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學中五格的含義及姓名與五行!

一:五行理論在起名和命理中的意義

五行,指的是五處物質元素,即:水、火、木、金、土。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陰陽家認為,這五種物質是萬物的起源和根據。

姓名學中五格的含義及姓名與五行!

1,人們為什麼要以五行理論命名呢?

人的思想是社會的產物,社會的意識形態無時不在人的頭腦裡打上烙印。而人的思想是與對自然、社會的認識緊密相關的。陰陽五行學說的盛行,使人們把一生中的榮辱禍福繫於五行生剋上去,所以在起名時,力求得到陰陽調和、剛柔相濟,認為這樣可以在一生中逢凶化吉,一帆風順了。這大概就是千百年來,人們不斷以五行理論為根據而命名的緣故吧。

2,人們是怎樣以五行理論命名的呢?

以五行理論命名始於秦漢時代。當時,主要是把商殷的干支命名法與五行觀點配合而命名。在周秦時代,人們除了有“名”外,還要取“字”,因此主要是以天干配五行,取出“名”和“字”來。如楚公子名壬夫,字子千辛,即以水配金,則水生於金,剛柔相濟。

到了宋代,以五行理論對名更為風行,然而,那時卻不重視八字的欠缺,只取五行相生之義用來序輩。

戰國時期,五行相生相剋(亦稱相生相勝,五行生腫)的學說頗為流行、樸素唯物論認為:一物對另一物有促進作用,或相互促進,即為“相生”,而一物對另一物起抑制作用,或相互體斥則為“相剋”(亦稱為“相勝”)。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剋:水克火、人克金、金克木、木克士、土克水。

二:姓名學中五格的含意

核心提示:姓名學中五格的含意:天格,代表雙親、長上、事業、名譽;單獨化表其本人之氣質,女性依附丈夫生活,又有代表丈夫吉凶之暗靈作用。代表少年運。(按:包含職業之意義。)……

  1,天格

  代表雙親、長上、事業、名譽;單獨化表其本人之氣質,女性依附丈夫生活,又有代表丈夫吉凶之暗靈作用。代表少年運。(按:包含職業之意義。)

  2,人格

  代表其人形性、自我意識、人生觀念;如命理之命主,為姓名吉凶之主動力,單獨代表其人之性格。代表主運。

  3,地格

  代表其人下輩、子女、妻妾、根基;單獨代表其人之根基。代表前運。(按:包含居住田宅之意義。)

  4,總格

  代表其人之一生,總納天地人三格之意義,但對於其人性格、職業、運命富於變化之中早年運缺乏明顯的暗靈作用,但於其人成為一定之性向類型之後,即發生靈導吉凶作用。代表其人後運。(按:包含福德之意義。)

  5,外格

  代表外界、平輩、朋友、兄弟、姊妹之人際關係。代表副運。(按:包含疾厄、奴僕、夫妻之意義。)

  6,基礎運

  基礎運大抵以三十歲之前而論,但亦有早應於二十歲左右,亦有稍延過三十歲者,雖姓名學若見此影響其人基礎之意識,但因缺乏實際之持續觀察及統計,姓名學者每噤若寒蟬之不敢,其吉凶似乎以地格代表為主,並及於其人之教育程度,居住所遷移之意義,大家不妨試為推敲。

  7,成功運

  成功運大抵以二十五歲以後而論,但亦有早應於二十歲左右,亦有稍延過三十歲以後者,最主要靈導其人盛年之運命事業吉凶,其中尤以事業運最為靈驗,並且包含貴人之意義,大家不妨試為推敲之。

  8,社交運

  姓名學以人格為靈導其人命運之中心,與外格之五行比對,有稱之為(內格)故原為(五格剖象)(內格)不單獨成立為一格,而且所代表之意義不為一個人的內在精神、思想、信仰與人生觀,比較趨於外界的評價與影響,接近外格所代表的吉凶意義,所以認為以(社交運)稱之為當。

  9,三才五行配置

  一般姓名學的三才五行配置大多傾向於觀察論斷其人之(三才兇數病原),三才五行之配置不當,即很可能因此造成不可避免的疾病。曾經有人向此中推敲,很難證實三才配置與吾人身心健康的關係,發現(社交運)成為解開此一謎題的鑰匙,譬如三才配置為[木、火、水],大概可(地反)而論(按:姓名學以人格為觀察命運之中心,因水克火而謂地反。)易罹肝臟癌、肝膽結石、肺臟梅毒疝氣、神經衰弱、黃疽、頭痛等疾病、似乎任何姓名都已滿身是病,所幸還要外格亦成為(九)、(十)、之數來克人格才比較容易罹病,若外格為(七)、(八)之金數被人格所克,則僅兩手,十指比較容易折傷損,或身體之受傷流血而已,大家可以照此原則試為驗證。

三:起名字與五行生剋

一個人的姓名,其實是有幾部分組成的,一是看得見的漢字,二是算得出的數理,三是聽得到的聲音,四是感覺到的意義。姓名既講究格局數理的吉祥與生克,同時也講究漢字的吉祥與生克。單從漢字上講,漢字也是有五行生剋的。有的名字之所以好看好聽好用,是因為漢字意義好,字形美,而且搭配得當,相得益彰。一個真正的好名字,必須看上去美觀大方,聽上去清新閱耳,寫起來得心應手。

不單姓名中的數理是講五行生剋的,而且姓名中的漢字也是有五行屬性,也是講究五行生剋的。古人起名時,很注重漢字的生克,一個名字中,比較忌諱五行相剋,比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等,而提倡五行相生,比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等。

現在有人起名,往往只講究格局數理的吉祥,而忽略了漢字的生克。姓名只講漢字生克,而忽略數理的生克,是偏頗的,同樣,只講究數理的生克,而忽略漢字的生克,也是偏頗的。這就好比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漢字五行相剋,有時會潛伏不利健康的因素。比如宋曉波這個名字,曉帶日屬火,而波帶水屬水,水火相剋,就存在不利健康的因素。

那麼怎麼去區分和界定姓名漢字的五行屬性呢?

有人常用數字來區分,通過計算漢字的筆劃數字,來確定這個字的五行屬性。比如:如果尾數為1、2的,則認為屬木;如果是3、4的,則認為屬火;如果是5、6的則認為屬土;如果是7、8的則認為屬金;如果是9、0的,則認為屬水。

其實這種區分方法是不正確的。就拿金木水火土這五個字來舉例吧。比如“水”這個字本來就是無可爭辯的水,但因為是4劃,卻被認為屬“火”;“木”這個字本來就是無可爭辯的木,但因為是4劃,也被認為屬“火”;“土”這個字本來就是無可爭辯的土,但因為是3劃,也被認為屬“火”;只有金這個字是8劃、“火”這個字是4劃,分別符合其本來是金、是火的屬性,其餘三個全都被變性了。所以由此而知,這種用單個漢字的筆劃數來區分其五行屬性的方法大部分是錯誤的。

還有一種按偏旁部首區分,這種方法原則上是比較科學的,因為中華漢字本來就是象形文字,帶火的即屬火,帶水的即屬水,帶木的即屬木,帶土的即屬土,帶金的即屬金。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就是漢字帶偏旁部首的容易區分,而不帶偏旁部首的則很難區分其五行屬性。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一個漢字,同時帶兩種甚至三種五行偏旁部首,那應該取其哪個五行才是呢?

如果是不帶部首偏旁的漢字,最好根據其意義進行區分。

如果是帶幾個部首偏旁的漢字,那得看本字之中,哪種五行為主,哪種五行為次,把兩種五行進行比較以後,再區分其主次,可以分為主五行與次五行,而不能取其一個五行,而忽略另一個五行的作用。區分的方法,既要參照這個字屬於哪個部首,又要考慮到這個字的實際或象徵的意義。

比如“汕”這個字,有水有山,山屬土,水土並存,那該取其水,還是取其土呢?其部首在“水”,其字意是魚游水狀,其中雖有山土,但還是水佔多數,所以應該以水為主,而以土為次。再比如“淡”這個字,雖然一水兩火,看似火旺於水,但卻不能將其以火為主來用。因為其部首在水,而且字意也是以水為主,通常都理解“淡水”而沒有叫“淡火”的。其作用是由水來減弱淡化了焰焰火勢,所以“淡”是一個水火併存的漢字,它的主五行為水,而次五行為火。

再比如“梁”這個字,其中有水,有木,也有金,因為“刀”一般都是金屬的。一個字中就帶了三種五行。但其部首在木,此木是由水生的,而且實際上也是經過“刀斧”加工了的木,可作棟樑之材,所以不管其中有有水有金,但其本意還是以木為主,水為次,金再次之。

明白了這個原理,漢字中帶五行部首偏旁的就容易區分其五行屬性了。那還有一個難題,就是不帶金木水火土的如何區分?

漢字中不帶五行的,就只有用其表達的意義來區分了。有些雖然沒有直接表達五行,但卻間接顯示了五行,比如“山”這個字,山本來就是由土石堆成的,所謂堆積如山,所以此字的五行即屬土,由山作部首偏旁的漢字,其中就有土的成分。

再如“王”這個字,其實是“玉”字的部首,“玉”是礦石,土性,所以五行屬土,由“王”字作部首偏旁的漢字,其中就帶有土的成分。再如“日”、“光”這樣的漢字,都是由太陽或熱電量發出來的,五行屬火,所以帶“日”、“光”的漢字,其中自然就有火的成分。

更難的是有些漢字連間接的五行也沒有顯示,那就只好去引經據典,詳查其字意而定了。這一部分比較難以解釋,也難以理解,如果自己弄不準,最好去請教專家學者。不過一個總的區分原則就是,根據字意去判斷。經過尋根溯源,總會弄清此字的五行屬性的。

由此看來,一個真正的好名字,既要符合八字五行喜用,又要搭配吉祥數理,還要賦予文化內涵。同時在漢字的選擇運用上,也要考慮到五行生剋制化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