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和王之渙在青樓對罵?古代青樓的真實面貌

楔子:青樓,妓女,聽著總有些骯髒的念頭,前幾年,網上卻流行一句話,說過去的妓女是現在的明星,這話清晰明瞭,但也不甚準確,究竟真實歷史中的青樓什麼樣,妓女什麼樣,得聽抱朴為你說道說道。

王昌齡和王之渙在青樓對罵?古代青樓的真實面貌

青樓的創始人是管仲,就是那個和鮑叔牙組cp,表白他“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的管仲,管仲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但這個人不走尋常路。就是他創辦的歷史上第一家妓院“女閭”,對了,賭場也是他創辦的。

《戰國策》中記載,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這意味著春秋時,齊國差不多有17500家妓院,開這麼多妓院幹什麼?

《管子》中說,齊桓公問管仲,要養軍隊,國家錢不夠怎麼辦?管仲告訴他,為女閭三百,以安行商。意思是開了妓院,商人就留下來了,天下的商賈都匯聚在齊國,不怕沒錢花。

而實際上,開妓院的好處遠遠超出預期,由於生意太好,教坊的花粉錢補給軍用綽綽有餘。為了追逐美女,不僅商人來了,各國的人才竟然一溜煙都跑到齊國定居了。管仲這才開了那麼多家妓院,不得不說齊國能成為天下的霸主,也有妓院的一份功勞啊。

妓院效果立竿見影,於是天下各國都爭相效仿,重點是人家注重知識產權,就像學堂供孔子,醫館供扁鵲一樣,但凡妓院,必供管仲,逢年過節老鴇都要燒兩炷香,祈求生意興隆。

過去民間有句俗話,說“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青樓開門做生意,哪能不懂這個道理?所以從春秋到唐朝,妓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分化出了兩種場所,一是賣肉的窯子,二是賣藝的青樓。而後者遠比前者賺錢。

青樓,賣的是愛與自由。

王昌齡和王之渙在青樓對罵?古代青樓的真實面貌

唐朝時,長安平康里,就是今天的紅燈區,有北里與南里之分,北里的青樓檔次比較低,仍不失風雅。青樓裡,客人們進門聽聽曲,看看歌舞,姑娘們陪客,不過是吟詩作對,下棋賞畫,最多行個酒令,可以理解為三國殺詩詞版遊戲。

妓女們以唱流行歌曲爭名,詞作者都是當時的文人名士。好比唐朝有位妓女,上臺歌唱,底下觀眾就給了幾毛錢,這位妓女說,我會唱白居易的《長恨歌》,豈是一般妓女可比?客人聽了,當下就給了一錠金子。

據說詩人高適、王昌齡、王之渙做不了官,風雪夜裡躲進一家妓院避寒,正在火爐旁嘬小酒呢,臺上就走上幾位俏佳人。蹭蹭蹭琵琶聲響,只聽她唱: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嘚瑟地說,

“還是我的詩有名啊!”

說話間又一名歌女上臺,唱道:

“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何寂寞,猶是子云居。”

詞作者高適拍了拍王之渙的肩膀,說,

“兄弟啊,就你的詩最沒女人緣。”

果然輪番上臺,就是沒人唱王之渙的詩。王之渙面子掛不住,又不信邪,就指著妓女中氣質最脫俗的一位說:

“那些都是小丫頭片子,等到她唱的時候,如果不是我的詩,我這輩子都不和你們爭高下了;如果是我的詩,二位就拜倒座下,尊我為師好了。”

那位妓女上臺後,開口: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拍桌跳起,笑道:

“你們兩個鄉巴佬,我說的沒錯吧!”

三人開懷大笑。

以上,才是真實歷史中青樓的日常。

不僅青樓風雅,妓女更風雅,她們絕非塗脂抹粉的賣笑人。很多青樓的頭牌,像萊兒,天水仙哥之類的,非但不是美人,還長得很寒磣。但你想跟她坐下來聊一聊吧,一刻鐘就得好幾百兩,摺合人民幣五六萬的樣子,她們之所以這麼貴,皆因有才。

王昌齡和王之渙在青樓對罵?古代青樓的真實面貌

琴棋書畫,都說這四樣絕活是大家閨秀的專利,事實卻恰恰相反,古代的大家閨秀不興這個,大體上,良家婦女宋以前流行學織布刺繡,宋以後學婦德,有的更是目不識丁。

真正苦練琴棋書畫的,是青樓裡的妓女。她們從五六歲被賣到青樓後,就日夜苦練,精通音樂、歌舞、詩詞、繪畫等多方面技藝與知識,是名副其實的才女。

妓女們的技藝高超到什麼地步呢?就拿樂器來說,《琵琶行》裡那個退休的妓女,隨便來兩下,都是絕品,君可見“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擱在今天,演奏家級別。書畫自不必說,就是作詩,也能跟文人一較高下。

唐朝名妓,其才學都在一般的文人學子之上,有妓女閒來無事,竟然還做兼職,給應考的學子做授業講師,教他們如何寫好詩、做好賦。事實上,光是她們寫的言情詩詞,其成名作就完爆這些文人雅士了。唐朝四大女詩人,有兩位都出身青樓,青樓的教育水平,可見一斑。

為什麼詩人都愛找妓女談戀愛呢?這是因為明媒正娶的老婆往往跟自己沒有共同語言,常言道“婦人之見”,但妓女不一樣,她們的知識架構跟文人如出一轍,實打實的知己,有什麼理由不愛呢?

王昌齡和王之渙在青樓對罵?古代青樓的真實面貌

在古代,結婚是先上船後戀愛,逛青樓才是先戀愛後上船。杜牧說,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可見才士們都以獲得妓女的垂青為榮,就連傲嬌的李白也不例外。

既然是妓院,為什麼青樓不愛做皮肉生意?咳,人家也做,只不過那個是下酒菜,遇到姑娘你情我願的,就調劑調劑罷了,人老鴇精著呢!賣肉值幾個錢?要賺就賺大錢,是大錢就得從上流社會撈,人都混到上流社會了,還缺肉體嗎?唯有靈魂伴侶才能賣出好價錢。

妓女就是為貴人量身定製的靈魂伴侶,正因如此,她們註定是個悲劇。

才學堪比文士,卻無權做官,才情堪比日月,卻無權做人。她們少時名利雙收,年老卻嫁給了商賈,早知如此,倒不如目不識丁的好。晚唐江淮名妓徐月英的一首詩道盡了妓女的心聲,詩中說:

為失三從泣淚頻,此身何用處人倫。雖然日逐笙歌樂,長羨荊釵與布裙。

這樣一群有才情的女人,卻被歷史遺忘了,留下多少風流韻事,街頭巷聞,談起來不過狎暱爾爾,抱朴有時想想,也替她們難過,故做此文,以正其名。

更多古代故事,請頭條or微博關注“抱朴說書”,每晚為您講故事,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