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补充剂、乱用抗生素和消毒剂……这些育儿危险行为,你有吗?

吃补充剂、乱用抗生素和消毒剂……这些育儿危险行为,你有吗?

  • 与80后家长相比,90及95后家长坚持母乳喂养的比例更低

  • 有超过20%的家长习惯自行购买钙、铁、锌补充剂给宝宝吃

  • 医生主导的抗生素使用比例下降,而家长自行购买给孩子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却在上升……

近日,根据家长们记录的数亿条真实育儿记录及上万份育儿调查问卷,北京崔玉涛育学园儿科诊所发布了《2018年第三届育儿行为数据白皮书》。

0-3岁宝宝抗生素使用还占三成多

滥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育学园儿科诊所院长崔玉涛提醒,抗生素是“盲人杀手”,不管对人体有益的细菌还是无益的细菌,通通都会杀灭。因此,随便使用抗生素会杀灭肠道内的菌群,造成人体菌群紊乱,使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使用抗生素要遵医嘱,如细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会适得其反。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会影响孩子几十年后的健康。

吃补充剂、乱用抗生素和消毒剂……这些育儿危险行为,你有吗?

0-3岁育儿家庭使用消毒剂增加

没有细菌,孩子无法经历正常的免疫过程

白皮书显示,相比2017年,0-3岁育儿家庭使用含有消毒、杀菌成分的制剂比例有所上升。其中,使用比例提升明显的是“用专门的奶瓶清洁剂清洗奶瓶”、“外出用免洗洗手液洗手”、“用手口湿巾或普通湿巾给宝宝擦手、擦嘴”。

崔玉涛指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活中使用含有消毒、杀菌成分的产品会影响人体健康的肠道菌群环境。“我们一直强调育儿家庭尽量不使用消毒剂。没有细菌,孩子的免疫过程如何形成?”在接诊一名过敏严重的患儿时,崔玉涛发现家长频繁使用含有消毒、杀菌成分的制剂,比如每天用滴露擦三遍桌子,反复拖地等。这导致孩子接触细菌的机会变少,肠道的绿色环境被破坏。

吃补充剂、乱用抗生素和消毒剂……这些育儿危险行为,你有吗?

新生儿纯配方粉喂养比例逐年增加

可能会造成孩子食物过敏

对比2016年-2018年0-2岁宝宝的喂养数据发现,纯配方粉喂养的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宝宝刚出生时纯配方粉喂养的比例逐年增加。在宝宝未断母乳的用户中,相比85前出生的家长,90后、95后家长坚定支持母乳喂养的比例更低,尤其是95后,坚持母乳喂养的比例只有30%左右。

“这个趋势会引发后期食物过敏的孩子越来越多。”育学园儿科诊所院长崔玉涛指出,现在有太多的声音导致妈妈对孩子出生后产生了恐惧,害怕孩子不够聪明、营养不够等,进而导致很多家庭在孩子出生后、妈妈乳汁还不太足时就添加配方粉,经常有妈妈通过海淘进口配方粉。“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扭转这种局面。”

吃补充剂、乱用抗生素和消毒剂……这些育儿危险行为,你有吗?

超20%家长自行购买钙等补充剂

生长发育正常的宝宝不需要额外补充钙、铁、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婴幼儿辅食应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额外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对比2016年-2018年数据发现,在宝宝1岁后添加调味料的比例逐年提升,有超过10%的用户会在宝宝1岁前在辅食中添加调味料。

在给宝宝额外补充钙、铁、锌等制剂的问题上,仍有超过20%的用户会自己购买补充剂给宝宝服用。崔玉涛强调,生长发育正常的宝宝不需要额外补充钙、铁、锌。如果有需要,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

为何有些家长会热衷于购买补充制剂?以补钙为例,有些家长会产生联想,如孩子长得慢是不是缺钙,睡觉时间太短是不是缺钙等等。

吃补充剂、乱用抗生素和消毒剂……这些育儿危险行为,你有吗?

仅66%家长给宝宝补充足量维D

维D应从宝宝出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调节发育帮助婴幼儿正常成长,防治佝偻病,同时还可以帮助吸收维生素A。

平时所说的缺钙,实际指的是缺乏维生素D。不过,需要从宝宝出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的维生素D3,却被很多家长所忽视。

白皮书显示,只有66%的家长给宝宝补充了足量的维生素D,有11%的家长虽然知道要补充,但给宝宝的补充剂量却没有达到足量标准:每日400国际单位。此外,还有11%的家长不知道自己到底给宝宝每日补充了多少剂量,更有12%的家长甚至没有给宝宝补充过维生素D3。

采写:新京报记者王卡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