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土話餃子叫什麼?

玲瓏剔透77364482


有俗語云“好吃不過餃子”,“餃子就酒,越吃越有”,餃子是北方人逢年過節,改善生活,星期禮拜,家庭聚餐,無論是舊社會還是現在,比較喜歡吃的一道美食。舊社會,過年才有餃子吃,忙活了一年,過年吃頓餃子才算過年



。一家人在一起,有和麵的,有兌陷的,有擀皮的,有包的,有煮的,男女老少齊上陣,其樂融融,忙的是不亦樂乎,要的就是這種氛圍,吃的就是家的味道!

俗語又云:“軟麵餃子,硬麵湯”,“混沌吃麵,餃子吃陷”,吃餃子講究皮薄餡多,餃子餡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隨意搭配,例如:豬肉韭菜,豬肉茴香,豬肉大蔥,牛肉大蔥,還有肉三鮮餡,素三鮮等等等等,幾乎能想到的所有的食材都可以製作成餃子餡。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騰騰的餃子上桌後蘸著蘸料一定要趁熱吃,蘸料如:香醋、香油、芥末油等,根據自己喜好搭配蘸料。當然了,吃餃子,北方人離不開大蒜,有的人喜歡吃蒜瓣,有的人喜歡吃蒜泥。都說是入口吃的第一個餃子最香,確實如此啊,忙活了大半天,吃的第一個餃子最香了,等快吃飽的時候,就覺得沒啥味道了。哈哈,俗語又云:“吃飽了不認鐵瓢”,吃飽了反而一家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都懶得不想收拾碗筷了......

對了,說了這麼多還沒說山東土話換“餃子”叫什麼,我們山東淄博這邊管餃子叫“包子”。包餃子叫“包包子”,可能南方人就要質疑了,那管包子叫什麼?管包子叫“蒸包子”或者“大菜包子”,因為水餃是下到水煮的“下包子”,我們本地人這樣講,意識中也不會搞混的。

先說到這把,又是週末了,醋,已經準備好了,誰家能借盤餃子吃?


弈林棋趣


俺老家就是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山東莘縣,從小在老家依偎伯母長到八歲,兒時的記憶印象頗深,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肚子都吃不飽,娘(伯母)精打細算,勤儉過日子,常把野菜樹葉搭配著有限的糧食製成食物,一家人賴以充飢。一年難得吃幾次餃子。只記得過年吃餃子,我們那還有老人去世,按老人年齡包多少餃子的風俗,然後近門也會端幾碗餃子去祭奠,主家會留下一碗餃子。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美其名曰餃子,其實就是薄薄的麵皮,隨便弄些青菜餡,放些鹽,油調拌一下包住而已,就連過年的餃子也是有點肉末或煉過油的油渣渣,大部份是蘿蔔菜,過年看著娘自己趕皮自已包小包,彎彎的小包一圈圈擺在圓圓的面拍上(把茭草杆用針線繩穿連在一起製做的使用傢什〉



自己忍不住纏著娘也要包,記得娘說:小包不怕醜,來回三遍走。意思是包餃子要來回捏三遍,只要不露餡就好。現在想來,娘包餃子也很慢,一隻餃子來回捏三遍呢!也難怪一年難得吃幾次小包,怎能練出快手呢!這算是幼時最好的美食了。長大成家後,娘來我家,我總愛給娘包幾次餃子吃,看我包餃子很快,一捏一擠,娘會高興的說,俺妮真馬利兒,包的小包又快又好看!可惜娘早已去世,我再也無法對她老人家盡孝了!現在的餃子豐富多樣:



豬肉,



牛肉,羊肉,



魚肉,鮮蝦,



吃膩了肉餡,又吃野菜餡,三鮮餡,






可以說各式餃子應有盡有,飯店就有百餃宴,我常對孩子們說,現在食物太豐富了,生活太富裕了,天天都像過大年!哦,差點忘了主題,我老家那裡餃子叫小包,也有的叫扁食!村裡有人綽號叫扁食,小時候不知道啥意思,大了才知道原來扁食就是餃子!


哈哈😄


素彩生活


水餃是我國著名的傳統美食,相傳是漢代張仲景發明,至今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尤其受北方人喜愛。

水餃歷經發展,因各地習俗和生活習慣影響,種類、口味繁多,在各地叫法也不相同。



山東位於我過北方,水餃在山東一直是著名的飲食,山東各地對水餃叫法各不相同,每種不同叫法都包含了當地的習俗,充滿了地域文化。下面列舉幾種山東對水餃的叫法。

扁食

水餃在山東濟寧、菏澤、聊城、濰坊等部分地區稱作扁食,扁食這一稱呼最早源於元明時期,現在北方很多地區仍在使用這種古代叫法,據說是因為水餃作為一種吃食,外形長而扁,得名扁食。



包子

水餃在淄博、棗莊、濰坊、日照、濟南等部分地區叫做包子,把蒸包叫做菜包子或大包子,也有的管水餃和蒸包都叫做包子。很多外地來的人,會對這叫法不適應,誤把這種叫法理解混淆。因為做法都是麵皮加上餡料包成,所以都叫包子。因為水餃吃的時候要先下鍋煮,有的地方也叫“下包子”。




骨扎(gu zha)

水餃在山東煙臺、青島、威海、濰坊等部分地區叫骨扎(gu zha)。一般逢年過節、家人團聚或家裡有喜慶事則必食水餃,因山東人比較顧家,很多出外謀生的山東人有機會便回家,家人則包水餃慶祝團聚,吃水餃便有“顧家”的說法,因方言的緣故,時間久了,水餃便有骨扎的叫法。也有說法因包水餃方法得名,包的時候要一“箍”、一“扎”,得名箍扎。



餃子

山東大部分地區對水餃就是叫做餃子,這也是我國北方最流行的叫法,這種叫法也最為普遍。清朝時便有餃子的叫法,這種叫法來源我國習俗,我國過年又吃水餃的習俗,除夕夜兩歲相交的子時吃水餃,因水餃外形像元寶,有新的一年發財寓意,交子諧音餃子。



水餃

這是最普通叫法,各地雖然叫法不同,但水餃的叫法都通用。因為餃子都下鍋水煮,便有水餃的叫法。



以上是列舉的幾種山東對水餃的叫法,可能不全,歡迎各位老鄉補充!


煙霞斜陽


哈哈,這個問題,得先笑一陣。

在山東,所有能值得紀念的日子貌似都離不開餃子。過年吃餃子,冬至吃餃子,離家出遠門送行吃餃子,婚喪嫁娶,紅白喜事都有餃子,就連陰天下雨,都包餃子,叫“過陰天”,大概是因為以前陰天下雨不用農忙了,有時間有心情做點跟平時不一樣的吃食吧。

山東17市,各地方言差別很大,多樣性特別豐富,有時候相鄰的兩個鄉鎮,方言都存在著巨大的差別。這17市,對於餃子的叫法自然也是五花八門,除了叫水餃,餃子,還有角兒、包子,扁食,鋤刃(也有說法是用粗麵蒸的包子,形狀直而長,現在有個別地方會用來戲謔某人餃子包的長),餶餷(gu zha)等一大堆叫法。

這裡面,最有意思的就是餶餷了,煙臺、威海、青島,還有濰坊一些地方像昌樂、青州、安丘都這麼叫,聽上去真是土的掉渣渣,其實是有歷史淵源的,據說原來叫"餶飿(duò)"。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有"旋切細料餶飿兒"。宋代周密《武林舊事·市食》載有"鵪鶉餶飿兒"。膠東一帶老百姓還保留著"餶飿"的叫法。民間一說,古時有農婦在案板上咕咕咚咚剁餡,小兒問母親"咕剁"什麼,母親順口回答"包咕剁你吃"。小兒於是知道母親包的這種好吃的東西叫"咕剁",後來逐漸演化成書面名稱"餶飿"。到底叫"餶飿"還是叫"餶餷"確切,就說不太準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餶餷”guzha這個音,在這些地方的方言裡,是指“用手攥握”的動作,比如幾個月的小寶寶開始有抓握動作的時候,老人就說“攥gu zha,攥gu zha”,包餃子嘛,也是一握一捏,倒是很形象傳神。

在濰坊某些地方,還有一種東西叫guzha湯,你猜是啥?水餃湯?No,是疙瘩湯!哈哈,餶餷是水餃,餶餷湯卻跟水餃沒有半毛錢關係,山東方言就這麼博大精深……

怎麼樣,是不是很有意思,你今天吃餶餷了木?


濟南時報


山東人喜歡麵食,眾多面食中又以餃子為最,俗話說“好吃不如餃子,好受不如倒著”。不過,山東各地對於餃子的稱呼各不相同,通過這些稱呼也可以看出各城市文化、語言上的差異。

1、餃子的本意是什麼?

先來看看“餃”的本意,餃,是會意字。從交,從食。而“交”是象形字,小篆中如同兩腿交叉,所以引申意為“交叉”。所以, 餃的本意就是“交叉”後可以吃的麵食。那麼“交叉”是什麼?無疑是指面與餡料的交叉。

“子”的本意又是什麼?子,是象形,甲骨文中如同孩子在襁褓中,頭、身、臂膀和雙腳並起來的樣子。因此“子”的引申意為“小”。這樣一來,餃子的含義就是指製作的很小的、面和餡料“交叉”(引申為包裹)起來的麵食。

也就是說,從這個意義上講,凡是符合上述製作方法的都是餃子。但是,為什麼在山東還有其他的叫法呢?這要歸功於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了。

2、濟南、淄博等地叫“包子”

濟南、淄博等地通常把餃子叫“包子”,而把人們通常認為的“包子”叫“大包子”。比如,濟南人說:“咱們回家包包子吃吧?”這一定是指包餃子;而淄博人說的“吃頓大包子吧……”並不是指包子特別大,而是指它不是餃子。

據《齊民要術》記載,餛飩、包子古時叫“餅”,都是把肉細磨後灑入或包裹進麵粉裡烤食、煮食,即所謂的“餅炙”。因此,包子的叫法還原了餃子的本來面目。濟南、淄博是魯中地區,古風保存完整,語言上較少受外來的影響,從包子的叫法上可見一斑。

3、濟寧、臨清菏澤等地叫“扁食”

濟寧、臨清等地通常把餃子叫“扁食”。這一叫法起源於元朝,在《三朝北盟會編》裡明確記述“餛飩、扁食乃金人御膳也”。這種稱呼的取意源自其外形,扁扁的,因此最早的扁食還指“鍋貼”。只是一個煮、一個煎或烤。

為什麼濟寧、臨清等地稱“扁食”?這是因為元朝時開挖修整大運河,濟寧、臨清(含東昌府聊城)等地都是運河重鎮,深受元文化的影響。另外,扁食的叫法在陝西也很盛行,有首陝北信天游唱道:“吃一碗扁食沒喝一口湯,沒打定主意上了人家的當。”

4、煙臺、威海等地叫“箍(gū)扎“

煙臺、威海等地通常把餃子叫“箍扎”。這一叫法非常的形象:兩隻手把麵皮一箍、一勒,就把餡料纏束、固定起來。無論是箍、還是扎,在青煙威三地都是常用詞,比如把一件東西收拾整齊,人們就叫“扎箍起來”。

煙威等地屬於古萊國,因為位於齊國以東,臨海而居,與山東內地相比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經濟環境,相對獨立的保留了古萊語的部分詞語。因此,這種從內陸傳來的麵食,青煙威的人們用自己的理解和叫法給予了形象的詮釋。

最後要說明的一點是,角子、角耳、餃子、包子、餛飩、鍋貼、水餃……這些叫法曾經不分家,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指用包裹有餡料的麵食,有烤制、水煮、煎制等方法,或者幹吃,或者連湯帶水一起吃。

通過餃子的不同叫法,我們也能看到山東大地的地區文化豐富多彩、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好吃不如餃子”,過去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得上的餃子,如今天天吃也不稀罕。吃完餃子才“倒”上一會兒,這日子就兩個字:舒坦。


指動濟南


山東人會包餃子,愛吃餃子,是名聲在外的。

逢年過節,吃餃子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每週吃上一兩次更是習以為常。

在山東的土話裡,餃子多被叫做扁食(念shì),山東籍的蒲松齡就是這麼稱呼的。不過即使是在山東的土話裡,餃子的叫法也是有很多的,比如“水餃”、“包子”、“古扎”、“角(Jue)子”、“水包子”等。

其實, 不止山東的土話裡,餃子的叫法多,事實上在餃子的漫長髮展過程中,其叫法名目繁多。古時,曾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亦有“月牙餛飩”、“餛飩”“偃月形餛飩”之叫法。

比如,三國時期叫“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直接叫“餛飩”,到了唐代被叫做“偃月形餛飩”,宋代時則叫為“角子”,元代為“扁食”,清代時期則叫為“餃子”。

除了不同年代的叫法有分別外,不同區域的叫法也各有不同。

在普通話中,餃子和扁食是不區分的。不過,到了地方方言中,之間就有了明顯的區分,比如上述的山東方言裡。

下面咱們講下餃子的歷史發展史吧。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年醫聖張仲景首創了一種用於包藥物的“月牙餛飩”,為藥用,是在麵皮上包上一些藥物用來緩解藥物的苦味。

後來漸漸演繹為食用。魏張揖曾於《廣雅》一書中提及——形如月牙稱為“餛飩”,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

到了南北朝時期,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大約唐代時,餃子被稱為“偃月形餛飩”,是更接近於現代的餃子,撈出來在盤子裡吃。這之前,貌似都是和湯一起吃,也是由於此所以叫“餛飩”的吧。

宋代時,餃子的名字叫為“角兒”,算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而這種寫法、叫法,在元明清及民國都很常見。

也就是在宋代,餃子被傳入到蒙古,延續下來更是成了蒙古族過年的必備品。

而元代以後,餃子也成為漢族過年的必備品,並且成了中國節日食品裡不可或缺的一道食物,成為最受人們喜愛的賀歲食品。

千百年來,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作家桑妮


餃子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國美食之一了,但是山東各地對於餃子的稱呼還都蠻有意思,我自己瞭解的大概有以下這麼幾種。

【包子】

額,確實沒錯,在濟南和淄博等地區人們就是把餃子叫做“包子”的,而對於外地人們通常認為的包子,叫法是“大包子”、“大菜包子”已做區別。如果倆濟南、淄博人的對話是“今天回家包包子吃吧。”,那麼說的一般就是包餃子;而當他們說“今天吃大包子吧。”,這就不是說吃的餃子很大,而是說吃通常意義上的“包子”。是不是有點繞,你們自己捋一捋。

【扁食】

在濟寧、菏澤、臨清等地區人們多稱餃子為“扁食”,據說最早“扁食”是指得跟餃子形式有點像的鍋貼,因為其形狀而得名,相傳始於元朝。後來因為運河開修,臨清、濟寧在當時都是河運重地,也受當時的元文化影響,這一稱呼也保留下來。

【箍扎】

這個稱呼是最奇怪的了,是煙臺、威海等地對餃子的叫法。因為在古代這些地方屬於古萊國,與山東省其他地方對比有著比較不同的生活和經濟環境,所以猜測語言上也融合、保留了一部分古萊語的詞彙。無論是“箍”還是“扎”都是這些地方比較常用的、形象的詞,人們形容“人擠在一起”就會說“箍紮在一堆”。

以上是我個人瞭解到的內容啊,歡迎小夥伴們補充和指正。關於餃子從古至今就有很多叫法,比如:牢丸、餃餌、粉角等等,如果你的家鄉對於我們常見的美食有什麼特別的稱呼,歡迎評論裡告訴我們啊!

對於美食、健康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個關注,以後一起分享相關的有趣內容哦!


啞巴美食家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1672769225108861062, "vid": "998324a239624bfc843e8a9c49742feb\


傻姐萌妹


在我們老家,土話裡把餃子叫做“包子”,煮水餃的時候叫“下包子”。

很多外地人一聽,可能就覺得有點蒙圈了:什麼?把餃子叫包子,那蒸包叫啥啊?如果都叫“包子”,那怎麼分得清呀?

其實,我們這裡把蒸包叫做“大包子”,這樣就跟水餃區分開了。

餃子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據說起源於張仲景的時代,代表著新舊交替,寄託著人們關於“圓滿”的美好願望,是飲食風俗中必備的一道大宴美食。

每當家裡來客,或者是在外工作的人回鄉,家裡的女主人都會麻利地和麵、擀皮、調餡兒......不出一個小時,一盤盤香噴噴的餃子就端上桌了。

再搗些蒜泥,蘸著餃子吃,那才叫一個美味。

最幸福的場景,莫過於一大家子圍著一桌子吃餃子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直到把肚皮撐得鼓鼓的,最後再來一碗餃子湯。

在北方,有兩個節日是必須要吃餃子的:一個是冬至,一個是春節。

據說,冬至這天吃餃子,手腳就都不會凍傷。管不管用暫且不說,這已經漸漸成為了一種風俗習慣。春節吃餃子也是從先祖時代就流傳下來的,當除夕夜零點的鐘聲響起,伴隨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家家戶戶都端著熱氣騰騰的水餃,期盼著新的一年幸福、團圓。

餃子餡兒的口味有很多,光我吃過的就有白菜肉、芹菜肉、蓮藕肉,還有大家最愛的韭菜雞蛋,這個餡料想怎麼搭配就怎麼搭配。

所以說,餃子雖小,卻能包羅口味萬千。

在北方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好吃不過餃子。吃遍山珍海味,人們最懷念的還是那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

因為,餃子在國人心中,已不僅僅是一種美食這般簡單,它更是代表了一種文化,和那融融親情。

兩把刷子寫作特訓營學員


書緣眾籌網



自濟南沿膠濟線向東的山東地界,做為傳統的大眾食品,水餃的確有許多不同的稱謂。餃子,包子,扁食,餶餷,鋤刃,這些是我所知道的叫法。


我的家鄉傳統的叫法,就是餶餷。水餃、餃子似乎是一個外來名詞,透著一股高大上的氣息,在鄉親眼裡要洋氣的多。


八十年代離家去濟南求學,在著名的大觀園商場,第一次聽見一個半老徐娘的服務員把水餃叫包子,如同聽到濟南人尊稱別人叫老師兒,半天的詫異。那也是第一次見到雙手拇指一攥,餃子摺對摺,像小豬一樣的餃子。


工作以後,出差沂蒙山區,聽見老鄉把餃子叫做扁食,覺得真是形象。如同他們把煙囪叫做附腿,真是佩服民間語言的表現力。


真的要詳細一說的是鋤刃。鋤刃是一種蒸餃,最早接觸鋤刃是在峽山水庫庫區移民村。粗麵,包少量的餡,麵皮不拿褶,扁扁平平,彎彎的鋤頭刃的模樣。粗麵的粘合力差,太多的餡料會掙破面皮 ,也不能水煮,上屜,隔水蒸。及熟,黑,亮,薄,倘若用地瓜面,簡直就是鋤頭刃的複製品。這是饑荒時期民眾的智慧,緣於對美食嚮往的一項發明。


其實,在舊時的濰縣城裡,鋤刃是一種市井小吃 。城裡的鋤刃,是改良的,形狀相近,內容物不同了。老濰縣西關的於家村,村民大多以種菜為生,秋收後的蘿蔔臘菜蔓菁葉子曬乾儲存。冬初農閒,菜農們包鋤刃進城叫賣。濰縣城裡的鋤刃以小豆腐做餡,白麵皮,此鋤刃亦非彼鋤刃了。黃豆、乾菜葉泡發,菜剁細,豆磨糊,下鍋熬,製成又白又香的小豆腐;大豆油炒,加香菜段與鹽,成餡;白麵皮擀得像白紙一樣薄,包餡稍多,同樣麵皮不拿褶,彎彎的,扁扁的,鋤頭刃的模樣。蒸熟,隔著皮子就能看清裡面的餡;從鍋中取時,先要用扇子將皮扇得稍硬,拿出兩個合成一對。這樣的手藝在現在的濰坊已經不見了,成了老濰縣人的記憶。


其實,隨餃子產生的許多器物也越來越少見了。


在山東的許多地方,包好的餃子是放在蓋墊上的,煮好的餃子是盛在船盤上的。船盤,蓋墊——有的地方叫蓋簾,都是用高粱稈扎製成的。高粱稈在山東叫秫桔稈,用來扎蓋墊船盤的,是秫桔稈最上面的連著高粱穗子的一截,我的家鄉稱作莛稈。蓋墊是圓形的;船盤是八角形的,用細的莛稈鑲邊,像船的樣子。船盤透氣涵水,用以盛餃子不塌不瀼,就是餃子吃剩了,在上面也是力力整整的。還有,撈餃子的,是柳條編制的小笊籬。這些,現在都少見了。


放在蓋墊盛在船盤上的餃子,餃子肚上有秫秸稈的印,一道一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