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云:勤奮且低調的商界天才

韓慶雲:勤奮且低調的商界天才

韓慶雲的崛起可以說是跟著改革開放的道路走過來的在,在這其中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打擊,最終磨礪出了他堅韌不拔的精神。用韓慶雲的說法是三次挫折,三次重生,直到鄧公南巡後事業才真正走上軌道。這個時候的韓慶雲跟一般的創業者已經完全不同,他經歷了十年艱辛的創業生涯,知道創業路上的坎坷與不易,也知道創業成功的路徑和商業機會的潛力所在,這為他在以後的商業大潮中抓住機會,創立數百億的商業帝國打下了堅實的技能、心理、團隊和資本的基石。當機會到來的時候,他一隻盤旋長空的雄鷹一樣,俯衝而下,一擊中的。

不過韓慶雲先生的名字和他的博澳鴻基集團卻鮮為人知。然而,提起他的這件事,一定讓不少廣東人耳熟能詳。韓慶雲就是廣東國投破產後,其旗下的廣東地標建築“63層”廣東國際大酒店在多次流拍後果斷出手接盤的那個神秘買家。廣東國投破產後的廣東國際大酒店拍賣會號稱當時的“中國第一拍”,全國轟動一時,結果是無人接盤,多次流拍。2002年,深圳的一浪投資以11億的價格果斷接手,引發世人矚目。敏感的媒體細心調研後,發現了背後的實際買家竟然是神秘富豪韓慶雲。至此,韓慶雲和他的逸濤集團才第一次為世人所知,媒體驚呼,廣東又一個隱形的百億富豪現身了。最終,已經默默奮鬥三十多年、歷盡苦難磨礪的韓慶雲和他的商業帝國才算真正“浮出水面”。

很多相熟的人在談起他的時候,直說他是個很勤奮的人!那麼韓慶雲勤奮到了什麼程度呢?據說韓慶雲小學都沒有畢業,卻自學了電工、水工、焊工、技工、修理工,還自修得到了建築專業大專文憑,拿到了工程師資格。別人只是在打工,而他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只要是對他的事業有用的,他都會學習。那些跟他一起起步的人,都沒有他肯學習,所以都被歷史拋在了後面。

即使到了今天,已近花甲之年的韓慶雲仍然勤奮得讓人感動。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那些讀過很多書的高材生都比他聰明,但像他這樣勤奮努力的人,很少見。韓慶雲可以白天坐飛機去談生意,晚上再坐飛機到另一個地方談生意,談完第二天繼續工作。他不是鐵人,他的身體也不是很好。可就是如此勤奮,如此努力。他經常深更半夜還在給高管們發信息,探討學習知識,分享一些案例,而大家差不多都睡著了。這樣一個如此勤奮的人,還有什麼理由不成功呢?這樣一個如此成功的人,還在如此勤奮的工作,大家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他的事業還有什麼理由不飛速發展呢?

從另外一方面來說,韓慶雲先生是一個很低調的人,只知道埋頭苦幹,對名氣這些絲毫不上心!多年來韓慶雲為家鄉、為災區、為貧苦人群默默捐贈數千萬,而從來不為自己宣揚。他說這都是應該的,這一點真的不算什麼。很多企業家都在捐贈,回饋社會,他確實認為這是應該的。然而,他對自己家鄉同胞的點滴關愛從不吝嗇,這更顯出苟富貴勿相忘的質樸情懷。

直到今天,韓慶雲依然保持著吳川農民的特色,衣著樸素,生活簡單,居住辦公也很平常,與他的那些平凡的鄉鄰打成一片,待任何人都很隨和,沒有高人一等的感覺和架子,讓人感覺就不像一個數百億集團的老闆,而像一個身邊最普通的老百姓。而這些,並不是他刻意為之,而是習慣和品性使然。韓慶雲從來沒有把鉅額財富當成炫耀的資本,而是作為回報社會、奉獻社會的源泉,更沒有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的特殊人物。

正因為他始終把自己當作一個平凡人來看待,所以他看得很開,對自己的窮苦鄉鄰,也非常的關照,只要他能幫上忙的,一定不吝關照,而不管自己能不能受益。有時候,這種關照讓他的高管們也會不能理解。然而,韓慶雲始終覺得,仁愛之心是絕對不能少的。

如果鄉親們來求助,說能不能給點什麼事做?他就問人家能做什麼,如果說只會養豬,那他就會建個養殖場給人家,讓人家去幹,如果說會做土石方,就會把土石方工程包給人家。總之,你能幹什麼,他就幫你到什麼地方。這種對家鄉人的古道熱腸,是一般做大了後的大老闆所不具備的。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離開社會的支持”韓慶雲說到。事業做得再大,人都沒有改變,在當今如此勢利的今天,保持如此的初心和人品,更是十分的難能可貴!也許,正因為如此,韓慶雲才能締造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才能續寫更加輝煌的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