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氏族譜淵源

韋氏總堂 理事會

我韋氏自夏朝元哲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這一歷史長河中,韋氏淵源流長,人才輩出,為中華民族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作出重大的貢獻。《韋氏總堂》事理會撰寫這篇《韋氏族史簡介》,從“韋氏淵源”、“廣西韋氏”、《韋氏總堂》三個方面來介紹,是為了使我族苗裔對族史有一個簡單扼要的較為全面的瞭解,並給我們子孫後代研究族史能起到一點參考價值。這就是我們撰寫這篇《韋氏族史簡介》的目的。


一、韋氏淵源
在我們偉大祖國的土地上,四、五十萬年以前,就有了遠古人類在勞動、生息和繁衍著子孫後代。在一些古書中也有記載著不少關於我們祖先的傳說。如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黃帝、炎帝、蚩尤等等。這些傳說中的代表人物,基本上反映了我們中華民族祖先的活動情況。我們中華民族為炎黃子孫。《五帝本記第一》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螺祖。……生二子,……一曰玄囂,……二曰昌意。”“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昌僕,……生高陽(顓頊)。《史記.楚世家》述:“楚之先楚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老童),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氏,居頭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回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而不盡,帝嚳乃以唐室曰誅重黎,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頭正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六子,……三錢鏗,是為彭祖……。”韋氏始祖元哲為彭祖四世孫,黃帝十世孫。故元哲後裔均屬黃帝子孫。
夏朝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它建立於大約公元前21世紀,共14代,17個王,400年左右。禹的兒子啟,殺死了他的競爭者益,奪取部落聯盟長的地位,建立夏朝,啟的兒子太康荒淫無道,被后羿趕跑,后羿同樣荒淫無道,又被他的臣子寒浞攻殺。由於當時連年戰爭,招致人民反抗。夏朝的遺臣乘機擁護太康的孫子少康攻滅寒浞,恢復了夏朝的統治。我始祖元哲輔佐少康帝有功,被封於豕韋國(今河南滑縣東南)為諸候。“豕韋國”也稱“韋國”,元哲被尊稱為“韋君”,其子孫也被尊稱為“韋兄”、“韋弟”、“韋子”、“韋孫”。因此,我韋氏自夏朝始,以韋為姓。元哲為我韋族的始祖。

韋氏另有兩支:一支是西漢功臣韓信之後裔。《史記·淮陰候列傳》記載:“舍人得罪韓信,信囚,欲殺之。舍人弟上變,告信欲反狀於呂后,呂后…………乃與蕭相國謀,…………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遂夷信三族。”韓信被害後,丞相蕭何暗中叫部下蒯徹將韓信之子送往南粵(今海南省)託南越王趙佗撫養,改名換姓,取“韓”字一半“韋”為姓。這樣,韓信的後代便稱為韋氏。
另一支是源於西漢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市)。公元705年,唐中宗賜宰相桓彥以韋姓氏,並派他到疏勒國去做官。他的族人到那裡,世代都以韋為姓,一直沿用至今。(《上思支譜》1992年8月)
二、廣西韋氏
廣西原為土著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史稱“南蠻”。我韋族遷徙廣西,有史可查,共有3支。
一支:料貞 原籍山東青州府水街人,任青州衛揮使要職。東漢光武帝16年,南粵交址女子徵側,徵貳姐妹反,九真(今越南清化、河靜等省)、日南(今越南廣治省廣治河和甘露河匯合處)、合浦(今廣西合浦縣)蠻俚群起響應,下六十五城,自立為王,定都麓冷。18年,帝昭馬援為伏波將軍,青州府衛揮使料貞等為副將,征討南粵。19年,擒斬兩徵,平定交址。馬援班師回朝,授料貞為那狼司把總之職,落籍合浦。並於一條河坊河灘上建立營盤,保衛邊境安寧,後人叫做灘營。料貞還鼓勵子孫與越人通婚,使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料貞逝世後,後代子孫在營灘到流村建立料貞宗祠,以示永遠紀念。公生二子:長子韋聰、次子韋章。後裔分佈欽州、防城、上思等地。(擇自《韋氏族譜·山濤支系景文分冊》、《上思支譜》)

一支:韋厥 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料貞後,元芳次子。幼年兼習文武,尤武學為優,赴京應試,中武進士。武德7年,嶺外以黃少卿為首的“黃垌蠻”毛賊反。據十萬大山為巢,……並與左江上游的黃乾耀“西原蠻”賊勾聯,大有東掠交州、欽州、白州(今博白)、玉林之勢,震動朝廷。高祖李淵問“何官領兵剿之?”滿朝重臣大將懼怕賊踞山勢險要,英雄無用武之地,面面相覷。適值嶺南撫慰大使,檢校桂州總管李靖入朝,吳上韋厥奏章,願為朝廷分憂,服黃毛賊。皇上准奏。韋厥統兵十萬大山,尋訪料貞後,在從宗親協助下,採取德化、浦融、瓦解戰術,“西原蠻”見大勢已去,逃回左江上游。兵不衄刃星夜抄襲,擒黃少卿歸帳下,“黃垌蠻”之亂就此浦弭。罷實後,厥使部眾屯墾十萬大山下,開拓化外,設立學堂,教以詩書,傳佈中原文化;興修水利,開闢田園,傳授種植耕作知識;組織民眾保境安民。韋厥一舉成功,名揚京都,詔領澄州(今上林縣)刺史,留戍廣西。……擇澄州落籍,並娶當地黃氏為妻。韋厥有功於朝,唐高宗永徵3年,封忠義候,後又加封萬壽公王。年老隱居智城垌(今上林覃排鄉智城山)和敢龍垌(今上林西燕拉盆)。逝世後,葬於上林縣雙羅圩後背,墓前建有一座紀念堂,現為國家保護文物。苗裔灑播大明山四周。公生二子:長子金倫,次子銀倫。(漢超等撰編《中國韋氏通史》)


金倫 號敬一。聰明過人,殿試中翰林學士,後留京翰林院做學官。公仗義執言,視惡如仇,不畏強暴,為朝廷國師妒忌,向武則天誣陷金倫聚眾謀反,武后偏聽,下令斬殺。金倫生前為鄉親做了許多好事,後人感念其豐功偉績,立古登廟,作為懷念。馬山縣古靈鄉敢花村立有金倫洞府,傳說金倫曾在洞中讀書,有一位美麗的仙女被其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贈給仙寶使金倫成仙,金倫洞因此得名。現已作為旅遊勝地。(擇自馬山縣文聯紅波《人間仙境金倫洞》等)
銀倫 號敬辦。文進士,登封元年承澄州刺史,襲父職。在任期間傳佈中原文化,安定社會秩序,發展農業生產。永淳元年撰寫《六合堅固大宅頌碑》,通天元年又撰寫《智城碑》。文章雅典,博古通今,表現出較高的文學功底,是研究壯族文化和歷史的寶庫,也是壯族最好的文學家和改革家。墓葬於洋渡東岸聖書廟,設有金宮銀殿樓臺,是為後人紀念金倫、銀倫兄弟的豐功偉績而建立的。(漢超撰編《中國韋氏通史》、《上林縣誌》、《上思支譜》)。
一支:山濤 名雲郎,號應德。北宋京東東路(山東)青州府益都縣左羅鄉太平莊演樂堂人。從小習曾祖編的《韜略集》,武略上材,年15,隨狄青平西,為參將。宋仁宗皇佑4年(公元1052年)10月奉旨攜6子,領鐵騎軍隨樞密副使狄青為中軍前隊先鋒,到廣南西路(今廣西)打儂智高。狄青到達嶺南時,已是皇佑5年(公元1053年)正月他立即戰於賓州歸仁鋪,儂的軍師黃師宓應戰被斬,全軍大敗,死萬餘人。儂不支,潰入邕州(今南寧市)而以精兵據守崑崙關。狄青軍至山下時,正值元宵節。他召會諸將夜設燈火,置酒高會。會中夜半,狄青託故離席,與山濤等將領鐵騎軍潛入關後。儂軍以為宋軍酒筵不至採取軍事行動,疏而不備,關遂為狄青襲取。崑崙失守,儂智高見大勢已去,乃突圍而走,橫穿越南北境,沿元江遁逃大理國(今雲南大理)。是役,史稱“元夜三鼓奪崑崙”。山濤隨徵有功,授賜為千歲,其6子順呼:景岱為千一,景明為千二,景宗為千三,景福為千四,景文為千五,景武為千六。後與6子分兵駐守廣西各地,成為我韋族在廣西分支。後裔遠布廣西市縣和毗鄰的雲南、貴州、廣東、湖南等省一些市縣,以及遷徙海外僑居。

另外,從中原遷徙廣西韋氏,不論是從軍隊來的,當官來的,經商來的,移民來的……大都是元哲的後裔。特別是廳堂上書“京兆堂”、紀念物寫“京兆郡”、“京兆”的,都是夏朝元哲苗孫……究竟誰是夏朝古姓韋,誰是韓改韋姓,誰是疏勒國韋姓?應由本人決定,誰也不能加以干涉。但都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要與全國各姓團結起來,共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祖國。(參閱《韋氏譜族·山濤支系景文分冊》)等資料
三、《韋氏總堂》

《韋氏總堂》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具體時間不詳),地址在廣西賓州(今賓陽縣)城外北樓。前後兩座,磚木結構。清·順治8年(公元1651年)被兵毀。清·同治初年,景福公次子俊卿公後裔於賓州城北街東嶽廟左邊《犀牛望月》寶地(今址),定乾山巽向,重建磚木結構共3座,豎《韋氏宗祠》匾,立千四景福公為主位。後像卿、俸卿公(均千四公之子)後裔從全局出發,聯集各公後裔,於後堂增建兩座及兩廂共45間,佔地1300多平方米。全部磚木結構,堂中柱用石灰作園柱墩,上接青磚八稜型,樟木八碼工字多層,前後屋簷灰漿結蹄,四周及天池滴水緣均用石條鎖邊,大門左右立石鼓。集古代建築之優,精雕細刻,壯觀肅穆。中殿壇上立山濤公為主位,左邊立山濤公六子,右邊立山濤公十七孫三塊先祖牌位。上懸掛皇帝恩賜的“龍章寵錫”金字匾。傳說此匾是肇寧公至述之公,官至“三元侯”,加封“三品官”所獲。殿後牆上刻有“二龍搶珠”,栩栩如生。


左右殿各有牌位3塊,立山濤公四世祖以下各祖諱。殿後均刻有“雙鳳朝陽”。兩旁還有“左昭”,“右穆”的牌位。
同治12年峻工。併購置田、塘產業放租。每年農曆2月初10日為小祭,8月初10日為大祭。是時,廣西各地兄弟回來祭祖者絡繹不絕,濟濟一堂,共祭共勉,盛況空前。(參擇《韋氏聯宗族譜。序》清。同治11年(1872年)木刻本,邦光、祖眷公撰)
民國6年(公元1917年),榮昌公(注)率軍至賓陽,適逢秋祭,臨堂共慶,並捐白銀2000文,商議在後兩座建一木樓,使前後兩座連成一體。堂前加建南大門及圍牆。全面裝璜粉飾,煥然一新。並將《韋氏祠堂》更名為《韋氏總堂》。此後,各地兄弟回來參祭,進入鼎盛時期。
共和國成立後,土地改革中,1951年把總堂的田塘產業分給貧苦農民。“文化大革命”初期,“紅衛兵”砸爛門匾及牌諱。1970年上華完小拆走中間3座磚瓦木料,北街小學佔用前座和兩廂。因年久失修,後座正殿也已破爛不堪。1988年族人集資修好後座,立山濤公為主位,豎始祖元哲公於正殿,恢復春秋祭。1990年集資重建第2座。1997年7月15日,中央電視臺《天涯共此時》編導來總堂採訪,通過衛星電視向海內外傳播,提高總堂知名度,並建議要我們把總堂作為民族文化遺產修建好。1998年秋祭改選總堂理事會領導會員時,理事會提出再次集資重建第3、4兩座和兩廂房。到會代表一致同意。會後,各地代表大力發動資助活動。1998年順利地重建了第3、4兩座。2001年拆除左右兩廂全部舊房,建起了鋼筋水泥結構的樓板,上蓋瓦面的兩層樓房。至此,全部恢復了總堂原來的面貌。基本上解決了各地兄弟回來參祭時的住宿問題。(參閱《韋氏總堂》保存有關資料)

總堂恢復春、秋祭以來,一直沿用過去由總堂理事會組織主祭。為了適應當前各方面的具體情況需要,經各市縣代表討論,建議從1997年起,改革原來祭祖習慣,春秋祭由各縣市輪流組織主持祭祖活動,(從2002年起,春祭全由賓陽縣各鄉鎮輪流組織主祭)現已執行多年,大大溝通了各地族人之間的兄弟情誼,共聚一堂暢談祖國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交流各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先進經驗。互相關懷赤誠相待,回來參祭的族人逐年增多,使整個祭祖活動自始至終都沉浸於嚴肅認真歡樂祥和的氣氛中而完滿地結束。
撰寫:家信 繼香
注:榮昌,字善堂。清·廣西龍州縣水口鄉垌桂村人。清朝末年,隨陸榮廷、譚浩明喝聚山林。……不久,隨陸、譚率兵進剿左右江遊勇,累立戰功,升任管帶。民國初,先後任潯州鎮守使,湘桂軍第一軍總司令,廣西邊防司令等職。10年解甲歸裡。……1931年病逝。(共和國《龍州縣誌》稿)。
解讀姓氏 吾土吾民
沒有姓氏的人,這地球上有沒有?也許有,但他(她)總有個稱謂,或叫“無名氏”。這稱謂和“無名氏”,便是他(她)的姓氏。
姓氏不只是私人的事,亦不只是家庭的事;姓氏是一種文化,它關係到我們的歷史與血脈。

通過姓氏,我們能知道自己肉體、心靈、心裡之血脈傳承,從而使自己不至於太昧於自己之短暫人生。我們與祖先血脈相連,祖先曾經歷過的苦難與輝煌,一定通過這血脈,流傳到我們現在。
通過姓氏,我們能知道何人之間不能通婚。同姓是一道門檻,我們的祖先3千年前就已規定,所有的男女不能跨越這道門檻,而走進婚姻的殿堂。
“姓”重血統,這是血緣傳承的標誌;而“氏”重地域,這是地位身份的象徵。秦漢以後,“姓”、“氏”合而為一,“氏”升為“姓”,“姓”、“氏”都站到了血統那一邊。這是中國人一項偉大的發明,真可譽為“第五大發明”。要知道,多數歐美國家遲至中世紀中期才開始採用姓氏制度,而朝鮮、越南等亞洲國家亦至10世紀才相繼使用姓氏,日本更遲。中國也許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國家。

“姓、氏”之外,中國人民發明了“名”。“名”是用來區別同“姓”,同“氏”中之間不同個體的。“姓”、“氏”、“名”之外,中國人又發明了“字”。還發明瞭“號”。號的精神是自由,取法靈活,不受限制。號可以說是“姓名文化”中的一包調味劑,常常叫人回味無窮。


由姓氏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家族文化與家族精神,一姓有一姓之性,傳統所養,基因所逼,個體很難逃脫其規律,或帝王氣不足,或側重政治、軍事,或“五世六公”、“九代封侯”,或“數世科名、門第清華”,或專心於一門而成工商世家、書畫世家、醫藥世家……。家族乃是中華文化之縮影,在家族文化裡,吾人既可讀到政治、經濟、教育、道德、可又讀到祖先之生存狀態,處世心境,價值觀念,更可讀到吾土吾民之悲歡離合,之生滅盛衰,之死去活來……。
搞自《中國姓氏通書》
韋氏歷朝宰相
韋賢(公元前143—前62)字長儒,西漢·魯國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韋賢為人質樸少欲,篤志好學,兼通《禮》、《尚書》,世習《魯詩》,以詩教授,為鄒魯大儒。漢武帝本始三年(前71)為丞相,地節三年(前67)辭職。韋賢為相五年,守正持重。平日他始終教誨後輩,要求他們篤厚力學。到他的小兒子玄成,果然又因為明經而做了丞相。所以他的家鄉鄒魯地區有諺語:“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著有《韋賢傳》。
玄成(?—前36),字少翁,西漢·魯國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元帝永光初年(前42)遂繼父為丞相。玄成與其父韋賢,都是儒生拜相,閭里稱榮。玄成為相,守正持重,不及乃父,而文采過之。他遇事遜讓,不與權幸爭風,治理政務,也不喜標新立異,不過他進入宰輔,能安國不搖。玄成好為四言詩。著有《自劾》及《戒示子孫》2首。(見《前漢書》本人傳有集2卷。舊《唐書經籍志》傳於世。)

弘敏 唐·武則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以左常騎常待為太府卿,同書門下三品,至光宅元年罷相。餘不詳。
方質 唐·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父雲起,唐初為西磷剌史,司馬卿,父師實,垂拱初,官至華州剌史,太子少詹事,封扶陽群公。方質,則天光宅初為鳳台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時改修《垂拱格式》,多所損益,為時人所稱許。不久,武承嗣,武三思當朝用事,諸宰相說:拒見風權貴,恐招危審禍。方質曰:“大丈夫豈能折節事近戚以求苟免。”
思謙 名仁約,唐·鄭州陽武(河南原陽)人。八歲喪母,以孝聞,及進士第,累調應誠令。由史部尚書薦舉,擢受監察御史,永淳初,歷尚書左丞,御史大夫。則天臨朝,轉宗正卿,後官名改易,改為司屬卿。光宅元年,分置左右肅正臺,復以思謙為右肅政大夫,垂拱初,封博昌縣男,同鳳閣鸞臺三品,代勞良嗣為納言,垂拱三年,以年老致仕。永昌元年,(687)九月卒於家,贈幽州都督。
待價 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太宗時太常卿韋挺之子,初為左千牛備身。永徵中,江夏王李道中得罪,待價以道中媚被貶為盧龍府果毅。時將軍辛文陵率兵招慰高麗。行至葉護真水,高麗俺其不便,襲擊之。待價與中郎將薜仁貴所部殺之,在戰鬥中,待價左中中矢,不信功,卒以疾免。後為蘭州剌史。

巨源 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巨源有吏幹,武后時累遷司賓少卿,司府卿,文昌右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俄遷尚書左僕射,仍知政事。及臨淄王李旦(玄宗)平諸韋,家人請巨源避之,巨源曰:“吾大巨,無容見難不赴。”乃上街,為亂兵所殺,時年八十歲。
安石 唐·京兆萬年(陝西西安)人。早舉明經,調乾封尉,受到雍州長史蘇良嗣的器用。遷雍州司馬參軍。勞良嗣當了宰相後,曾對安石說:“大才當大用,何為徒勞於州縣。”於是薦於武則天,擢膳部員外郎。幷州司馬。久視年,遷文昌右丞,尋拜鸞召侍郎,兼太子左蔗子。後歷任德、鄭二州刺史。為政清廉,受到則天的嘉獎。
承慶 字延林 唐·鄭州陽武(今河南原陽)人。宰相韋思謙之子。承慶事繼母為篤孝,摧進士第,補雍王府參軍。所作文翰以優美著稱,及雍王李賢為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