路。

如何規劃孩子假期生活?5大攻略,緩解父母暑假焦慮!

攻略5

親子關係假期如何升溫

原本以為,悠長的暑假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感情,沒想到不少親子關係卻會在假期亮起了“紅燈”。按照以往經驗,很多家庭在暑假過半之後,都會出現各式親子危機。“哎,父母開始看我不順眼,我也開始心煩他們了……”

有一位學生曾經在微博上發牢騷,抱怨自己放假後和家長相處時間長了就心煩氣躁。還有家長說:“最害怕的就是假期,不能跟孩子在一起待久了,他專門跟我對著幹,時間一長,能被他氣死!”記者調查採訪發現,暑假親子間關係緊張甚至引爆衝突的並不少見。

晚上熬夜不睡,早上睡懶覺,白天看電視玩手機……記者採訪瞭解到,生活習慣、作息時間等通常是假期親子衝突的導火線。孩子混亂的作息、懶散的生活狀態嚴重招致父母的諸多不滿,衝突也會像定時炸彈一樣隨時爆發。

對此,心理專家於東輝認為,親子關係中,父母首先要做到理解孩子,同時也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適當的時候,家長要收起命令的口吻,去包容和尊重,理解他們身上和自己不一樣的東西。如果父母的慣性思維還一味地停留在命令和強迫等原有的教育模式下,問題不但不會解決,反而容易激化。

比如,很多家長過於焦慮,擔心孩子放了假在學習上會洩了氣,於是假期還不讓孩子休息,讓他們繼續參加各種補習班。對此,小學生沒有反抗能力但有不滿情緒,但青春期的初中生則已經開始叛逆了。如此一來,原本就有距離的親子關係只能漸行漸遠,甚至慢慢惡化。

家庭教育指導師建議,假期最好讓孩子選擇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在此基礎上家長再提出要求。假期是增進和修復親子關係的最佳時機。智慧的家長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時機,和孩子一起努力、共同營造有愛、民主、積極的家庭氛圍。

如何規劃孩子假期生活?5大攻略,緩解父母暑假焦慮!

關注家庭教育,分享教育理念,更多優質育兒文章,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