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有好故事,就不愁賣!(幹活分享)

蘋果的喬布斯曾說:“如果公司的掌門人是營銷出身的,公司遲早都會衰落。”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堅持“營銷為王”、“渠道為王”的思維是否有點過時?在互聯網農業行業,關於在於營銷的瓶頸。大家都知道怎麼種,賣,到底應該怎麼賣呢?而

農產品未來的趨勢,則是區域特色化、品牌化和互聯網化。那怎麼來打造互聯網農產品的爆款呢?

農產品有好故事,就不愁賣!(幹活分享)

1

產品品質因素

產品品質是成為爆品的基礎,這是任何行業都應該堅守的工匠精神理念。在“勵志橙”褚橙出來後,一時間,農產品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些品牌也無一例外地擁有互聯網基因,比如“柳桃、潘蘋果、橙先生等。但是為什麼到現在褚橙依然在線,根基就是褚橙的品質是過硬,真的好。它的成功有營銷因素,但是這些是表面現象,最主要的內因是品質。

一是對待產品的工匠精神;

二是果園的流程管理;

三是跟果農的共同創富。

△臺灣林師傅口口蜜

這些都是保證褚橙品質的基礎,沒有品質的產品永遠樹不起“品牌”。這就要回歸農產品的本質:品質好,才能吸引用戶反覆購買,使品牌得到長期發展。眾所周知,對於任何一種產品來說,即使擁有完整的營銷體系,也必須把優質的產品作為首位。即使像“褚橙”這樣有故事和互聯網營銷的產品,也同樣如此,一旦沒有優質產品作為支撐,一切都無從談起。

2

互聯網+社交口碑效應

比如某網紅橙在開始推廣前,首先要搞清楚該產品的消費群體定位,比如是80後,營銷團隊就開始選擇媒體的途徑,首先從傳統媒體做發佈端,在通過微博進入自媒體傳播,針對80後的群體來有效傳播。並且在此基礎上制定了一整套廣告文案和整個傳播素材。最後的宣傳語“符合年輕人的理念認知,逆襲的喜悅,是中國人欣賞的甜”

爆款的首要營銷準則是:找準營銷方式和消費群體,讓消費者自願購買和傳播。順勢而為的傳播才是最好的傳播

農產品有好故事,就不愁賣!(幹活分享)

3

視頻營銷法

比如,現在非常多抖友關注的抖音,都非常多水果達人在上面做推廣。隨便點擊進去一個,觀看率都達10000+閱讀,也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高度傳播了年輕態的生活,同時也集中的打動和吸引了目標受眾群體的購買需求。不可否認的是,視頻與互聯網的結合,具有了感染力強、形式內容多樣,創意多多。

4

產品差異化思維

差異化是產品被人記住的關鍵點,要秉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異”的原則,尋求產品的突破。可以從產品的口味、包裝等細節出發,提高用戶的購買體驗,強調產品的調性,也是從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的有利機會。

比如現在產品大多都一樣,大家就走包裝個性化、精緻化、創意化。吃完擦擦嘴,回頭立馬就忘了,就是經營最大的浪費。所以讓客戶記憶猶新是非常重要的。

農產品有好故事,就不愁賣!(幹活分享)

5

場景營銷法

場景營銷是喚醒消費者某種心理狀態或需求的手段。明確自己的產品滿足的消費者的需求是什麼。在消費者心理洞察的基礎之上,進行場景的設置或選擇,通過場景來將消費者帶入到營銷所需要的心理狀態。比如之前非常火爆的網紅鮮果切店,場景需求就是社交、娛樂、時尚、休閒。一邊坐著吃水果一邊聊天玩遊戲。

無論是打造何種品類的爆款,都是品為先,有品才有牌,沒有品質的產品永遠樹不起“牌子”。在互聯網時代,因為時空分離,品質差給消費者帶來的失望更大。同時由於互聯網的傳播效應,品質不好的產品帶來的負面效果真正是“壞事傳千里”。另外,互聯網銷售參與的人更多,產品品質差帶來損失影響面更廣。找準產品訴求點做營銷,針對消費者的需求,按照他們的特點去打造產品。才能做好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