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只有瑾夕明白,浣碧撞棺而死,甄嬛弄斷佛珠的真正含義

浣碧這個人卻是不怎麼討人喜歡,但她確實非常可悲的一個人物。大家都知道,浣碧與甄嬛同樣都是甄家的女兒,只因自己的母親是罪臣之女,所以浣碧從小就被當成甄嬛的丫鬟撫養。而浣碧表面看上去甘心為甄嬛做事,可在心中她一直都是心高氣傲的,不願做一個下人,所以才會想著要勾引皇帝,本以為皇帝對自己是有好感的,誰知卻遭到了皇帝的諷刺,於是浣碧就將目標轉為了果郡王。

《甄嬛傳》只有瑾夕明白,浣碧撞棺而死,甄嬛弄斷佛珠的真正含義

她明明知道果郡王喜歡甄嬛,但還是用計讓皇帝給她和果郡王賜了婚。這下浣碧終於如願了,可就算是兩人已成婚,果郡王的心從來都沒有放在浣碧身上,更是為了甄嬛選擇赴死。當浣碧得知王爺去世的消息時,心中絕望不已,明知這是皇帝的陰謀,可自己卻只能默默忍受。誰知蘇培盛的一句“能為果郡王舉辦葬禮已經是格外開恩”徹底激怒,絕望不已的她選擇撞棺而死。

《甄嬛傳》只有瑾夕明白,浣碧撞棺而死,甄嬛弄斷佛珠的真正含義

等甄嬛得知浣碧去世的消息後,本來心情剛剛平復下來的她,一時之間恨意襲來,猛然間扯斷了手中的佛珠。可能只有站在一旁的瑾夕明白,甄嬛弄斷佛珠的真正含義。

《甄嬛傳》只有瑾夕明白,浣碧撞棺而死,甄嬛弄斷佛珠的真正含義

果郡王的冤死已經讓甄嬛夠傷心了,她多想大哭一場以發洩自己心中的悲傷,可無奈,到處都是皇帝的眼線,自己要是為果郡王而哭的話,那麼皇帝必將起疑,說不定到時候還會牽扯到弘曕和靈犀,所以她一直將此事憋悶在心中,本來心已經慢慢靜下來,又得知浣碧隨果郡王一同去了,這讓甄嬛怎麼忍,浣碧可是自己的親妹妹,失去摯愛之人已經很痛苦了,皇帝竟然還讓她失去了至親之人。

《甄嬛傳》只有瑾夕明白,浣碧撞棺而死,甄嬛弄斷佛珠的真正含義

這下甄嬛終於可以大哭一場了,要是皇帝起疑的話只能說她對浣碧姐妹情深,而佛珠的斷裂也證明了甄嬛的改變,本來對皇帝已毫無感覺的她,心中頓時起了殺意。其實皇帝也是太愛作了,他看上去是以果郡王敢覬覦皇帝女人的名義而處死他的,其實他是忌憚果郡王手中的權力才對他心有芥蒂的,就像年羹堯一樣,只要是有功拿起便是犯了大罪,就算是沒有甄嬛,皇帝也會殺了果郡王的。正好驗證了那句話,自古帝王多無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