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推恩令可解決藩王問題,為何建文帝卻不採納?

太史沐陽


在明朝歷史上,曾經有一場著名的靖難之役,廣為後世所熟知。

這場靖難戰爭,名義上是因為建文帝削藩,導致藩王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開始。最終的結果,則是以藩王朱棣成功打下南京,成為了明朝第三個皇帝。

在後世史學家眼中,作為失敗者的建文帝,應該算是一個庸而不昏的皇帝。本身算是非常勤勉,如果不算削藩失敗這一事,建文帝絕對算是一代明君了。所以也有人覺得,建文帝最大的失誤,就在於削藩策略上。

如果採用漢武帝曾經使用過的推恩令的政策,會不會就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西漢王朝在建立後,也曾大肆分封劉姓藩王。而且在劉邦去世後,也曾出現過數次藩王叛亂的問題。這個問題,直到漢武帝時期,採用了主父偃的推恩令政策,終於成功瓦解了諸侯王,讓藩王再也無法對中央產生威脅。

電視劇中的主父偃

要是建文帝也採用推恩令的政策,會不會就能避免靖難之役,並且成功進行削藩呢?

1.漢朝和明朝,藩王制度不同

所謂的推恩令,其實就是一種另類的長子繼承製。按照推恩令:前代藩王去世後,封地要分配給所有兒子,而不能全部由長子繼承。長子能繼承的,只有前代藩王的封號。

這種有封號而無封地的制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快速瓦解藩王的勢力。

在推恩令實施前,前代藩王去世後,所有的封地和勢力,都會有長子繼承。這樣一來,如果一個藩王家族,幾代人都比較英明而不敗家的話,會在地方積累下很龐大的勢力,足以和中央抗衡。

而在推恩令出現後,因為長子之外的孩子,也能夠繼承封地,這就使得前代藩王積攢下的家底,必須分配給每一個兒子。古代又不像現代,沒有計劃生育這種說法,講究的是多子多福。兒子多了,老藩王去世後,原有封地勢力,自然就會分裂成更多份。

因為有資格繼承封地,那些非嫡長子的兒子,也開始加入到爭奪老藩王遺產的隊伍裡,藩王自家就先亂了起來。所以,推恩令這個政策,在漢武帝一朝,很順利的就瓦解的地方強大的藩王勢力。在武帝后,一直到西漢滅亡,國家都再沒有發生藩王之亂。

朕的推恩令是不是很英明?

推恩令很成功,這是肯定的!

但問題是,任何政策的成功,都要考慮當時的社會環境。

明朝的藩王制度,和漢朝的藩王制度,有本質上的不同。如果把推恩令拿到明朝的話,非但不會削弱藩王,反倒會讓藩王更加強大!

漢代的藩王制度,其實是沿襲了周朝的分封制度。藩王擁有自己的封地。在自己的封地內,藩王擁有極高的權力,包括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軍事指揮權等等。可以說,整個封地,就是藩王的自傢俬產,連皇帝都沒有多少能力去指揮。

而明朝則截然不同。

明朝的藩王,講究‘分封而不錫土’。雖然有自己的封號,但卻沒有實際的封地。

被外派到地方後,也只有軍事指揮權,而無實際的軍事領導權。簡單來說,就是戰時藩王可以指揮打仗。但軍隊的根本所有者,是中央朝廷。如果中央朝廷不允許藩王調兵的話,藩王從法理上,其實並無權力調集軍隊,最多也就只能調動自己王府的私軍。

至於行政權、司法權之類的,那更是完全沒有了,最多隻有監察地方的權力。

沒有封地,手裡也沒有實際的大規模軍隊,又怎麼能使用推恩令呢?總不能說,老藩王死了以後,幾個兒子接班領導軍隊,繼續打仗?

要那樣的話,幾代人之後,地方軍隊,絕對會完全成為藩王的私軍,中央根本就調不動了。

所以,在明朝,如果實施推恩令的話,非但不會削弱藩王,反倒在某種程度上,會加強藩王的實力。

2.不是沒有人建議,只是建文帝沒有采用

當然,如果單純覺得,建文帝很傻很天真,連推恩令都想不到,那也就是我們太傻了。就算建文帝真的傻,手下人也不可能想不到吧?

在歷史上,不是沒有人給建文帝提過相關建議。

比如,在建文帝剛剛開始著手準備削藩的時候,前軍都督府斷事高巍,就曾上書談到過推恩令。

“臣愚謂今宜師其意,勿施晁錯削奪之策。效主父偃推恩之令,西北諸王子弟分封於東南,東南諸王子弟分封於西北,小其地,大其城,以分其力。”

簡單來說,高巍的建議,是讓藩王子弟進行互換,避免幾代人在同一個地方封王就藩,積累強化勢力。

如果每一代新藩王,都得到一個新的地方去就藩,那叛亂的可能就小很多了。畢竟古時候人的壽命也比較短,一般成為藩王后,能再活上二十年就已經很不錯了。二十年的時間,一個藩王想要積攢出威脅到中央的實力,也確實不太可能。

但問題是,這個建議,其實也就是看起來很美好。

我其實很聰明的!

朱允炆不傻,如果他真的是個傻子,分不清利弊的話,朱元璋怎麼可能選他做皇帝?之所以拒絕了這個建議,就是因為朱允炆看到了這個計劃的不足之處!

因為明代的藩王,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抵禦外敵

明太祖朱元璋,號稱是‘開局一個碗,打下全中國’。但實際上,一直到朱元璋去世的時候,被他趕走的北元朝廷,依然非常強大,隨時都有可能南下,給中原王朝造成致命一擊。

所以,在老朱去世之前,這個問題就來了。

朱允炆是文治之君,對軍事可謂一竅不通。那北方草原上的敵人,一旦再次南下,誰來擋?尤其是為了讓朱允炆順利接班,朱元璋大肆屠殺武將。在朱允炆即位後,手上能用的而且還能打的武將,已經極少了。

唯一的選擇,就是藩王。

在老朱看來,讓自家人統兵,總比讓外人統兵更放心吧?老朱也不是沒考慮過藩王會謀反的問題,所以才只給指揮權,不給封地。

如果按照高巍的計劃,直接進行削藩的話,那北方的敵人誰來擋?

一個弄不好,就不是王朝內藩王作亂的結果,而是北方遊牧民族再次南下,直接把明朝滅國。

這是朱允炆最大的難題。

所以,在真正著手進行削藩的時候,朱允炆才會採用了在後世眼中,最蠢的一個削藩方案:先削兵權最弱的周王、齊王、湘王,最後再削北方實力最強的燕王和寧王。

不是因為他蠢,而是因為如果一開始就直接削掉燕王和寧王的話,整個明朝說不定都有覆滅之危

3.削藩失敗,在人而不在制度

當然,建文帝也不是沒想到,北方實力最強大的燕王和寧王,會因為削藩而叛亂。

所以,在著手削藩之前,建文帝已經在燕、寧兩王的後方,佈置了重重大軍。只要他們敢正式謀反,直接就可以派出大軍打掉他們。

另外,就算實力最強的燕王和寧王,從軍事實力來看,也根本無法和中央朝廷抗衡。

朱元璋在封王的時候,就曾經想到過這一點。所有藩王的直屬兵力,全都加起來,也不超過當時全國軍隊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就算全國藩王同時謀反,在軍事實力上,依然遠不是建文帝的對手。

一直到這裡,建文帝採用的削藩策略,其實都是最優方案。

但問題在於,他選的人,他身邊的人,還有他自己,在人選上,全都不對!

派去燕王后方的將領,軍事才能都太差,根本不是朱棣的對手。朱允炆身邊主要出謀劃策的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都是有名的大儒,讀書做學問可以。但在政治和軍事上,實在是弱的可以了。尤其是方孝孺,甚至還想重新實行春秋時代的井田制。

黃子澄畫像

至於朱允炆自己,夢想是做一個仁孝皇帝,太顧及自己的清譽。所以,就連大軍和燕王對峙的時候,還要派人告訴前線將領,千萬不要殺了朱棣!

正主都不願意殺人,手下將領就更想磨工不出力了。

甚至於,等到朱棣帶著一支孤軍,打到南京城下的時候。朱允炆手裡可調動的,至少超過十萬大軍。而朱棣帶來的,只有不到五萬人。朱允炆都不用正面殲滅朱棣,只要據守拖時間,等到各地勤王軍隊趕來,靠人也能堆死朱棣。

奈何,守城的李景隆,直接開城獻降了,幾乎可以說是不戰而降。

我投降!我投降!

客觀來說,朱允炆的削藩失敗,其實不是政策或者大方向上的問題,而是一個用人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因為他身邊的那些豬隊友,才一步一步把朱棣推上了皇帝寶座。再加上朱允炆實行削藩政策,也實在是太過心急,剛剛上位,龍椅還沒坐穩,便直接開始實行削藩。

如此削藩,焉能不敗?!


深藍妖火


推恩令解決不了明朝那會兒的藩王問題。

第一,朱棣當時是九大攘夷塞王之首。他三個哥哥,朱標,朱樉,朱棡都死在爹前頭了。朱棣在諸皇子中是最大的,也是最有權威的。首先,朱棣是剩餘皇子中不多的參與過朱元璋起義的兒子。其次,朱棣鎮守燕雲,那是大明朝最多邊境戰爭的地方。從軍事上來講,朝廷不可能不需要這樣一位有震懾力,有威望的親王元帥。

第二,朱棣在燕雲只負責鎮守,不負責行政。有封地但是不屬於封國。可以升帳卻不能開府。所以這個封地對他來說沒有意義。相對於當地行政長官,說到底他還是一個客人。而且他自己沒有軍隊。打仗的時候他只能通過地方調兵他統兵,他下轄三個王府衛隊三萬人也是朝廷派遣的,他自己也是隻能統兵不能調兵。所以反過來看,朝廷根本無恩可推。總不能說我推給你的恩就是讓你兒子繼續鎮守燕雲幫朝廷打仗吧?

第三,推恩令是縱橫家的策略,屬於術而不屬於道。當時輔佐建文帝的方孝孺,齊泰都是儒家代表,所主張的都是行王道啥啥的。對於縱橫家的這種陽謀詭計根本就看不上。去翻翻史料,他們的昏招一個接一個。

說到底,靖難之役是書生誤國的最典型代表。坐而論道,誇誇其談,去跟一個屍山血海裡滾出來的親王對抗。而且,他們削藩居然從最弱的開始,給了朱棣,朱權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策劃時間。一下子把朱元璋的所有兒子都得罪了,所謂疏不間親,老朱家的事由得一群外人摻和,朱允炆又是個晚輩,懦弱無能。既不會打仗,又不會治國。方孝孺甚至鼓搗朱允炆恢復井田制,這不正給了人家靖難的口實?


永樂大帝Judy


明惠帝朱允炆自小也是熟讀經史,如果推恩令真的能 直接套用在明朝削藩一事上,他怎麼可能不去效仿?雖然在某些事務的處理之上,明惠帝的確顯得不成熟,但他畢竟不是傻子。因此,並不是明惠帝不想用推恩令,而是明朝的藩王制度與漢朝差別太大,推恩令無法實施。

漢朝時期的推恩令,指在諸侯王去世後,其所有子嗣均可分得其封地的一部分,成為列侯,而列侯則歸郡的管轄。如此一來,諸侯王的封地便會越來越細碎,對中央的威脅也就越來越小,等到時機成熟,中央便可直接下令廢除分封,而力量已經分化的列侯和殘餘諸侯王根本無力抵抗,如此則兵不血刃地廢除了分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

然而,明朝的藩王制度與此大不相同,明朝的藩王只有領兵之權,而無封地,更無治理政務之權。朱元璋分封藩王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軍事力量,以藩王與皇帝之間的血緣紐帶來維繫統治。藩王的部隊,也稱之為護衛,藩王護衛數量不一,根據記載,每個藩王可以擁有三支護衛,每支護衛的數量在三千到九千不等:

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

而北方邊境的藩王則護衛數量更多。雖然藩王掌握著數量龐大的軍隊,但其並沒有根據地,即使其王府,也受到所在地政府的管轄。如燕王朱棣的王府在北平,但在起兵之前他必須解決北平地區負責軍務和政務的朝廷官員。

根據前文所言,推恩令實施的前提便是藩王掌握土地,進而才能將土地層層細分;而明朝的藩王根本不掌握土地,只具有軍隊,如何能夠實施推恩令?實際上,明朝的藩王與漢朝的諸侯王相比,實力是更弱的。漢朝的諸侯王在鼎盛時期,佔據了整個漢朝統治區域的一半,同時具備各自封地的稅收,行政,軍事權力,其能夠動員的力量,調配的資源遠超過明朝的藩王。

因而,明朝要削藩,比漢朝容易的多。可續朱允炆的經驗不足,身邊的心腹大臣空有報國忠君之心,卻無定國安邦之能,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最終丟掉了江山。


庭州行者



因為明朝根本沒有推恩令實施的土壤!

推恩令的關鍵是西漢的諸侯王擁有封地,本來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傳遞的話,封國的地盤是不會少的,除非中央朝廷要削這個封國,或者說這個諸侯王一脈絕嗣。

但推恩令出來以後,假設之前你有三個兒子,只能傳嫡長子一個兒子,所以封國自然完整傳遞下去。但推恩令出來以後,你可以將你的封國地盤分給三個兒子,這樣傳遞下來,封國自然是越來越小,到最後對中央朝廷根本造不成威脅。

這招可以說很符合西漢的國情。

我們再來看看明朝藩王的特點:“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也就是說明朝雖然也分封藩王,但是藩王沒有tm的封地啊,那麼要推恩令幹什麼?有什麼用?推恩令最大的作用是使諸侯王地盤越來越小,沒有遼闊土地為基礎,自然對抗不了中央朝廷。明朝藩王沒有封國,沒有自己的地盤,如果用推恩令,那麼怎麼推呢?

明朝藩王最大的特點在於擁有兵權,擁有三護衛,少則幾千人多則兩三萬。其中九大塞王實力最為強大,很明顯針對剝奪兵權這種事情,使用推恩令根本不現實。

所以說推恩令可以解決藩王問題這個觀點根本不成立,簡直是胡言亂語。雖說建文帝能力的確不咋滴,但是也不能胡說八道,不能拿不符合明朝情況的推恩令硬說符合,然後以此否定建文帝的。


宋安之


都別搶,我來答。

關於這個建文削藩的事情,向來爭論還是比較大,推恩令是漢代比較成功的一個削藩政策,在明朝時建文帝準備削藩的時候,也有大臣向建文帝提出過利用推恩令這個經驗來進行削藩。當時這群大明朝臣們還進行一番爭論。

  • 廢藩還是削藩

當時的建文朝廷上實際有兩種種針對削藩的不同聲音,以黃子澄、齊泰為首的帝師們堅持廢藩:

比即位,命子澄兼翰林學士,與齊泰同參國政。謂曰:“先生憶昔東角門之言乎?”子澄頓首曰:“不敢忘。”退而與泰謀,泰欲先圖燕。子澄曰:“不然,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謀定,明日入白帝——《明史》

第二種聲音就是以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和戶部侍郎卓敬為首的以“推恩”的方式進行削藩:

“高皇帝分封諸王,此之古制。既皆過當,諸王又率多驕逸不法,違犯朝制。不削,朝廷綱紀不立;削之,則傷親親之恩。賈誼曰:‘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明史》

我們先不談建文帝支持那一種,先來談談“廢藩”和“削藩”的不同點。實際上明朝的藩王和漢代的藩王是有區別的,簡單來說漢代的藩王有封國之實,如賈誼在《治安策》中說:高皇帝以明聖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諸公,多者百餘城,少者乃三四十縣。

正因為漢代的藩王有自己的土地、軍隊以及高度獨立的權力,所以漢代的藩王有多削的實體。但是明代的藩王不同,簡單來說明代的削藩只有封國之名,卻沒有封國之實,很多藩王僅僅只是具有一個名頭,但是沒有統治封地的權力。

除了個別藩王,如沐英、朱棣和寧王朱權因為承擔著駐防邊境的需要,所以手底下掌握有兵權以外,其它的藩王實際上都沒有什麼實力,換句話說叫“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也就是說分封的王侯不給他土地,雖然有爵位但是不能管理百姓,有俸祿但是不用管理事務。所以這就是和漢代藩王的不同,漢代削藩主要削的就是藩王們的土地,讓他們的子孫都參與到瓜分土地中來,最後越分越小,諸侯們的勢力自然就會嚴重下降。

但是明朝的藩王們並沒有土地,也沒有管理地方的權力,所以削的其實主要還是他們的地位。明朝的藩王們地位很高,尤其是在明初的時候,由於國家才剛剛步入正軌,很多制度還沒有完善。拿明仁宗朱高熾的弟弟朱高煦來說,這是一位在造反路上蹦躂的很厲害的王侯。

當年跟著朱棣打天下,按理來說應該掌握著很大的兵權,但是偏偏沒有。那麼他的兵源從哪裡來呢?就是王府護衛和私募軍隊,當時朱高煦密謀造反的時候,給自己增添了很多超過規格的護衛士兵,而且還私下悄悄的招募軍隊,由此可見這些藩王本身是無法直接掌控朝廷軍隊的,都得自己去招人。

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私選各衛健士,又募兵三千人,不隸籍兵部,縱使劫掠——《明史·朱高煦傳》

而當時建文帝面臨的形勢時整個明朝才建國幾十年,很多藩王手裡還掌握著兵權,譬如朱棣,以及“帶甲八萬”的朱權,對於朝廷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由於這些藩王都沒有土地,所以削藩怎麼削?沒辦法削。

按照高巍他們的思路“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把這些藩王都調離他們的大本營,但是這並不妥善,到了新的地方他依然有辦法培養自己的勢力,只要他手中有權力,只要他還是王爺,手中有錢,他總是有辦法的。

只不過說這種方法相對溫和一些,所以當時建文帝採取的壓根不是削藩,而是廢藩,就是直接把你藩王的爵位和權力一起剝奪了,沒有了爵位和權力,這些藩王自然再也沒有能力翻起什麼風浪了。

所以像建文帝最初處理的那五位藩王,都是直接廢為庶人,要麼就是軟禁,要麼就是流放。應該說這是由於當時建文帝面臨的形勢不同,所以採取的方式也不同,因為這些藩王都沒有土地,只有手中的權力,所以只能選擇剝奪他們的權力,廢除他們的爵位,這樣才能一勞永逸。

因此當時建文帝針對朱棣拿出的方案就是先奪權,再廢藩。

於是命都督宋忠調緣邊官軍屯開平,選燕府護衛精壯隸忠麾下,召護衛胡騎指揮關童等入京,以弱燕。復調北平永清左、右衛官軍分駐彰德、順德,都督徐凱練兵臨清,耿瓛練兵山海關,以控制北平——《明史》

最初事情進展的非常順利,當時建文帝命令北平都指揮使謝貴和張信秘密逮捕朱棣,但是因為張信的背叛,導致這一計謀被朱棣知曉,最終功虧一簣,導致靖難之役的爆發。可以說如果不是這個環節出現問題的話,朱棣早就被廢藩咔擦了。

所以這就是影響歷史進展的細節啊,就是因為這個人的背叛,最終改寫了明朝的歷史。

親,如果對這篇文章滿意的話,點贊關注以便查閱資料所需喲~


圍爐談史


推恩令未必能解決藩王的問題,還會自毀長城為北元南下做“貢獻”。更何況建文帝名儒實法是一名刻薄寡恩的皇帝,明太祖的封建制度,使他有絕對的優勢削藩,故而他對推恩令採而不納。

第一、以德取勝有外患,一勞永逸為“上策”。

建文帝繼位後,與眾臣商量削藩,多數人的意見,是簡單粗暴的削藩,“返聘”的前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和御史韓鬱則建議:不要用西漢晁錯的削奪之謀——削藩,採用西漢賈誼、主父偃的高見——推恩之策。不僅如此,他們兩個想出了更高明的加恩(明史原文為加恩)之策——北方諸王的子弟封到南方,南方諸王的封到北方。如此,加恩就是削藩,這是不削而削的妙招。

獨巍與御史韓鬱……曰:“賈誼曰:‘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

對於這個妙招建文帝非常滿意,點頭稱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建文帝對此妙策是採而不納,贊而不用。小姐姐講史認為,建文帝可能考慮有外患的問題。當時,元朝初滅,北元虎視眈眈,有南下反攻之心。九大塞王削弱之後,會造成邊疆隱患。建文帝的高見是,讓塞王叔叔們保衛邊疆,先從鄰王(不是邊塞的王爺們)叔叔們下手。如此一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而且還要穩、準、快、狠,不給他們一喘息或準備,試圖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第二、建文帝這麼做,是有這方面的信心、準備和實力的!

從洪武31年七月到建文元年6月,這不到一年的時間,建文帝將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岷王等五位王叔全部廢為庶人,逼的湘王自焚。他這不是削藩,而是滅藩,削是削弱,滅是滅絕。建文帝剛一繼位,之所以就在削藩上效率這麼高,效果這麼好是因為他有這方面的信心和實力的,得益於朱元璋在分封制度上的大手筆。

塞王雖然兵強馬壯,但外有北元反攻之心,內有地方和朝廷的監視以及制衡。制衡方面,主要是塞王兵馬歸屬於兵部,錢糧由朝廷所出。建文帝在處置關內五王時,也是做足了功課。建文帝還是皇太孫的時候,就像他的爺爺明太祖朱元璋表露削藩之意。給他皇爺爺出難題,他直接向朱元璋提問,蒙古找事兒有皇叔,皇叔搞事為之奈何?朱元璋知道建文帝擔心皇叔們對他不服,但又不想讓兒孫相殘,就把球踢過來,反問你怎麼看?朱允炆只好表示先禮後懲,實在不行再發兵。


惠帝為皇太孫時……謂子澄曰:“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對曰:“諸王護衛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明史.列傳第廿九》

而對他的老師黃子澄,這名皇太孫提出憂慮,黃子澄對諸王比較藐視,對朝廷很有信心,同時也有削藩之心。

對朱棣也許是打草驚蛇,但更多的是殺雞儆猴。諸王不是反抗而是等死,他們知道反抗就是找死,而且會早死。就是朱棣起兵靖難,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成功有很大的運氣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建文帝雖然太狠,雷厲風行,但因為輕敵還有李景隆大坑才導致的大敗。至於歷史上記載的“毋使朕負殺叔父名”,從邏輯上說不過去,湘王都自焚了,也沒擋住建文帝削藩的腳步。


平保兒……建文中從軍與王師戰於白溝河,保兒槍幾及上,馬忽蹶,乃免。

上面這段話是跟王陽明、唐伯虎同時代王鏊記載的。王鏊曾是侍講學士、日講官(跟皇帝講歷史的官員),後任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是個好官。王陽陽、唐伯虎是他的鐵粉,王陽明說他是“完人”、唐伯虎說他是“”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他這段話說,要不是平保兒的突然人仰馬翻,朱棣靖難之役就成為了遇難之役。事後,平保兒還後悔。

平保兒是誰?平保兒叫平安,其父親是平定,乾爹更厲害是朱元璋。平保兒的部將火耳灰差點要了朱棣的老命。

燕王乃身自迎戰,安部將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馬忽蹶,被擒。——《明史·卷一百四十四》

明史給的答案,跟王鏊的講述不同,但也說明建文帝實力強,也夠狠,並非是婦人之仁的君主。建文帝不採用推恩令就是他“恃強凌弱”,採取“先易後難”的滅藩,從而“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他還是太自信、太心急、太心狠了,如果實行推恩令,一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家親的其樂融融景象。


小姐姐講史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崩逝。作為承祚者,年輕的朱允炆上位,即建文帝。而在爺爺朱元璋為他留下的政治遺產之中,唯一能夠對中央集權、皇權有所威脅的此時也便只有各地分封的藩王。因此,如何解決各地藩王,也便成為了他上任伊始的首要問題。

但在削藩的策略之上,朱允炆的執政團隊出現了明顯的政治分歧。黃子澄、齊泰主張直接進行削藩,而戶部侍郎卓敬等則提出因循舊制,效法漢朝推恩令故事。

’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明史》

也就是說,朱允炆對於推恩令一策並非不知,也知悉漢武帝正是憑藉此策略,鞏固了中央集權。那麼為何建文帝卻又不採納推恩令呢?

事實上,任何政策的實施都要與當時當世的社會背景相結合,而明朝與漢朝的藩王在經過千年的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之後,就地位、實力而言早已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漢朝的藩王,不僅有屬於自己的藩屬地,更兼之擁有屬地的軍權、治理權、賦稅權,一如國中之國;反觀明朝的藩王則只是“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錫土”,也就是說隨著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的完善發展,明朝的藩王擁有的只是爵位、食祿,以及數量較少的王府護衛,比之漢朝的藩王實力已經十分弱小,中央政權對於各個藩王是有著壓倒性的優勢的。

如此一來,在大明王朝實施推恩令,意圖"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多此一舉了。不是推恩令不好,而是削藩更好,一勞永逸更好。

另外,建文帝所採取的削藩策略,其實是正確的,是對症明朝藩王問題的。只不過,在實行的過程之中,存在著意見不統一,以及缺少政治鬥爭經驗的問題。

齊泰、黃子澄在具體實施方針之上出現了意見分歧。就當時朱元璋為防禦元朝勢力而構建的九王塞邊體系之中,秦王朱樉 、晉王朱棡都已經去世,燕王朱棣無疑成為當時地方藩王之中最強的一個。

齊泰主張“先圖燕”,但黃子澄則提出先易後難“不然,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

當然,即便此時這種意見上的不一,實則也並未構成太大的方向性錯誤。建文帝最終也採納了黃子澄的意見,將周王、齊王、湘王、岷王、代王盡皆削爵幽禁,而燕王朱棣彼時也並未做好充足的造反準備,其子朱高熾、朱高煦也曾為質,朱棣亦是曾唯唯諾諾、躊躇未定。

此時真正致命的恰恰就是建文帝、建文帝集團的缺乏政治鬥爭經驗,放虎歸山,婦人之仁。這也終於為靖難之役的發生營造了更利於朱棣的條件,愚蠢的他在下詔削爵朱棣的同時,甚至對於處於北平之側手握大權的寧王朱權,也不知“拉一方打一方”有叱責命其進京的詔令,再加之以用人選將之上的對李景隆的委以重任、對徐增壽的不察,這些綜合因素之下,終於造就了朱棣靖難之役——史上唯一的一個藩王造反的成功案例。


清風明月客


其實,是有人向朱允炆提出推恩令的。當時,高巍就主張:“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這樣看,朱允炆手下還是有明白之人。

推恩令是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元朔二年),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將自己封地分給子弟,由皇帝制定封號。使諸侯王多分封子弟為侯,使王國封地被分割,以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國勢力,推恩令是削弱了王國的土地權。

可是,明朝的藩王並沒有擁有土地權,只擁有統兵權,難道把藩王得軍隊分散?這樣一來,還是會造成藩王的快速造反。所以,推恩令並不適合此時明朝,但是高巍的主張還是有可取之處,就是削蕃應緩不宜急。

可是,朱允炆是個欲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太急於求成。所以,在皇帝的權威還沒確立之時,朱元璋的不得更改祖訓還在耳邊,就大刀闊斧地進行“維新之政”,這樣既落下了口實,又失去了很多的支持者。

朱允炆太急了,一心想快速解決藩王問題,以至於他不管其他人的建議。而且,朱允炆不善用人,信任齊泰和黃子澄等人,而不信高巍。而齊泰和黃子澄終究是一介書生,沒有實戰經驗,一而再錯誤的削蕃政策和應敵之策,使朝廷軍節節敗退,最終失去了戰場主動權,丟了江山。


【end】


十點烏托邦


我記得好像是因為朱元璋死後,要求各潘王不要南下奔喪,但是朱棣卻違反禁令南下,最後有一位大臣聰明拿出朱元璋的詔書逼走了朱棣,事情雖然解決了,但是這件事情應該給予建文帝極大的心裡震動,發動腦子想一想,朱元璋剛死朱棣就敢違背聖旨,可想而知建文帝有多麼弱勢,幸好當時只有朱棣一人,如果要是其他潘王一起違背聖旨進京的話,建文帝能不能上臺都是個問題,我想也正是因為如此建文帝才在軟削和硬削中選擇硬削,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明朝的幾大潘王都駐守在邊疆地區,兵強馬壯,不像明朝中央地區身處內地,風平浪靜,軍隊腐化速度極快,這一點和西漢是不一樣的,西漢中央政府所控制的地區經常遭受到匈奴的進攻,軍隊有磨鍊,戰鬥力也不會下滑太快,而西漢的幾個較強潘王卻在內地沿海地區,基本沒什麼戰鬥,幾代人之後軍隊的戰鬥力就會嚴重下滑,簡單來說,明朝和西漢的情況不一樣,明朝南京政府在內地,潘王守邊,幾代人之後中央軍隊的戰鬥力就會大幅下滑,守邊軍隊卻不會,如果軟削,不僅可能削不掉,幾代人之後,中央政府的軍事實力弱於潘王以後,就更不可能削掉了,還不如呈現在仍然有軍事優勢直接硬削


雨詡930


漢武帝時,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堪稱削藩千古奇謀,和平解決藩王尾掉不大的問題,建文帝為什麼棄之不用?

“推恩令”,顧名思義,就是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皇帝廣施德惠,諸侯王原來只有一位嫡長子繼承人改為所有子弟都可以繼承,比如以前的各諸侯的封國只由其長子繼承,現在成為由諸侯王的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這種制度傳遞兩三代以後,再大的封國也會越來越小,最終變成郡縣制,納入國家統治範圍。

公元前127,朝臣主父偃上書漢武帝,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這一建議是漢武帝的及時雨,因此立即為武帝所採納。推恩令十分有效,避免了景帝時削藩引起的“七國之亂”,在這之後,完美解決了諸侯國尾大不掉的問題。

這麼有效的和平削藩政策,為什麼建文帝棄之不用呢?難道是不知道?

這不可能吧,即使建文帝不清楚歷史典故,他身邊的親信大儒如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肯定會提出這種削藩策略啊。可當時情況是建文帝朱允炆在即位不到一年,他爺爺朱元璋屍骨未寒,就把屠刀伸向了他的五個叔叔。周王朱橚是第一個倒臺的,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相繼被廢,其中還鬧出了人命。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建文帝沒有推行“推恩令”呢?

首先,沒必要。

朱元璋在分封自己的20多個兒子為藩王時,就考慮到了藩鎮割據的情況,極大地限制了藩王的權力。如規定藩王的衛士數量,不得干預當地行政、財政,僅僅在打戰時,擁有軍隊的指揮權,抵禦蒙古入侵。相當於藩王就是給皇帝打工的,沒經濟收入,就形不成大規模私人武裝。當時削藩,建文帝一年輕輕鬆鬆就削平了五個叔叔,證明了各藩王都是紙老虎,真沒必要繞彎子來“推恩令”。各藩王當時情況,根本不是朝廷的對手。

其次,沒經驗。

建文帝和他的團隊—文官集團有學問,可治理朝政,處理各項事務還缺乏鍛鍊,沒正確選擇削藩策略,只是盲目地要削藩,統一朝廷法令。

建文帝當皇帝時才20出頭,一直深宮裡長大,學習儒家文化,沒經歷過大是大非,他的團隊,一群書生,寫文章,做學問在行,可也沒多少治國理政的經驗,只會紙上談兵。就這樣,他們在削藩上,先犯了理想主義,選錯政策,又遵循“先易後難”方針,給了燕王朱棣充足的準備時間,導致了國破人亡。

最後,沒時間。

腐朽的元朝統治了一百多年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朱元璋稱帝30年,一直忙於追擊北元政權,同時也實行了不少弊政。建文帝急於推行自己的仁政,靠推恩令來削藩,得好多年才見成效,他等不及。所以才登基不到一年就著手削藩了。

千古奇謀“推恩令”—削藩的制勝法寶,被束之高閣,可憐建文帝在北京城破時,神秘失蹤,還沒來得推廣他的文治,悲夫哀哉!

假設建文帝削藩成功,又是不同的繁榮昌盛的大明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