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推進文旅產業培育 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不久前,甘肅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供給體系質量明顯提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續縮小;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紮實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

甘肅:推進文旅產業培育 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結合省內農村資源狀況,意見明確,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打牢鄉村振興基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鄉村振興的優勢產業體系,推動綠色發展崛起,構建山川秀美的綠色生態體系,繁榮發展鄉村文化,煥發文明鄉風民風新氣象,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構建黨堅強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增強鄉村振興新活力,注重開發人力資本,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完善“三農”工作體制機制,提高黨領導農業農村工作水平。

在文旅產業培育方面,意見提出,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旅遊、電商等扶貧產業,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大力發展以農耕文化為魂、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生態農業為基的鄉村旅遊。積極開展旱作節水農業、現代種業、設施農業和旅遊、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加快文化、科技、旅遊、生態等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振興傳統工藝。發展壯大“文化集市”,建設一批民族民俗文化產品加工基地。進一步完善設施農用地政策,預留部分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用於單獨選址的農業設施和休閒旅遊設施等建設。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大力發展以農耕文化為魂、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生態農業為基的鄉村旅遊。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大力發展以農耕文化為魂、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生態農業為基的鄉村旅遊。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鄉賢文化,發揮其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農業科技明白人、非遺傳承人等,鼓勵農民參加職稱評定,造就更多鄉土人才。全面建立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機制和城市醫生教師、科技文化人員等定期服務鄉村機制。

在鄉風文明覆興方面,意見明確,將傳承弘揚傳統農耕文化。注重開發具有甘肅特色的農耕文化、飲食文化、中醫藥養生文化資源,充分利用現代文化傳播手段,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合理適度利用,打造傳統農耕文化特色品牌。保護好古鎮、古村落、古民居、民族村寨、古樹名木、農耕遺蹟、文物古蹟等物質文化遺產,留住有形的鄉村文化。深入挖掘民間藝術、地方戲曲、鄉間小調、手工技藝、民族服飾、民俗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活態的鄉村文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資源重點向鄉村傾斜。開展文化結對幫扶,引導社會各界人士投身鄉村文化建設。加強農村檔案工作,改善存儲條件,推進規範化管理。活躍繁榮農村文化市場,豐富農村文化業態,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監管。不斷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農村殯葬改革,引導農民文明祭掃。加強農村科普工作,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