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在官渡之戰爲什麼會失敗?

說到袁紹其實這個人也還是很厲害的,但是就是被其他的人也壓住了光芒了,但是其實他也是算比較悲情的一個人了,今天呢就著袁紹的話題我們一起說說三國時期官渡之戰之後袁紹是怎麼表現的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一起揭秘看看吧!

袁绍在官渡之战为什么会失败?

袁紹在官渡戰敗(建安五年秋,公元200年)後又活了兩年,方才去世(建安七年夏,公元202年)。再這兩年間,袁紹大體上處於鬱悶生病的身體狀態,除了平定了些許冀州地區的叛亂以外,再無任何軍政上的作為。

由於在官渡之戰中,袁紹方面不僅損失了顏良、文丑、張頜、高覽等中高級將官,而且折損了大量兵力與糧草,所以袁紹在其人生的最後兩年除了平定領內叛亂以外毫無作為,倒也可以理解,畢竟袁氏集團戰敗後的實力雖然不再能南向爭天下,用來割據自保、休養生息還是足夠的,哪怕暫且與曹操“劃河而治”,也能利用四五年的時間,憑藉當時河北地區的富庶,東山再起。

袁绍在官渡之战为什么会失败?

奈何袁紹本人無法走出官渡戰敗的陰影,四十多歲便早早抑鬱而亡,使得袁氏集團被袁譚與袁尚的紛爭,徹底拖垮,並被曹操趁虛而入。所以,如果說袁紹在官渡戰敗後有什麼過失的話,便是沒能阻止袁氏集團分裂為袁譚、袁尚兩派。

如果袁紹本人能夠早早走出官渡戰敗的心理陰影,從而避免心理鬱結導致的中年去世,那麼袁譚與袁尚的分裂就不會立馬搬到檯面上,袁紹帳下謀士也至少會看老主子的面子,兩派之間也不會到你死我活的境地,袁氏集團整體便有重新整合冀州、青州、幽州、幷州四州之力的可能。

奈何袁紹外寬內忌、器量狹小,這一點從他戰敗後立馬斬殺田豐便能看出來,這也是袁紹根本就不可能走出戰敗陰影的性格方面的決定性因素。所以,袁紹因為心裡鬱結而早早病故,便不可避免。

那麼,袁紹有沒有可能利用他人生的最後兩年把袁譚、袁尚的關係調整好,讓他們和衷共濟呢?顯然,也是來不及了。畢竟,袁紹本人就外寬內忌、器量狹小,怎麼可能給兒子們做好表率,袁紹的個性顯然也會影響袁譚、袁尚,使得他們不可能懂得兄友弟恭之理。何況,袁紹溺愛三兒子袁尚並非一朝一夕,袁譚被冷落也絕非一日之寒,短短兩年的時間,袁紹自己還深陷戰敗陰影不能自拔,哪裡還顧得上調和兩個兒子的矛盾?

袁绍在官渡之战为什么会失败?

綜上,袁紹在其生命的最後兩年間,只能被動承受著他這一生外寬內忌、器量狹小所帶來的惡果,毫無任何心力、體力去解決袁氏集團內部已經惡化的各種問題,而這些亂如麻的種種問題,或許也加重了官渡戰敗後袁紹本人的心病,造成了他的中年病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