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这个?还是那个更好?你需要解决一下“布里丹毛驴效应”

以前有位叫布里丹的哲学家养了一头小毛驴,为此他订购了一大堆草料来喂养他的小毛驴。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这位哲学家的敬仰,额外多送给了他一堆草料放在旁边。当小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

选这个?还是那个更好?你需要解决一下“布里丹毛驴效应”

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后来,我们就称这种在决策过程中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定的情况叫“布里丹毛驴效应”。

选这个?还是那个更好?你需要解决一下“布里丹毛驴效应”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起自己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和朋友出去逛街,到哪里?当看到一大堆衣服的时候,这个也想买,那个也想买,但是钱包瘪瘪的,最后犹豫半天不知道怎么办;逛了一天街累了,准备去吃晚饭了,到哪吃?吃什么?一天总在决策,却总是没有决定,最后的统一答案也许就是“随便”。

此时想起我们经常一大群人一起出去玩,走在马路上在想干什么的时候,最后一群人说随便的时候,就想笑。经常是拿“占卜”——骰子来决定去哪,吃什么,干什么。

选这个?还是那个更好?你需要解决一下“布里丹毛驴效应”

也许你会说,生活中这个也没什么嘛,太紧张干嘛。那如果在职场上,商业上呢?许多爱好炒股的人总在权衡利弊,这股好?那个有升值空间?买哪个?公司在对待外部环境变化要调整时,也在犹犹豫豫,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况下,还不用紧张么?等时机一过,不仅什么也得不到,,可能还双双失去。

选这个?还是那个更好?你需要解决一下“布里丹毛驴效应”

我就听说过很多管理者,喜欢用直觉思维。而且,往往是职位越高,越重视敏锐的直觉。当你想要理清逻辑与理性的时候,别人就三个字,“凭感觉”。这个“凭感觉”,用最简单的语言就是:寻求满意方案而非最优方案;整体把握而非细节思考;以自己作为参考点推测和把握,排除较差的而不是总寻找最好的;在满意的时候立刻决策而不是等到最后一刻;给自己一个时间,不要无限思考。

选这个?还是那个更好?你需要解决一下“布里丹毛驴效应”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往往等你思考好选哪个的时候,机会已经从你身边悄悄溜走了。到头来,不是兼得了,而是兼不得了吧。

“布里丹毛驴效应”启示我们:在工作中不要总钻牛角尖,没有明确二选一的时候就无需太早做决策。但是当有需要决策的时候,不要犹犹豫豫,错失良机。生活中,制定的目标要有可行性,不要追求太高的利益,要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制定可行目标,实施过程中再不断进行修改,这样才能稳中求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