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一用是書生

用教育的兩種極端來做對比,其實是不太合理的,誇張的戲劇性表現手法,總會讓人過度的自信與盲目。

三傻大鬧寶萊塢講述的就是一個教育的反叛者,在批判當下深陷囹圄的教育。照本宣科的體制化教學的確不適應,如蘭徹(阿米爾汗 飾)般自由主義的天才。

百無一用是書生

與此同時,我們應該知道的是,任何一個天才,在現有的教育中都是深陷困境的,當下也沒有任何一種廣泛教育,能夠培養出一個真正的天才。因為我們所認識到的教育,它是適應於大部分人,而不是適應於某一種才能極其突出的人。

百無一用是書生

而,蘭徹就是教育掩蓋不了他的光芒的天才。所以在他看來,他接受的這一切教育都是在打壓,消磨他身上所存在的稜角,以及掩蓋即將散發出的光芒。

百無一用是書生

當然,這樣的感覺,我們大多數人在接受應試教育的過程當中,都會感受得到。那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種服務,所有人的應試教育都會有不一樣的稜角,而這樣的教育會把我們的稜角所消磨。

這是我們對它抵制的原因所在,也是我們對這部電影能產生共鳴的地方所在。

百無一用是書生

可是這樣的教育,類比於中國的應試教育來說,真的是「百無一用是書生」嗎?

當然不是。電影中對人物與教育之間的矛盾,進行戲劇化衝突的放大,用社會中極端的例子進行極端的對比。不管,是因為印度教育的現狀如此,這都是有失偏頗的,因為這部電影所展現的只是教育的其中一個點,就是不要扼殺天才。

百無一用是書生

可是對於更多的普通人,他們沒有那樣有競爭優勢的天賦的人,又該選擇怎樣的教育?

這部電影沒有給我們答案,只是提供了一個在教育中選擇自由主義的態度。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能力,可以選擇。特別是印度和中國的不發達地區。

百無一用是書生

因為網絡的發達,我們也太多人都沉迷在中國,教育水平已經相當發達的幻境裡。在中國,還有60%的農村人,學業停止在高中。

那麼是應該選擇讓他們「愛自由,放蕩不羈」嗎?

百無一用是書生

雲南邊城臨近緬甸有一個叫榕樹根的公益教育組織,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用教育的方式將這群孩子,讓他們在應有的年紀停留,接受應有的教育,而防止他們沉淪為做毒品生意的傀儡。他們的父親大多都參與毒品販賣而被中國警方「特別關注」。

可能有點極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類似於這樣的農村孩子,他們沒有一個風向標,讓指引他們去過上,怎樣才算正確的人生,而廣泛教育才是他們能夠接觸到最廉價而又最正確的方式。

百無一用是書生

從應試教育中走來的大多數孩子們,也許的確沒有太多的鋒芒,但至少這樣的人生軌跡,會讓他們過得安穩。這就是它存在的價值。

我也不否認,它的確面臨著很多不堪,我們需要更多的創造,而它卻有限制。所以,教育本身不是也在努力呀。

百無一用是書生

在批判當下的教育制度的同時,不妨也想一想,如果換一種教育制度,你會怎麼樣,其他人又會怎麼樣?

對比之後,才會發現,更多的是當下的教育制度成就了當下的自己,如果還有不滿,那就一起去改變吧。

最終的決定權,還在自己的手中,all is we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