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on一蹶不振或被阿里接盤,團購鼻祖何以淪落至此?

前不久,中國互聯網巨頭美團向港股遞交招股說明書,謀求600億美元估值IPO。但是,這一估值卻遭受到了媒體和投資者的廣泛質疑,普遍認為美團估值應該在400億美元左右。

Groupon一蹶不振或被阿里接盤,團購鼻祖何以淪落至此?

其實這並不怪美團,只是因為市場對於團購行業向來不大看好。甚至就連美團的美國同行——被稱為團購鼻祖的Groupon,在上市後也同樣一蹶不振,最近甚至傳出要被出售給阿里巴巴的消息。

明星公司的窮途末路

近日,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總部位於芝加哥的團購鼻祖Groupon正在謀求出售公司。過去一個月,Groupon的高管和代表正在積極與潛在買家進行接觸溝通。

有消息稱,接盤俠可能會是來自中國的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他們在2016年買入了Groupon3300萬股股票,成為了這家公司的第四大股東。儘管相當低調,但還是有媒體查出,當時阿里巴巴一共持有Groupon股權5.6%。

Groupon一蹶不振或被阿里接盤,團購鼻祖何以淪落至此?

Groupon誕生自2008年,一度曾經是受盡資本和用戶追捧的明星企業,其推出的“每日團購”概念,成為了全球團購網站的創意來源。並且Groupon還曾一度拒絕了谷歌價值6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2011年,Groupon上市,巔峰市值一度達到160億美元,然而現在這家公司的估值僅剩24億美元。

團購鼻祖何以淪落至此

其實,自從上市之後,Groupon的業績就一直不甚樂觀。營收不僅僅是增長速度放緩那麼簡單,而且實際上有所下滑。

再加上GrouponCEO職位上一直沒能迎來一位稱職的人選,公司高層人事任命混亂,一度陷入會計醜聞,誇大自身營收,聲譽掃地。

Groupon一蹶不振或被阿里接盤,團購鼻祖何以淪落至此?

而且,Groupon的國際化業務也四處碰壁,鎩羽而歸已經成為常態。在全球團購市場風起雲湧之時,Groupon卻在節節敗退,幾乎退出了除美國本土外的幾乎所有國際市場。

也難怪新美大一直不願意用Groupon來作為自己的標的了,攤上這樣一位“前輩”,的確該高唱一曲《我們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