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時期推恩令明明是陽謀,為何諸侯還得執行?

閆孫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明知是陽謀,卻必須執行。

原因有三

一諸侯實力大大削弱,

就拿漢初最大的諸侯國齊國舉個例子,劉邦封劉肥為齊王,轄地七十餘城,擁兵二十萬,是漢初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

但是呂后時割齊國三郡,平定呂后之後,劉襄雖然拿回了三郡,但是很快就被漢文帝分出去了,割濟北郡封劉興居為濟北王,割城陽郡封劉章為城陽王。


不久濟北王造反,死後濟北郡就被朝廷收了。後來齊國被一分為七,除齊國外,又有膠東、膠西、濟北、菑川、濟南,城陽六國原先強大的齊國不復存在。

而這還是在七國之亂之前發生的事,可以說,從文帝開始就已經著手削弱諸侯的力量了。

七國之亂被平定後只有楚國留了下來,其它六國全部被除國,所收土地雖然日後也被分封,但是其地盤和實力較之以前都大為縮減,根本無法和朝廷抗衡。

二朝廷實力強大,經歷了高、呂、文、景四代治理,漢王朝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富兵強,三五個諸侯王造反真的不夠朝廷收拾。


三諸侯國內部矛盾,推恩令的重點在於其它庶子能平分一半封國,這對於庶子們是非常有利的事,以往嫡長子繼承封國,庶子們就只能當富家翁,而且也富不了幾代,現在庶子們也有地可封了,當然對於朝廷的政策是舉雙手支持。諸侯國內部都擺不平,就更別說和朝廷較勁了。

還有一點,在推恩令頒佈之前,漢武帝救東甌,滅閩越,四路騎兵北擊匈奴,真可謂是秀足了肌肉,也給諸侯國們以極大的震懾。


守仁讀仁


漢武帝敢於宣佈推恩令,就是吃準了當時的諸侯們已經不敢反抗長安的中央。否則,頒佈類似的措施就等於逼著諸侯發動一次類似七國之亂的叛變。而且因為推恩令是針對天下所有諸侯的,所以可能鬧的更大而難以收場。但漢武帝時期的地方諸侯,實在已經沒有了漢初的實力。

自劉邦建立漢朝,新的帝國就一直在西周模式和大秦模式之間來回搖擺。一方面是秦朝的滅亡過程,讓劉邦不能無視當時還有很大影響力的先秦地方貴族殘餘。另一方面則是他和他的繼承人都希望在權力上,向秦始皇的理想靠攏。


所以,就有了漢初的奇怪格局。一個佔據帝國半壁江山的皇帝直屬區域,一大片相加起來等於另外半個帝國的眾多諸侯封地。其中既有最後的先秦諸侯後裔,也有跟隨劉邦建功立業的老臣,以及越來越多的劉氏子孫。

當然,這種平衡要維持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七國之亂的爆發,就是漢朝中央勢力對地方諸侯勢力擠壓的結果。而且這次叛亂的七個諸侯,實際上都是劉邦那代人的直系子孫。至於連家族成員都不是異姓王,早就在劉邦和呂后的不斷清洗下滅絕。這又讓原本的地方勢力,都開始尋找劉姓王爺來做自己的利益總代理,間接激化了長安與關東各諸侯的矛盾。


不過,從七國之亂的進程也可以看出,諸侯國至少在漢景帝的時代就已經不再具有聯手抗衡長安的能力。當時最具實力的諸侯,除了帶頭作亂的吳國外,就是同屬於中央王室的梁王。而就是這個作為中央與地方勢力緩衝的梁國,也在漢武帝時代被徹底取消吞併。所以諸侯們自然是愈發削弱,而漢武帝手裡的資源是日益增多。

此外,漢朝皇帝在自己的直屬區域內推行秦制,所以往往依靠壓榨百姓、商人和地主,獲得遠高於諸侯在各自封國內所能汲取的稅賦比例。這也讓皇帝可以供養更多的精銳部隊,並從各地抽調精幹的士兵到自己的直屬部隊裡服役。諸侯王顯然不可能在越來越小的土地內做到這些<strong>。在七國之亂後,雙方的軍事實力差距就進一步拉大了。


最後,漢武帝時代的諸侯國內部,已經不再由諸侯王自己所控制。從七國之亂後開始,漢朝中央就逐步派遣流官到地方上任職。他們取代了原本的諸侯王和地方派大族代表,成為地方封國裡的實際管理者和控制人。所以,漢武帝要搞推恩令就幾乎沒有任何阻力可言。


很多人受歷史教科書的影響,認為漢朝壓制和瓦解地方封國是靠漢武帝的推恩令才做到的。殊不知在漢武帝之前的幾代人,都在做著真正的基礎性工作。否則,根本沒有漢武帝舒舒服服發佈此類法令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