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小孩子念“o” 家长却把老师告上法庭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越来严格了,之前听我朋友说过这样一则故事:

1968年,美国一名叫伊迪丝的3岁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了字母“O”,这位妈妈很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回答说:“是老师教的。”

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将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这所幼儿园剥夺了女儿的想象力。

老师教小孩子念“o” 家长却把老师告上法庭

因为伊丽丝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鸟蛋等各种东西,所以,她要求幼儿园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为此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争议:

老师教小孩子念“o” 家长却把老师告上法庭

网友1:想象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想法一直只是空想也不切实际。一辈子靠想象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么~但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就可以了~我不指望他能改变世界

老师教小孩子念“o” 家长却把老师告上法庭

网友2:想象力本来就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如果孩子啥都不知道,连苹果是什么都没学过,那他还能想像成什么?就像搭积木,如果连积木块都没有,你还能搭出什么来?在西方真正的精英贵族对子女的教育和中国虎妈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别被忽悠了。

网友3:那位母亲简直就是无赖行为。很多事情看似有理,实则耍赖!飞机剥夺了你翱翔天空的想象力了?汽车剥夺了你走路健身的意志力?超市剥夺了你田园种植的乐趣?钢筋水泥的房子剥夺了你亲近自然的生活?孩子认识O之前,他又是如何知晓苹果,香蕉的?你教孩子苹果就是苹果,香蕉就是香蕉不也一样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

网友4:在中国虽不至于去打官司,但这样磨具式的教育也是我们所不喜欢的,不过在我们的家乡家长的特立独行也会给孩子带去无尽的麻烦,老师不会再管他,孩子会被孤立,进退两难,我也很无奈。

老师教小孩子念“o” 家长却把老师告上法庭

众所周知,创作离不开想象力,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的杰出作家歌德,在他2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伊丽莎白每天都会给他讲故事,讲故事的方法也很特别,每次讲到一定阶段,或是讲到重要转折关头时,就突然停下来,问歌德:“你说以后该怎么样呢?”对于儿子的作品,母亲是凡有必读,并总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论。歌德悟性很高,妈妈一点就通,并能很快完善自己暴露出来的不足。

老师教小孩子念“o” 家长却把老师告上法庭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拥有一对想象的翅膀,可以让思维畅快地去翱翔,而不应该像那只被剪了一只翅膀的天鹅,只能在水面上滑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