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漢武帝實行推恩令?

尤鳳燕


漢武時代可謂賢才輩出。《推恩令》的實施,從本質上來說,其對鞏固大漢王權為打擊匈奴提供可靠的內在保障,沒有《推恩令》的實施,漢武帝在打擊匈奴沒有實質性的保障,也就沒有衛青和霍去病後來的輝煌功業,也是漢朝解決諸王分封制“毒瘤”到徹底實現中央制權郡縣制重要的歷史轉折點。主父偃的《推恩令》對大漢的功勞及影響之深遠是完全不亞於“大漢雙子星”武將衛青和霍去病的。

元光元年,漢武帝在著手對匈奴軍事打擊準備的同時,在內政上首先推行新政改革,採取“攘外先安內”的策略,尋找出一條解決內憂外患的長治久安治國之道。

先打擊匈奴不得不解決諸候王作亂的問題,這是一個漢朝的歷史頑疾,漢景帝在位時採用了晁錯的《削藩令》結果觸怒了諸候王,使得諸候王以吳王楚王為首的諸候王公然打著“清君側,殺晁錯”旗號反叛漢朝,引起內亂。一時苦於無計可施的漢武帝,見到了主父偃上書的《推恩令》才得以輕鬆化解這個歷史頑疾,再無後顧之憂地對匈奴進行軍事打擊。

漢朝建立以後,漢高祖劉邦採取同姓宗親分封制度,將劉姓諸候王分封到全國各地,本意是想以天子為中心,諸候王作為天子的屏障輔助保衛漢王朝天下的。沒過多久,這些上馬治軍,下馬治民的諸候王,不但沒有成為漢朝天子的得力擁護者,反而利用手中的封地和軍權任意生殺予奪,擅自行事,不顧漢廷法紀,大小事不再向漢廷天子請示,也不朝見天子,成了試圖脫離漢朝廷管轄的獨立小朝廷。

當時天下共有五十四個郡,同姓的諸候王佔有了三十九個,而天子直轄的不過十五個郡,當時全國人口土地諸候王就佔了三分之二,名譽上天下是漢朝天子的,實則多半是屬各諸候王的小朝廷所擁有的。

不光在土地上諸候王們佔據了漢天子天下的大多數,在經濟上,諸候王們更是富可敵國。當時諸王所轄之地,都是天下最富庶的封地。漢景帝時,吳王與楚王最富有,這些諸候王一頓大餐就能頂上皇帝一年的正常開銷。

吳王的封地盛產銅礦,吳王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大造銅錢,當時連漢朝廷的一半錢都是吳王供應的。除此之外,吳國又地處東海,又壟斷食鹽經營,吳王的財力遠遠超過了漢朝廷。隨著他們財力的不斷增長,諸王們又有軍權可以大量擴充自己的軍隊,諸王們越來越不把天子放在眼裡,公然驅走朝遷守官與中央對抗。漢景帝時,七國諸候王因為不滿朝廷削藩令,起兵反叛朝廷,後來被太尉周亞夫平息了。

漢武帝在位時,雖然諸候王比以往有所收斂,但謀反漢朝廷的隱患依然還在,此時的漢朝正面臨著,外有匈奴屢犯邊境不止,內有諸候王謀反之心不死的困境。要打出匈奴必須首先解決諸王的問題,他們擁兵自重,佔據國家大量財富,時常懷有謀反企圖。

自漢高祖劉邦以來,漢朝每次對外用兵都無一例外要顧及諸候趁勢謀反的顧慮,恐怕後院起火之災。漢景帝時七國諸候王曾與匈奴人裡外勾結,一起裡應外合反叛朝廷成為了 前車之鑑。徹底解決諸候王之亂成為對匈奴軍事打擊的前提了。

當時,身為謁者的主父偃向漢武帝多次上言這事,給漢武帝出了一個急緩適宜的辦法,叫“不殺而除其害”。使得諸候王這個歷史禍害得已徹底解決。

主父偃在上書漢武帝中說道:“古代諸候的封國不過百里,不論強弱,形勢都容易控制。現在的諸候王有的連城數十座,地廣千里,對他們寬緩,他們驕奢淫佚,對他們嚴急,他們就依仗其強大聯合起來對抗天子朝廷。如果用法律削奪他們的勢力,就會萌生反叛的念頭,不久晁錯的做法就是一個例子。現在諸候王的子弟有的多達數十,其中只有嫡長子才能世代繼位,其他子弟得不到尺寸的封地,這樣仁孝之道得不到體現。希望天子下詔,令諸候王推廣恩澤,把土地分封給子弟,按地封候。那些子弟會人人高興,滿足了他們的願望,朝廷以廣施恩德之名,收分割其國土之實,不必朝廷下令削奪,他們會漸漸削弱的。”後來漢武帝很快採納主父偃的意見,並向諸候王們下達《推恩令》。

《推恩令》下達後,諸候各王除了嫡長子繼位以外,凡是想要推恩分封的諸候王子弟的,都可以上書上報皇帝,皇帝根據他們所在地一一給予各號和封地,將各諸候國拆散成許多小國。將諸候國拆散成無數個小國後,主父偃繼續在削諸候上妙招連出,提議繼續查辦不法候諸王。他的提議得到了漢武帝的採納,並任命主父偃負責對不法諸候王的查辦。

當時的諸候王雖然被削弱,但淫意亂倫,濫殺壞法的事頻頻發生,其中最突中的就是當時的燕王亂倫案。燕王劉定國剛剛繼位之後,其父未死幾天便和自己的庶母通姦,生下了一個男孩,後來又將自己的弟媳佔為已有,最後連他的三個女兒也被逼輪流侍候,如同妻妾一樣對待自己的親生女兒。

主父偃查辦這事報告漢武帝,幾天後漢武帝賜死燕王劉定國,隨後取消了燕國的封號。隨後,漢武帝讓主父偃監管另一位飛揚跋扈的齊王劉次昌。劉次昌得知主父偃來齊國時害怕被查,結果自殺了。

主父偃的《推恩令》為漢武帝近掃除諸候王之患,遠徹底實現中央制權郡縣制起到歷史性作用的。昔日諸候各國富可敵國,富饒的鄉村,繁華的都市,幽靜的園林,高車怒馬的王親,富庶的商賈,天下的財富都掌控在諸候王的手裡。如今《推恩令》極大的削弱各諸候國將各諸候國分割成無數個小國後,漢朝對他們施以高壓政策他們也無力造反,使得漢武帝無顧慮集中心思在如何打擊匈奴的軍事準備之上。


海馬叔叔說史事兒


漢武帝的推恩令強化了自秦始皇嬴政以來的郡縣制——如果說秦始皇嬴政締造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帝國這一政治模式,那麼以漢武帝的推恩令為標誌這一政治模式已進入成熟完善的時期。

在秦王朝之前華夏曆史上存在過的夏、商、週三代在政治模式上實行的是分封制——夏、商、週三代的王室只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召集號令諸侯國,但對各諸侯國的內政基本是不干涉的,各諸侯國在自家封地上享有官吏任免權、軍隊調度權、賦稅徵收權、君位繼承權。這時的華夏文明更多的是一種文明體系,而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各諸侯國在國內又進一步冊封卿大夫,於是在諸侯國內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世家貴族的封地,有的世家貴族甚至在勢力膨脹後取代了國君的帝王——如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

春秋時期楚武王在滅掉權國後首次破例沒在新徵服的土地上分封貴族,而是設置了直接隸屬於楚國王廷的縣,這是春秋戰國時代郡縣制的萌芽。商鞅變法以明確的法令形式廢除了秦國國內的分封制而代之以郡縣制,強化了秦國的中央集權,從此郡縣制就成為秦國政治的主體,但並沒完全確立起來——事實上在秦王政繼位之前秦國實行的是郡縣制與分封制雙軌並行而以郡縣制為主的政治體制:自秦孝公時代起秦國根據商鞅變法的軍功爵制度對那些於秦國有大功勳的功臣宿將往往賜予封地,而這些封君有權在自己的封地上開府置吏,具有一定的政治實權。商鞅自己就被賜予商地十五邑,號為商君;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秦王政親政前的丞相呂不韋等人也皆獲封地食邑,甚至連太后趙姬的男寵嫪毐也被封為長信侯,賜予山陽之地,更有甚者嫪毐還在自家封地上維持著一支私家武裝。連向來以高度中央集權為後世所知的秦國尚且如此,至於東方六國此時基本還是以分封制為主流。

正因為如此,所以在秦始皇嬴政統一天下後主張實行分封制的呼聲相當強烈——連當時的丞相王綰也如此主張。然而秦始皇嬴政和廷尉李斯認為:分封諸侯是戰爭之源,如今天下好不容易一統,若再分封諸侯無異於埋下戰爭的隱患。最終秦始皇嬴政下定決心徹底廢除分封制——取而代之的是在全國範圍內設了三十六個郡,南征百越、北伐匈奴後又增設至四十一個郡,在郡之下設縣——萬戶以上的縣設縣令,萬戶以下的縣設縣長掌管政務;縣尉掌管軍事;縣丞掌管司法。縣之下置有鄉、亭、裡。此後歷朝歷代儘管曾有一些恢復分封制的舉動,但就總體而言:郡縣制始終是中國歷史的主流,因此又有萬代皆行秦政治之說。

那麼既然秦朝的郡縣制代表了後世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方向,那麼為什麼在漢初還一度出現了分封制復辟的現象呢?秦朝的郡縣制雖然優秀,但必須建立在交通資訊發達的基礎上,秦以前的夏、商、週三代就是因為交通不資訊發達,中央政令下達到地方也許早失效了。同時隨著地緣距離越拉越遠,中央對地方的管控力度必然是逐步遞減的,當然中央可以用武力壓制地方的離心傾向,從而構建大一統的帝國。問題是勞師遠征是要耗費大量資金和糧草的,而以夏、商、週三代的生產力根本無法供養一支軍隊勞師遠征,所以分封制也就成了一種無奈的選擇。

漢朝在秦朝之後按說生產力應該高於秦朝,既然秦都能有效維護自己建立的郡縣制,漢為什麼不行?其實從整個漢代的歷史來看其生產力的確高於秦,但在劉邦立國時就未必如此了。經過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相爭之後的中原大地破敗不堪,周邊異族也趁勢崛起:匈奴佔領了河套,百越趁機獨立稱王,可以說相比秦朝漢初的領土是縮水了。領土的縮水意味著人口和耕地的減少,同時大量人口在戰亂中死亡或逃亡,大量土地拋荒,所以實際上漢初的生產力是落後於秦的,換句話說漢初的中央政府不具備強勢鎮壓地方勢力的實力。這是導致漢初恢復分封制的物質經濟基礎。

除了物質經濟上的原因,意識形態上的原因也導致分封制的死灰復燃。郡縣制畢竟是秦首創的新生事物,我們知道任何新生事物註定是要代替舊事物的,我們也知道新事物替代舊事物是一個曲折漫長的過程。秦以前的歷史上分封制是一種悠久的傳統,而秦又是一個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所以在漢初分封制在全社會是有大量的忠實粉絲存在的。漢高祖劉邦以泗水亭長的身份一步步坐上皇位其間的艱難困苦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在反秦滅項的戰爭中為收攬人心,他不得不對手下大將和六國原來的舊貴族許諾好處,試問還有什麼好處比裂土封王更具有吸引力呢?隨著劉邦的皇位日益穩固,他剷除了當年分封的異姓王,可在劉姓家族內部也有大量子弟心存裂土封王的想法,最開始他們是作為對異姓王的一支牽制力量被分封出去實現政治平衡。當異姓王被剷除後同姓王開始日益做大,漸漸尾大不掉。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郡縣制畢竟是適應中國後來兩千餘年歷史發展的制度,它註定是要戰勝分封制的。即使漢初一度恢復分封制也是有限度的:首先原來秦國的關中之地就由朝廷直轄,不設諸侯,只在原六國的土地上推行郡國並行體制——每設一個諸侯國必定在其附近設立朝廷控制的郡縣以便就近監視和鎮壓。同時即使在諸侯國內部國相一職由朝廷委派,這相比周朝分封幾乎不干預諸侯國內政的情況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漢初有限度的恢復分封制不是開歷史的倒車,只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采用的過渡政策,隨著漢朝中央政府的日益強大最終分封制在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手中走向了終結——而漢武帝終結分封制的終極武器就是推恩令:在此之前諸侯王的封地由其嫡長子世襲;而漢武帝要求諸侯王將自家封地拆分以使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封土,這樣一來封地越分越小,直到最終無力同中央分庭抗禮時漢朝中央就將地方諸侯王徹底虛位——此後的歷朝歷代依然會冊封各種爵位,然而受封者僅僅只是享受名號和相應的政治待遇,但不再享有對封地的官吏任免權、徵稅權、徵兵權等實際權力。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在談論這件事情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何為推恩令?由於劉邦登基以後,大肆分封宗室諸王。而後由於諸王國權力太大。導致嚴重地威脅了中央王朝政府安全。由於中央王朝政府和諸侯國的矛盾。進而發生七國之亂。雖然漢景帝最終平定叛亂。也使得中央王朝政府開始 限制諸侯王國的權力。推恩令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推出來的。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王朝政府的權力而採取的措施、 這項政令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諸子。依次類推,諸侯國就被稀釋了,封國就被越分越小推恩令是在郡縣制的擴大的形式改進和擴大,各諸侯王國剛所管轄的封國只由其長子繼承,改為由諸侯王的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逐次遞減。無子則收回封國。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加強中央集權,解決了諸侯國權力過大的問題


首先提出“推恩令”就是一言能興邦,一言也能喪邦的主父偃。主父偃此計可謂軟刀子殺人。太狠了。也是由於此,主父偃此計徹底得罪了諸侯國。而劉徹為了平息各方的怨恨,最後處死主父偃,但是推恩令並沒有取消。主父偃興邦於大漢。而自己則喪命於此。

應該說。在漢景帝時期,對於諸侯國是採取削藩措施。這屬於強制手段。而漢武帝用比較“文明”的方式解決了諸侯國權力 過大的問題,在政治上漢武帝採取了儒家思想治國,得到了下的認可,而推恩令的完成了漢代諸侯分封制向郡縣制的過渡。漢武帝即位後的第三年開始實行“推恩令”計劃。推恩令的結果就是。諸侯國“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中央王朝政府的稅收大幅增加。對地方控制力大大加強。漢武帝的推恩令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央與地方的問題,諸侯王所擁用的封地逐漸變少了,勢力也逐步削減。漢武帝的推恩令是一個很高明的政治的選擇,避免了諸侯王對皇帝的不滿。推恩令也為之後封建帝王治理國家,處理和平衡中央和地方的關係起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清水空流


推恩令其實是漢朝曲線恢復秦朝郡縣制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勢力的法令。推恩令配合虛封制,最終實現了秦朝的完全郡縣制,後世也沿襲郡縣制治國。

分封制是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他的實質就是讓國家變成一個聯邦制國家。分封的諸侯國都是一個實體國家,擁有封地的所有權力,有官吏任免權、有軍隊、有賦稅、有繼承權,他們強大了就可以跟中央分庭抗禮,甚至取而代之!夏商周秦四朝都是這樣的情況!

秦始皇看得太遠,想得太深,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他一舉廢除三千年的分封治,全國郡縣制治理。他的這一政治措施在當時不被人們理解,認為秦皇貪婪無度,要霸佔天下所有土地。劉邦建立漢朝後,恢復了分封制,但是他以異姓王反叛為由誅滅了異姓諸侯,保留了劉姓諸侯。



劉姓諸侯就忠於中央嗎?明顯是不行的,漢景帝時代的七國之亂就是最好的例子。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後,劉姓諸侯國勢力大減,這為漢武帝的推恩令創造了條件。推恩令的手法很簡單,讓諸侯國們代代分封兒子,越封越小,然後中央再借故收回領土,給劉氏宗親虛封一個爵位,這樣諸侯國就慢慢消失了。


大秦鐵鷹劍士


漢高祖搞家天下的目的就是要讓自己這一姓人的姓與國姓內外一致。

《易大傳》"蛇化為龍,不變其紋;家化為國,不變其姓"。所以,漢朝一反秦朝的郡縣制,搞了個"禍"在未來的分封制。

但是,劉邦的嫡親兒女就那麼幾個,是守不住這塊廣闊的疆土的。異姓王有能力,但不放心,封了幾個異姓王,也想方沒法地收了回來,收回來得有人去作"方面大員",於是凡沾親帶故的同姓都沐浴在皇恩之內,被隆恩所鍾,到外地做藩王了。劉肥得了齊國,劉濞得了吳國,劉交得了楚國劉仲得了代國僅這幾國就佔去漢王朝一半的土地和人口。而漢中央直接控制的不過十五郡,而且裡面還有許多公主的湯沐邑和列侯的食邑。

這樣的藩王地盤上,時間一久,諸侯王驕奢淫逸,富強自重,不聽中央,弊端層出不窮。高後,漢文帝時寬忍,尚有淮南王不遵典憲,圖謀作亂,被充軍四川。漢景帝時的七國之亂,都是"枝大於幹"的反上作亂。這都是地方藩國強大合縱後對中央反叛和威脅,己到不解決不圖存的時候了。

"生不五鼎食,死必五鼎烹"的主父偃,在總結歷代維護大一統,強化中央集權的憂國憂民的賈誼,晁錯等才智之士的理論和得失之後,提出"推恩令"。

"推恩令",說白了就是"切豆腐",一個藩王的土地就是一塊大豆腐。漢初是藩王一死,這豆腐就由王太子繼承,其他兄弟一小塊豆腐都沒有。漢武帝的中央政府體恤各未有豆腐塊的劉氏親族,就詔令藩國把豆腐切成小塊,見人有份。這豆腐就越分越小,這樣,推廣朝廷的"恩惠",分了藩國的土地。得了好處自然就高興感謝朝廷中央,還有什麼異心?一把筷子掰不斷,現在一把筷子散開了,不聽話,一根筷子一掰就斷,形不成合力了。這就是鋤強為弱,銷頑疾於無形。這樣一推廣,齊國化為七,趙國化為六,粱國化為五,淮南分為三,再難合成強力對抗中央了。

"推恩令"實行之前,漢朝廷管轄的不過十五郡,推行後,已達八十多郡了。這樣,漢武帝採用的推恩令,把尾大不掉的藩國給銷解了,進一步強化了政府職能,強化了中央的核心領導,鞏固了封建主義的中央集權制,為抗擊討伐匈奴掃除了後顧之憂。





劉一千五


劉邦為鞏固劉家天下,剷除異姓王之後,把劉氏宗族諸人分封到各地為王,建立郡國並行制度,希望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共同拱衛劉漢天下。分封初期各國還同心同德,隨著時間推移,血緣漸薄,初心改變,問題漸漸凸顯。到文帝景帝時,諸侯王飛揚跋扈,嚴重影響中央施政,忍無可忍的景帝,聽從晁錯的建議開始“削藩”,引起七國之亂,最後景帝殺了自己的老師向王爺們謝罪,又費了好大力氣叛亂才平定。


漢文帝時,就有賈誼上《治安策》,陳說封藩之害,建議“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弱化諸國,(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當時有所施行,但推動力度不足,影響有限,至景帝吳楚之亂平定後,又削除及換了一批諸侯國,武帝繼位後,齊人主父偃便獻上優化具體化賈誼治安策的主張:推恩令。


推恩令改變以前的王國只能長子繼承的傳統,破除分封國的嫡長繼承製,推恩到不分嫡庶長幼都可分得該國封地,二子三子等親子都可繼承(類似分家)。令諸侯王把藩屬國各分為若干國,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封地,地盡為止;封地大而子孫少者,則虛建國號,待其子孫生後分封。同時配以嚴刑峻法,對諸國進行削地撤國措施。(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推恩令“表面上是廣施德惠,實際卻是剖分各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其中既有國法人情,又針對人性弱點,明知是削藩陽謀,各王侯也無計可施,只能施行:皇帝方面可以應付,但後宮及王子天天吵著要分點地過日子才是要命的。給了王長子王二子也要,二子有了三子能不給?不怕王國大,就怕孩子多,王國分成鄉村了。


武帝之後,漢朝遂無“分封之禍”。劉氏皇室後人,幾代下去,推恩盡了便成為一般人,比如東漢光武帝劉秀,未發達時在家種田,又如三國劉備,初期靠織蓆販履為生,“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


南方鵬


推恩令對於國家的安定起到了必然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劉邦封了不少的劉姓諸侯王。近乎佔了當時大漢朝的一半疆土。這些諸侯王也成為了當時大漢朝最不穩定的因素。七王之亂。雖然被他父親擺平了,但其影響巨大。對於漢武帝來說,恰如梗骨在喉,讓他夜不能寐,寢食難安。於是,推恩令出現了。推恩令的詳細內容我不記得了。只說大概的意思。就是說,諸侯王死後,不再是太子一人執掌諸侯國的事務,諸侯王的其他兒子也有份。比如土地子民,每一個老諸侯王的兒子,都可以從諸侯國領取一份屬於自己的土地和子民。如此一來,諸侯國就會越分越小,甚至是成為一盤散沙。這樣一來,諸侯王再想起兵作亂,更加的難上加難。如此一來,唯獨朝廷一家獨大。也可以控制和收拾各個諸侯國。


風雨中的梅雲


推恩令是漢武帝時期解決藩王問題的重要國策之一。事實上,推恩令應該追溯到漢文帝時期。呂后去世後,西漢經歷一場腥風血雨之後,漢文帝最終坐上了皇帝的寶座。然而剛坐穩皇位的漢文帝發現自己坐在刀山上,當時著名的政治家賈誼就認為大漢江山就是在一堆乾柴之上,一旦遇到明火,就會燃起熊熊烈火。對此,他認為應該分割諸侯王。確實,漢文帝一代有過諸侯王謀反,也將一些國家分割,比如淮南國一分為三。當然漢文帝採取的態度還比較溫和。

到了漢景帝繼位,大漢對諸侯王的態度比較強硬,最終釀成七國之亂。幸好中央戰勝了諸侯王叛亂,但諸侯王仍在,分裂因素還在,只是他們勢力變弱了許多。

漢武帝繼位後,對待諸侯王的政策應該是建立在文景兩代的基礎上,諸侯王沒有強大到直接對抗中央的地步,漢武帝在這樣的形式下采用分割諸侯王的策略也就比較順利的了。換句話說,此時的西漢有能力平叛,漢武帝卻拋出了“胡蘿蔔”,諸侯王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削弱。個人認為這才是推恩令成功的根本原因。此外,漢武帝還頒佈一系列的法律打壓、限制諸侯國的官吏。如此一來,諸侯王既沒有兵,也沒有權,更沒有人才,諸侯國想崛起都非常困難。

總之一句話,漢武帝生得其時。


夜讀歷史


推恩令是由主父偃提出的。當年漢高祖劉邦分封功臣為王,王有自己的領地,並且領地只能整體繼承,在自己的領地上,王爺有官吏任免權,經濟大權,生殺大權,還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軍隊,只需年年進貢,隨帝王出征即可,完全就像一個小國家。

多年過去了,這些在王爺統治下的小國也在發展,變得越來越富裕,兵強馬壯,甚至擁有了威脅漢朝的實力。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樣,居於朝堂之上的君王就擔心了,怕繼續這樣下去,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但是如果直接撤銷這些王爺番號,收回他們的權力,恐怖他們會立刻造反,那樣刀兵一起,又是勞民傷財,在這左右為難之時,主父偃向漢武帝提出了推恩令。

根據推恩令,王爺的封地遺留給下一代之時,不再是整體繼承,而是每一個王爺的兒子都享有同等的繼承權,那樣,這些王爺的封地便會分成很多更小的封地,如果再下一代,封地會再次瓜分,這樣,番王的實力便會分散,再也沒有實力抗衡漢朝了。推恩令公佈,引起了王爺的強烈反對,卻得到了王子的贊成。這樣不用漢武帝動手,那些為了爭取自己利益的王子空前團結,以朝廷旨意為藉口,逼迫老王爺遵守推恩令。

就這樣,番王割據這麼一件大難題不費一兵一卒就輕易解決了。


非洲雄獅H


當然是兵不血刃的好辦法。

推恩令一出,西漢諸侯王無論政治,經濟,軍事都無法對抗中央政權。

此前,諸侯王與中央政權一樣,嫡長子繼承王位,其餘兄弟紛紛到中央去求封。此後,諸侯王就得將本國土地分封諸子,哪怕嗣王得到最多的土地,其他王子最少得一個縣吧,每一代分封就要少十來個縣。而最強大的諸侯王也不過兩三個郡三十來縣,兩代人之後這些諸侯王就沒有任何威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