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文人相輕」的好處

也說“文人相輕”的好處

自古至今,對文人的評價有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評價極高,如“文章者,經國之偉業,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論.論文》)把文章提升到治國平天下的高度,作為四民之首(士農工商),文人是很自信甚至自負的,自古皆然,如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杜甫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等等;另一方面,又對文人極盡嘲諷、打擊,如“手無縛雞之力的窮酸書生”,文人自己也妄自菲薄,如“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等,這樣看似矛盾的兩個極端,卻奇特地集於文人一身。

何謂文人相輕,就是文人互相看不起對方。據說文人相輕,最早於春秋戰國時代,那時百家爭鳴,學派眾多,各派文人之間你來我往,互不相讓,觀點各異,互相指責。

大部分人都認為文人相輕是壞事,我倒認為是一件好事。為何?

也說“文人相輕”的好處

其一,有利於競爭,文藝事業的繁榮,學術的進步,達到共同進步。文人之間互相不服,就會想方設法戰勝對方,無疑會促使各方加強能力的建設,提升自己的實力,水漲船高,大家在競爭中互相都提高,可以達到共贏。

其二,有利於文人自身素質的提高。俗話說真理越辯越明,在相輕的情況環境下,文人會盡力說服對方,文人相輕主要是意見的相左,觀點的分歧,會盡力通過口才去戰勝對方,而辯論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這樣,文人的口才會得到很大的提升,“沉默是金”觀念會得到改變。

其三,樹立一個榜樣,促進其他行業的發展。文人相輕,互相競爭,共同進步,會給其它行業帶來很好的示範效應,促使後進趕先進的良性現象出現。

當然,文人相輕要變成好事,還得有個前提。那就是相互輕視,互相競爭可以,千萬不可發展到人身攻擊,那就非但不會共同進步,甚至會兩敗俱傷,共同毀滅了。歷史上這種故事很多,古代就有李斯韓非、龐涓孫臏為證。其實退一步講,文人相輕也不是文人的專利。在其他行業、職業也不是沒有,有的甚至更為嚴重。只是由於文人的社會影響力以及社會輿論的嚴格監督,對文人的行為要求更為苛刻罷了。

也說“文人相輕”的好處

總之,文人大可不必為這個稱號而自慚形穢或憤怒,要笑對這個稱號,安然地承受,正確、穩步地走自己的路。還是那句老話,走自己的路,“文人相輕”的話讓別人去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