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過別離,才懂得要好好活著

嘗過別離,才懂得要好好活著

人生中第一次遇見死亡是在初中一年級的時候,爺爺去世了。

我記得那是冬天,星期一的早上,我穿好校服準備去升旗,但是升旗儀式因為霧太大取消了。後來班主任通知我說我奶奶病危,姑姑姑父來接我。我匆忙換好衣服,到了車上聽大人說話才知道是爺爺去世了。我至今不知道為什麼最開始的時候會說奶奶病危,也沒有問過。

那時候在寄宿學校上學,回家大概有半個小時的車程,我一邊聽大人說話一邊想以後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我最擔心的是以後要怎麼辦。

在我眼中,爺爺一直是一個特別開心的人。他會給我講故事,給我零花錢,給我買零食吃,是個老煙槍,喜歡喝紅酒,總是笑眯眯的。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身邊的人會離我而去。我從來沒有想過死亡。

那年爺爺五十九歲,自縊。那個時候應該是搬家沒多久吧,爺爺奶奶養的小狗還會偶爾跑回到老房子那裡去。那隻小狗叫花花,時間久到我已經不能確定小狗的名字,也記不起小狗的樣子,後來花花丟了。那天下午到吃晚飯的時間爺爺沒有回家,電話也不接,於是奶奶去老房子找他。房間裡有沒抽完的半包煙,還有懸掛著的爺爺。

嘗過別離,才懂得要好好活著

後來我從別人的口中知道了爺爺的故事。

這是爺爺第三次自殺,第一次是十七歲,上吊,在那之後,跳井。第三次他成功了。爺爺的爸爸是個老師,在他九歲那年跳井自殺了。爺爺的媽媽是在我出生沒多久去世的,應該是個厲害的女人。爺爺在世時經常和奶奶吵架,奶奶脾氣爆。爺爺去世後,奶奶經常會在夢裡哭。

第二次是在初中三年級的時候,一個同學癌症去世了。六年級的時候他轉學到我們學校,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熊孩子一個。那時候覺得,這男孩太皮了。六年級、初一的時候他成績挺不好的,初二的時候能在年級排上名次吧。後來他就沒再來學校了,那時候聽別的同學說他得了癌症。初三的一次語文課上,老師說他去世了。那時候的我在想,怎麼會呢,我們還這麼小,怎麼會呢。

姐姐確診白血病之後做骨髓配型,檢查出他爸爸是胃癌,做了手術,之前高高壯壯的一個人瘦得跟枯掉的樹枝一樣,前幾年去世了。那個姐姐病情暫時穩定了,每天都要吃藥,藥裡有激素,整個人像是被撐大之後放了一夜稍微癟掉的氣球。

沒有小朋友願意要這樣的氣球吧。

大概三年前吧,我上大學的一個寒假,中午出去買東西,看到旁邊小區好多人,後來才知道是有人要跳樓。慶幸的是,晚上我出門去健身房,剛好碰到那個人被警察帶下來。

也是那個冬天,兒時的一個玩伴自殺了,比我小一歲,換學校、搬家之後就沒有聯繫了。聽說是因為女朋友。聽到的時候還是挺吃驚的,又覺得可惜。太傻了。

年前看到胡波導演自殺的新聞,只是覺得可惜。前幾天看知乎日報推送的文章,大概是對這個世界絕望了吧。但是,但是,再堅持一下啊,再堅持一下。

不過,你可以永遠年輕了。

嘗過別離,才懂得要好好活著

就不能在堅持一下嗎。

我怕死。

14年爸媽辦了離婚手續,15年我才知道。後來爸爸說他小時候看過太多爺爺奶奶吵架了,所以不在我和弟弟面前和媽媽吵架。

那時候我上大學,弟弟高中在外面學音樂,都不經常回家。後來發現他們不對勁,我就隔三差五往家跑。再後來,瞞不下去了,就攤牌了,我在電話這邊哭,我爸在電話那邊哭。

大四實習時候,有次回家,我爸媽奶奶分別聊天的時候對著我哭。那時候我真的很害怕我爸會想不開,和他聊天的時候我知道他確實有過自殺的念頭,不過還好他放棄了。

之後事情告一段落,爸媽感情也穩定了。有一次我問我媽:你還能信任我爸爸嗎?

我媽馬上說:不信任是必須的。

因為父母的事情有段時間覺得不相信愛情不相信婚姻,後來想,還是要有所期待的吧。要對自己負責任,對對方負責任,對孩子負責任。可以晚婚,不要離婚。

感受過親人的離開帶來的傷害,一定不會再用這種方法傷害他們。

聽過抑鬱症的朋友哭訴。有段時間狀態不好就非常擔心。和學心理的朋友聊天,被說我這頂多是焦慮,連焦慮症都算不上,就對自己放心了。

總覺得人生挺好玩的,有機會經歷很多不同的事情,遇見不同的人,好也罷,壞也罷,喧囂熱鬧也好,禹禹獨行也罷。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呀。

好好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