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鄭州人這幾十年來,吃雞吃鴨吃鵝的小小回憶

咱鄭州人這幾十年來,吃雞吃鴨吃鵝的小小回憶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雞鴨鵝這三種家禽,咱鄭州人也還真是照著這個約定俗成的讀音順序排下來,並開始先後吃的。

小時候,只記得吃雞了。

熬炒雞、辣子雞、燒雞,和後來的農夫大盤雞、本味鮮炒雞。誰家吃過鴨呢,誰家吃過鵝呢,還真沒咋聽說過。

老瓦的腦海記憶中,小時候和鴨有關聯的美食只有一個,那就是鹹鴨蛋。

美食大家汪曾祺先生筆下的資深吃貨,拿個筷子將煮熟的鹹鴨蛋搗個小洞,一點一點地往外抿著吃掏著吃那紅亮亮油光光的鴨蛋黃,是多麼生動鮮活的描述啊。

咱鄭州人這幾十年來,吃雞吃鴨吃鵝的小小回憶

高中以後,會去鄭州烤鴨店吃烤鴨。烤鴨滿口酥香、肥而不膩,夾荷葉餅沾著甜麵醬裹著蔥絲,入口滿足,根本就顧不上說話。

緯四路上的姐弟鹹水鴨、小謝鹹水鴨,屬於南京風味,油潤光亮、皮肥骨香,別具風味。也是開了好多年的老字號了。

鹹水鴨,算是咱鄭州人另外一種形式的對於鴨的喜愛了。

知道燒鵝的名號,應該是多年前看了電影《雅馬哈魚檔》以後的事情了。

咱鄭州人這幾十年來,吃雞吃鴨吃鵝的小小回憶

咱鄭州人吃到燒鵝比較早的時光,應該是在二七路上的廣州大酒店。後來金水路上的越秀酒家,也有賣的。

糖水勻皮後的燒鵝,色澤金紅,看著就是美的享受,皮脆肉嫩骨香不膩,蘸著酸梅醬,口味更佳,人生滿足,令人著迷。

我常去吃燒鵝的地方,有優勝南路的廣州開煲,黃河南街的粵味樓,明鴻路上的廣順興,和七里河南路上的拾壹鍋。

東區商鼎路上的西舍,他家的燒鵝,做的也地道。

鵝除了廣東做法,還有潮汕的做法。

咱鄭州人這幾十年來,吃雞吃鴨吃鵝的小小回憶

潮汕人就擅長滷製獅頭鵝。

何謂獅頭鵝,那是因為這種優良的鵝種,成年後鵝頭形如獅頭,最重的可達十幾公斤一隻。

獅頭鵝的肉味跟一般的鵝不同,肉質鬆軟並且鵝味濃郁。

一鍋老滷熬製的不易,用其來滷製獅頭鵝,算是相得益彰的絕佳配伍。

大衛城10樓的三千功金獎獅頭鵝,算是目前咱鄭州潮汕風味滷鵝中的藍堡灣了。

他家的滷鵝確實不錯,價格也不離譜。

清代美食大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關於鵝的記載,只有兩處。一曰云林鵝,二曰杭州燒鵝。

袁枚慚愧於杭州燒鵝的難吃,但他記載的元朝倪瓚的制鵝之法,還是頗有潮汕滷鵝的依稀風韻的。

咱鄭州人這幾十年來,吃雞吃鴨吃鵝的小小回憶

咱鄭州人這幾十年來,吃雞吃鴨吃鵝的小小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