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河筋脈石走紅,因爲它符合中華文化的傳統審美

潦河石(筋紋石)真TMD奇葩,貳哥想不出用什麼話來讚美這樣的的美石,真TMD奇葩就是貳哥看到潦河石時,發自內心的驚歎。

白色的底子上由黑色筋紋勾勒出寫意的圖案,就像一位寫意畫大師在白色的宣紙上寥寥數筆就已經才情畢現,雖然看上去惜墨如金,但畫面已經堪稱完美:多一筆為之多,少一筆就覺得少。潦河筋脈石給人的感覺是:黑白分明、乾淨、簡練、神清氣爽而又意義雋永。

潦河筋脈石走紅,因為它符合中華文化的傳統審美

潦河奇石欣賞

潦河筋脈石的外在和內涵暗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樸素、內斂、在簡單中追求極致的美,在樸素的外表下更注重內涵,在隱忍中體現堅強。潦河筋脈石的性格特徵像極了過去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傳統文人的性格特徵。貳哥這麼喜歡潦河筋脈石,難道是貳哥身上也具備一些傳統文人的特徵,歐麥嘎,幸甚,幸甚,捂臉捂臉。也許有的石友說,貳哥你不要瞎逼逼,你說的這些我們怎麼看不出來?你如果說這話貳哥就聽出來了,你肯定對國畫一竅不通,也對到家文化沒有了解,下面就要說到了。

潦河筋脈石走紅,因為它符合中華文化的傳統審美

潦河奇石欣賞

道家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家認為宇宙間的萬物都可以概括為陰陽兩部分陰陽相互融合、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白天為陽,黑夜為陰,此消彼長。道家陰陽制約平衡的是想對國畫的影響是深遠的,國畫中講究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不論你用什麼筆法著墨,畫面要穩。寫意畫中,有時為了出意境,會大面積的留白,你如果注意一下,留白的部分邊側肯定有筆墨呼應或支撐。內斂、隱忍不發,是儒家思想的體現,這裡不做表述。

潦河筋脈石走紅,因為它符合中華文化的傳統審美

潦河奇石欣賞

再講一下筋紋石的形成。此石是根據這些筋紋的走向,在石頭上形成的多種圖案或是經河水的洗刷形成的形象,景觀而言,這些筋絡在石頭表面形成流暢清晰的線條,筋脈石的脈絡層的石質與巖底層石質有軟硬之分,在河水沖刷和搬運過程中就形成了凹凸現象,底色與筋紋之錯綜交叉就形成了各種圖案和畫面。

潦河筋脈石走紅,因為它符合中華文化的傳統審美

潦河奇石欣賞

潦河筋脈石之美貴在“神韻”。貳哥之說以著重講了一下中國畫中的“寫意畫”,就是想說潦河筋脈石的美跟“寫意畫“的美的相同之處以“神韻”取勝。

潦河筋脈石走紅,因為它符合中華文化的傳統審美

潦河奇石欣賞

貳哥給大家精選了一些潦河奇石,石友們趕緊欣賞吧。喜歡的記得留言,不喜歡記得吐槽。


潦河筋脈石走紅,因為它符合中華文化的傳統審美

潦河奇石欣賞

潦河筋脈石走紅,因為它符合中華文化的傳統審美

潦河奇石欣賞

潦河筋脈石走紅,因為它符合中華文化的傳統審美

潦河奇石欣賞

潦河筋脈石走紅,因為它符合中華文化的傳統審美

潦河奇石欣賞

潦河筋脈石走紅,因為它符合中華文化的傳統審美

潦河奇石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