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搖搖車和王菊一樣人人都愛?

為什麼搖搖車和王菊一樣人人都愛?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雖然大部分人已經在生理上作別了這個節日,但從心理上,卻依然會衝動地裝一把嫩。如果說有什麼東西能同時引起80後、90後、00後甚至10後的共鳴,搖搖車想必算得上一個。為什麼人人都愛搖搖車呢?

搖搖車誕生

也許我們已經不記得池塘邊榕樹上的知了是如何鳴叫,也不記得操場邊的鞦韆上蝴蝶長什麼樣,但一定對商場門口、公園裡面的搖搖車印象深刻,你一定記得獅身哆啦A夢臉的搖搖車,也記得它邊搖晃邊自問自答地唱著:“爸爸的爸爸叫什麼?爸爸的爸爸叫爺爺。”

那個時候,沒有樂高、沒有PSP、沒有王者榮耀,但是卻有搖搖車。從上世紀90年代搖搖車進入中國,到現在近三十年過去了,搖搖車的地位依然沒有因為兒童玩具越來越智能、遊樂場越來越多而撼動。即使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哈姆雷斯在中國開設了最大的旗艦店,迪士尼也漂洋過海來到上海,搖搖車依然巋然不動地霸佔著一到五線城市的各個角落。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北二環邊上的公園裡有,五環外的城鄉結合部也有,甚至熱鬧商場裡的海底撈都在門口擺著兩個氣勢直逼石獅子的搖搖車。

據《南方都市報》對1584人的一次調查顯示,95%的孩子都做過搖搖車,而且一天一次頻率的人數佔到三分之一。

儘管搖搖車在中國火了三十多年,但這玩意兒還真不是中國人發明的。

1931年聖誕節前夕,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小城市裡,一名叫James Otto Hahs的爸爸想著給他的孩子們準備一份特別的禮物,他從屠宰場買了一根牛尾巴,裝在了木馬後面,製造了第一個會搖擺的機械馬。孩子們自然對這樣的禮物非常著迷,這大大激發了Hahs的熱情,既然孩子們對機械木馬如此喜愛,何不進行推廣呢。因此,他用大型鑄造鋁製馬替代了雕刻笨拙的木馬,並加入了投幣使用的模式,搖搖車便由此誕生了。

為什麼搖搖車和王菊一樣人人都愛?

1932年,Hahs的機械馬贏得了設計和發明獎。隨後的幾年裡,Hahs廣泛地與製造商、展覽會合作,推廣自己的發明,搖搖車在短短的幾年裡,火遍了美國,Hahs也收穫了搖搖車利潤5%的收益。

1953年,《Billboard》雜誌上刊發了一篇長達10頁的專題文章,內容是搖搖車在美國的快速增長,在這篇文章裡,搖搖車被稱為“1953年快速增長的生意——這是一種罕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和巧妙的營銷之間的組合。”

在美國郊區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過程中,誕生了一個全新的兒童遊樂市場,那就是購物中心,與彈球機、旋轉木馬等兒童遊樂設施不同的是,搖搖車不會將兒童引向遊樂場或是公園,而是將兒童和父母引向了購物中心。

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家購物中心試著將門口的14個噴泉拆掉,換成了機械馬、火箭船、遊艇等14個形態各異的搖搖車,結果讓商家大吃一驚,搖搖車的營業收入遠超過售賣巧克力和棒棒糖等兒童喜歡的食品收入,更主要的是,扣除其他因素,當月的銷售額出現了顯著增長,接下來的幾個月,擺放搖搖馬不僅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還無形中將他們的父母引導進了商場,一舉兩得。搖搖車被稱為“這個時代一個偉大的投幣式娛樂遊戲”。

為什麼搖搖車和王菊一樣人人都愛?

不過,也就是短短三十多年,伴隨著美國製造業的衰退,搖搖車也逐漸淡出了美國市場,雖然沒有絕跡,但是變得很罕見。比起1953年的那篇文章裡列出的20多家制造和銷售搖搖車設施的公司,到二十一世紀初,美國甚至沒有一家搖搖車生產企業。因為,搖搖車的主要生產商和最大的市場已經轉移到了中國。

很多時候,你只能在搖搖車博物館裡看到它們。對,這個世界上竟然真的有搖搖車博物館,準確來說,這家位於紐約郊區的博物館由廢舊娛樂設施工廠改造而成,陳列著各式各樣不同年代的旋轉木馬和搖搖馬。

為什麼搖搖車和王菊一樣人人都愛?

為什麼搖搖車和王菊一樣人人都愛?

搖搖車的“中國結”

雖然當時搖搖車在美國衰敗了,不過在大洋彼岸的中國,搖搖車因其搖擺的節奏、激昂的配樂和誇張的造型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們坐著不下來。在中國,搖搖車的造型已經不僅僅侷限於馬、飛船和火箭,而是種種奇異詭譎的畫風。

為什麼搖搖車和王菊一樣人人都愛?

光頭強,你敢說你不是三星堆遺址外星人的後代嗎?

為什麼搖搖車和王菊一樣人人都愛?

粉撲撲小臉兒的米老鼠,披上了番茄炒蛋配色的外衣,華特·迪士尼的棺材板要蓋不住了!

為什麼搖搖車和王菊一樣人人都愛?

醜絕人寰的奧特曼,你的銀角大王兄弟呢?

為什麼搖搖車和王菊一樣人人都愛?

兩塊錢,只要兩塊錢一次,兩塊錢你買不了吃虧,兩塊錢你買不了上當,聲光電三位一體,全新的體驗,不一樣的搖擺,一次只要兩塊錢!

為什麼搖搖車和王菊一樣人人都愛?

沒有最吃藕,只有更吃藕

為什麼搖搖車和王菊一樣人人都愛?

對於搖搖車,家長最怕的是不是那句“小朋友,再來一次好不好?”

搖搖車漂洋過海來在中國,可不僅僅是在外形上玩兒出了新花樣。伴隨著移動支付的趨勢和共享經濟的熱潮,傳統投幣式搖搖車轉身一變披上了華麗的外衣,出現了共享搖搖車,而且,還真有投資者砸了錢進去。雖然現在流行在所有工具前面都加上“共享”兩個字,但偽共享可是要遠遠多於真共享,我們尚且無法得知共享搖搖車到底能走多遠。

為什麼搖搖車和王菊一樣人人都愛?

不過,掃碼付錢,伴隨著高分貝音樂的響起,就可以隨車搖擺,還沒有討厭的收費大媽一臉不耐煩地看著童心蕩漾的你,確實在用戶體驗方面要比投幣式搖搖車略勝一籌。

目前,廠家定製或加盟,一臺搖搖車的價格大約在2000元到20000元之間,當然也有更貴和更便宜的,由於是自動投幣,搖搖車幾乎沒有人力成本,而且無需門店支撐,成本中只有電費開支較大,但這並不影響搖搖車成為一門穩賺不賠的實體生意。

國內諸多廠商為了銷售更多搖搖車,還打出了IP共享、內容共享、維護共享、收入共享、用戶共享等所謂的“共享經濟”概念,甚至還提供手機附近找搖搖車、掃碼用車等功能。

在美國,停產多年的搖搖車工廠於2015年又重新啟動。一位名叫A.J. Kress的美國人和他的父親因不滿美國市場上的搖搖車長相越來越中國化,著手重新設計並製造看起來更西方化的搖搖車,他們說,製造這樣的搖搖馬是懷著非常深厚的懷舊之情,與海外競爭對手相比,自己的產品更美國化,更容易引起父母一代人的回憶。重振美國搖搖車的計劃似乎和川普重振美國製造業的計劃似乎同樣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德州,一位媽媽一次性為家裡的孩子們定製了三輛這樣的搖搖車。

搖搖車就是這樣,從人很小的時候就準確抓取了你的愛好、培養了你的黏性,讓人即使長大成人都忘不掉那種曾經的曲風、節奏和畫面,所以,當你理解不了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為何總是捧著手機看抖音停不下來的時候,想想童年裡曾經坐著耍賴不下來的搖搖車。不管年齡多大,人們總是對孃胎裡晃動的感覺有著謎之興趣,這也是搖搖車人見人愛的重要心理因素。

你看,搖搖車不只是中國一代人的回憶,即便是在國外,也很流行“爸爸的爸爸是爺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