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夜讀」稱霸潮汕地區的滷鵝的美味,全靠它

點擊收聽

有一年,香港電視播出一條食街拆遷的專題片,那條街叫“潮州巷”。它雲集了各式潮州小食,尤以滷水菜為主。因為要拆遷,食肆店主一度聯合抵抗,終因手臂扭不過大腿,黯然遷出。最後一天,一家食店發生一件悲慘的事情:一大桶滷水汁傾觀,倒掉了半桶。

店家如喪考妣,痛心疾首,假如有店旗,早就降下一半致哀。

這是一桶高齡的陳滷,有半個世紀了,是由爺爺傳給父親,父親傳給兒子,已傳三代。那隻大桶有1米多高,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若掉在裡頭會沒過頭頂。裡面的滷汁烏黑透亮,隔斷了歲月,深不可測。

這麼一桶滷汁,在50年裡,不知浸泡過幾萬隻鵝,天天煮,天天滷,天天熬,變得醇、厚、香、濃。按蒲松齡的說法,它吸附了鵝的精髓和靈魂,已經成精成怪,無怪乎能讓無數食客魂牽夢繞,隔三差五便要轉回來食上一回。

滷水,乃鎮店之寶,事關一家滷味食店的生死存亡。滷味出品好與不好,液汁調製至為關鍵,它的材料包括肉桂皮、川椒、八角、小茴香、丁香、豆蔻、羅漢果、甘草、沙姜、老抽、魚露、冰糖、蒜頭、五花腩肉汁、高粱酒等等。

一隻光鵝,要先用開水燙透,過冷河,再放入滷湯中用慢火熬煮,邊煮邊翻動,用滷汁澆淋內腔,以保滷汁均勻滲透。滷後,要撈起肉糜,料渣一週一換,講究的三天一換。只有汁液永恆不變,越陳越貴。

潮式筵席,第一盤上來的就是滷水拼盤,拼盤裡梅花間竹地排列著滷好的鵝片、鵝掌、鵝翼、鵝腎和豆腐。這是一桌筵席的第一聲鑼,生死攸關。缺了滷水菜的筵席,好比缺了序幕的大戲,再精彩也顯得唐突和慌張。

「小麦夜读」称霸潮汕地区的卤鹅的美味,全靠它

即便你只想吃滷水鵝,店家也不會原只奉上,囫圇而吃是對鵝及滷水的極大不恭。店家早就根據食客的口味偏嗜,將一隻鵝進行市場細分。點菜時,你不能說“我要滷水鵝”那麼籠統,店家會問你,要鵝片,還是鵝頭、鵝翼、鵝掌、鵝頸、鵝腎……

無獨有偶,李碧華寫過一篇小說《潮州巷》,裡面有一段講一位母親用滷水鵝征服了未來女婿的胃。

那滷水鵝是這般出場的:“……挑一隻最飽滿的鵝,滷水浸泡得金黃晶瑩,泛著油光,可以照人。用手一摸鵝胸,刀背輕彈。親切地拍拍它的身子,放在砧板上,望中一剖,破膛後還有滷汁漏出……飛快切成薄片,排列整齊,舀一勺陳滷,汁一見肉縫便鑽,轉瞬間,黑甜已侵佔鵝肉,更添顏色……鵝的香、鮮、甜、甘、嫩、滑,和一種肉慾的性感,一種烏黑到了盡頭的光輝燦爛。”

出色的滷肉不光是“烏黑到了盡頭的光輝燦爛”,它不是擺設,它的味道醇香濃厚,脆嫩不膩。

它跟熱菜不同的是,熱菜的香是通過熱力把香味帶出來的,菜涼香斷,誰都不願繼續下箸;滷味的香是冷的,事先並不張揚,只有放進嘴裡細嚼慢嚥,才發現越嚼越香,無懼炎涼。所以行家評價說:熱菜氣香,滷味骨香。

這家滷味獨獨讓人上癮,一次又一次,那位未來女婿帶著滿嘴的滷香憧憬甜蜜的未來。

後來,這位母親還送女兒一小桶陳滷作為嫁妝。她說,這不是滷水,是心血。

這是滷水自誕生以來獲得的最高禮讚。

如今超市裡有現成的滷料出售,一種是包裝的,看得見每種配料的原狀;一種是瓶裝的,已煉成汁,顏色跟老抽差不多。

要滷雞翅膀之類,非常方便,先倒入滷汁醃半小時,再放入微波爐,幾分鐘停下來,翻轉再入微波,來回兩三次就熟了。包裝的滷水料有大袋小袋,小袋是簡易裝,只有桂皮、八角、花椒、丁香四種香料,50克一袋,比一包速食麵料大不了多少,塑料袋上面連個說明都沒有,投入水中跟肉一起煮開再慢火熬一下即成,這是白滷汁。

這樣的即滷即食,是粗鹵粗食,相當於快餐,只圖一個快字,剩下的滷汁一錢不值。

只有“吃主兒”才會自己動手做滷汁。

王世襄的兒子王敦煌回憶,小時候他家裡就存著調製好了的兩種滷汁:紅滷和白滷,他不知道這兩汁存在了多久,也不知是怎麼調出來的。總之,很好用,每次把要滷的東西“歸置好了,再用滷汁一煮就成了”,然後把滷汁收起來,下次再用,用的時間越長滷汁香味越濃、鮮味越醇。

「小麦夜读」称霸潮汕地区的卤鹅的美味,全靠它

自己動手製作滷汁也並非難事。信不過超市的現貨,到香料店或藥材店去親自採購,備齊肉桂皮、川椒、八角、小茴香、丁香、豆蔻、羅漢果、甘草,再到超市買沙姜、老抽、魚露、冰糖、蒜頭、五花腩肉汁和高粱酒。

有條件講究的話,花椒要挑四川產的,川椒外皮紫紅,味道濃厚,滲透力強,是花椒中的上品。挑八角時要小心,八角也稱大茴香,果實由八個突出的角組成,棕紅色,直徑8釐米左右,角邊縫開裂,每一角內含籽一粒,香氣濃郁,嚼之口舌不會發麻。但無良商販經常以莽草果充八角,莽草果直徑只有2釐米,土黃色,角數有時多至11~13只,角不開裂,內無籽,味苦,有毒,嚼之口舌發麻。

可以滷的肉類有雞、鴨、鵝、豬、牛、羊以及它們的內臟和零部件,諸如豬頭、豬肚、豬手、豬腸、豬肝、鵝肝、鵝頭、鵝掌、鵝翼、雞爪……舉凡肉類甚至蛋類、豆腐,無一不可付之一滷。

如果是鮮肉,買回家裡應該先飛水——就是在沸水裡快速焯一下,然後過冷河,衝淨血沫和異味。開油鍋,炒八角和花椒。花椒不受火,要先用水浸泡,洗淨用網篩撈起放入油鍋,這時候,火候至為關鍵,火大易燒糊,火小香味又出不來,只麻不香。花椒炒好的標準是看色澤,當紅色的花椒轉為紫褐色,香味釋放,便馬上收火。

接著,把炒過的花椒八角各約30克,連同肉桂皮20克、小茴香20克、丁香30克、豆蔻20克、羅漢果1只、甘草20克,放入一隻高腰大瓦湯煲裡,加入5公斤水,煮上10分鐘後,再加入沙姜30克、老抽500克、魚露200克、冰糖750克、蒜頭50克、五花腩肉250克、高粱酒50克,用中火把滷水煮沸,然後放入要滷的肉。

待滷水再度煮沸,馬上改為文火,視肉質的鮮嫩程度來控制時間,嫩雞需時短,牛腱需時長。如果是整隻鵝,需要滷1個半小時,中間要把鵝吊起離開滷湯後再放下,反覆4次,並把鵝身翻轉數次,用勺子澆滷汁淋入鵝腔內,使它入味。滷熟之後,把鵝撈起,晾冷,置熟案上切成厚片,上桌再淋入滷汁,霎時滿屋生香。

「小麦夜读」称霸潮汕地区的卤鹅的美味,全靠它

用完滷汁要撤淨浮在面上的油脂,再煮沸,冷卻後加蓋,秋冬可在常溫下存放。隔天取出來加熱,繼續存放;春夏則宜分裝,放入冰箱冷藏。

家有滷汁,煮麵煮粉,不必用調料,淋上一勺滷汁即可。一煲滷汁可以同時滷幾種肉,老饕們發現,幾種肉類會互相借味串味,優勢互補,成菜口味更為豐富。

滷豆腐的時候,就不能像滷肉那樣直接放煲裡,豆腐含有酸質,會破壞整煲滷汁,因而要把滷汁取出,用別的盛器來滷。

要想讓家裡的滷汁接近潮州巷的水平,就要經常把滷過的香料渣子撈起,依比例補充香料,加入清水再製,滷湯要吸納各種肉類精髓,方才煉出醇厚濃香。

遇上親朋至愛的紅白喜事,拿一隻大酒瓶,分出幾分之一的陳滷,就成一份讓人垂涎的厚禮!

原題《陳滷金不換,為女作嫁妝》,摘自《此味只應天上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