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美國著名畫家惠斯勒的遭遇

文人相輕,並非吾國之所特有,黃髮藍眼們鬧騰起來,一點不比我們差。藝術風格不同,爭論不休,江湖習氣特濃。惠斯勒,美國十九世紀末著名畫家,也許是那會兒的美國並不強大,在巴黎倫敦們的眼中,不過是鄉巴佬的角色。惠斯勒拿一幅畫到倫敦展出加售賣,結果因要價太高,被人罵得狗血淋頭,無奈之下,惠斯勒打起了官司。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美國著名畫家惠斯勒的遭遇

惠斯勒,美國畫家。1834年7月14日生於馬薩諸塞州洛厄爾,1903年7月17日卒於英國倫敦。作品有銅版畫《法國組畫》、肖像畫《母親》及組畫《泰晤士河》等。惠斯勒習慣於用人們認為古怪的名稱給畫命名,他蔑視學院派的準則,走自己獨特的風格。這就引起了其他流派的不滿,視其為不入流的另類,暗諷嘲笑什麼都有,“那個鄉巴佬美國人也來了”。

十九世紀末,藝術家從世界各地來到巴黎跟印象主義接觸,然後隨身帶走新發現,同時帶走藝術家作為反對有產階級的偏見和習俗的造反者所持有的新態度。惠斯勒就是這一信條最有影響的鼓吹者之一。他不是印象主義者,因為他最關心的不是光線和色彩的效果,而是優雅圖案的構圖。他鄙視公眾對富於感情的軼事趣聞所表現的興趣。他強調的論點是:關乎繪畫的不是題材,而是把題材轉化為色彩和形狀的方式。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美國著名畫家惠斯勒的遭遇

惠斯勒的作品《黑色和金色夜曲》,這幅畫,夜空中的煙花碎屑發著金光,映在深沉的湖面上,旁邊黑青色的樹無言漠視,近景中的人們在看著這一切,遠處,還有煙火在不停燃放,這不正像一支舒伯特的小夜曲麼?音符不斷緩緩起落,迴旋。落墨洗練簡潔,風格明快獨特,個性十足。也正是這幅畫引發了一場官司。

在英國倫敦展銷時,惠斯勒把它定價為200吉尼(美國舊時金幣)。哪知,一股汙泥濁水式的穢言竟劈頭蓋臉地潑了過來。攻擊得最惡毒的是評論家約翰·拉斯金,他認為:“把顏料罐打翻在畫布上還要觀眾付錢,實在是一種欺騙”。於是,拉斯金竟洋洋灑灑地信口開河:“從前我看見過,也聽說過許多倫敦人的厚顏無恥,卻從來沒有想到會聽說一個花花公子向觀者臉上扔了罐顏料而討價200吉尼。人們真蠢,還能讓惠斯勒的畫展出!”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美國著名畫家惠斯勒的遭遇

面對約翰·拉斯金這種信口雌黃的人身攻擊,惠斯勒很憤慨。一氣之下,投訴至倫敦白區法院,控告拉斯金犯有誹謗罪。法庭如期開審,檢察長明顯看不起美國來的惠斯勒,臉拉得長長的如驢臉,被告的辯護人咧著嘴,替拉斯金百般開脫。他們帶著嘲弄的口吻議論惠斯勒完成那畫是毫不費力的。

檢察長挑釁地問惠斯勒:“你完成那幅《夜曲》需要多長時間,你能告訴我嗎?”這話的潛臺詞極明顯而淺薄,檢察長想以這幅畫的創作時間短為藉口,證明它不值錢。對於此類與案件無關的狡辯之詞,惠斯勒完全有理由嚴詞拒絕。但惠斯勒偏不,反而一掃畫家平日那副清高、孤傲,平淡地答話:“檢察長先生,能勞駕您再重複一遍嗎?”看惠斯勒那悠閒的神情,檢察長馬上感到自己的問話確實有些不倫不類,臉部肌肉頓時抽搐了一下。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美國著名畫家惠斯勒的遭遇

檢察長這尷尬的表情,讓惠斯勒捕捉到了。他心中一喜,故意認認真真地思考了一會兒,居然漫不經心地答話:“噢,讓我想想,大約一天⋯⋯要是第二天畫沒有幹,就再補幾筆。噢,對啦,一共工作了兩天。”檢察長一陣狂喜,一下子露“餡”了,譏笑著發問:“親愛的畫家,兩天的工作,就要價200吉尼嗎?”

突然,惠斯勒提高了嗓門:“檢察長先生,你搞錯了我要的是終生學識價。”檢察長那淺薄的笑容一下子凝滯在臉上,支支吾吾地不知說什麼好。因為知識和學識成果的價值,是不能以個人投入勞動時間的長短來衡量的,這是人所共知的真理。愚蠢的檢察長,此時才明白自己中了惠斯勒的圈套。那個紅鼻子胖法官見狀,忙連連發話打圓場。這場惠斯勒以侮辱名譽的罪名向倫敦白區法院提出的控告,法庭最終判處拉斯金有罪,但只須支付十便士的罰款。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美國著名畫家惠斯勒的遭遇

三國曹丕在《典論》中說:“文人相輕,自古而然。”這是在全球範圍內共存的。文人之間相互瞧不起,互相尋找對方作品中的瑕疵,然後抓著彼此的把柄廣而宣揚一番,更有甚者是在這種輕視中獲得自己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藝術界約翰·拉斯金式人物多得很,以及那一場官司中的“檢察長”、“胖法官”等,“文人相輕”及無恥的幫兇與藝術一樣不分國界,密蜂、蒼蠅、蚊子、臭蟲等等同在。(文/蔡駟 圖/網絡)(文與圖如有侵權,請速聯繫予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