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文爲什麼不用漢武帝頒布的「推恩令」來瓦解各地藩王呢?

蘇楓櫻


《推恩令》的作用是將原本大的諸侯國再分封為小諸侯國,劉邦的長子劉肥被分封為齊王,統轄七十三城,是西漢最大的諸侯國。若是按照只有一個國王的政策,等到劉邦、呂雉死後,劉肥的子孫就擁有趁中央空虛奪取皇位的實力。

但是劉肥有九個兒子,待他死後,長子劉襄繼承齊王,但是齊國也被裂土分封給他八個兄弟,這樣下來西漢最大的諸侯國就成了一個個小國,無法集中力量對抗漢朝中央,這就是《推恩令》之前的例子。但是這種政策的問題在於需要時間,只有熬死一代代國王才能夠實現。

明朝的分封形式不一樣,明朝的分封最主要的還是用藩王代替了開國諸將統領兵權,對地方行政卻沒有什麼統治權,於朱允文初期時隨意就能罷免藩王,實能看出明朝諸藩王的實權有限。西漢的諸侯王於國中的財政不入中央,能夠自行設立大臣,組建軍隊,幾乎就回到了戰國時期的形勢。若非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中央與諸侯的戰爭恐怕難以在數十年內收場。

朱允文真的有效削藩也用不著推恩令,他的失敗在於做的太過出格,直接把藩王逼死,弄得諸侯王人人自危,以致在短時間激起燕王朱棣起兵。

其實以朱允文的年齡,只要他慢慢實施,逐一罷免藩王實權,絕不會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正因為明朝藩王實權不重,朱允文才有恃無恐,認為對方不敢起兵。

朱元璋搞分封的目的是讓藩王統領邊境兵權,對外可以防禦外敵,又不將兵權交給外姓將領手中。中央政府若是有權臣欺壓幼主,藩王就能做到起兵清君側的作用。

朱元璋的考慮是經歷過兵權曾交由他人手中而感到不安,後來又出現胡惟庸案,對權臣有所保留,才搞了這麼一齣戲。但文化水平有限的朱元璋沒考慮讓那些擁有次要繼承權的王子得到兵權後果更為嚴重,他一心考慮將大明江山掌握在朱家人手中,故才偏執的進行分封制。而他所選的朱允文確實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年輕而不顧後果,自視中央實力雄厚,不把藩王放在眼裡,不想被燕王朱棣打的一敗再敗,這也是最後的關鍵,倘若朱允文和劉啟一樣打贏了戰爭,誰會在乎他們的削藩政策對不對?


蘇沉船


明朝的藩王本身並不對中央構成威脅,關鍵在於朱元璋給了他們守邊拱衛的職責,導致了他們擁有強大的兵權,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朱允炆對藩王坐大的擔憂由來已久,可謂日夜憂嘆,如鯁在喉。早在朱元璋還在世的時候,朱允炆就已經發現了藩王擁有兵權會影響到中央的這個問題。所以他並不是在一種平和心態的狀態下處理藩王問題的。換句話說,朱元璋一閉眼,那個所謂“穩定結構”就已經不存在了。

此刻其實在藩王問題上,比的是速度。朱允炆需要的是快刀斬亂麻。即便和自己的叔叔見了刀兵,從實際來講,勝利理論上也是屬於朱允炆的。

”推恩令”其實也不像表面上是緩圖策略那麼簡單。沒有武力對決為前提的任何形式的撤藩都是扯淡。


在漢朝是在經歷過漢景帝”七國之亂”後,已經對諸侯王實施過“外科手術”之後,到了武帝時期,在諸侯王

”絕對服軟”的狀態下,實行的將大的諸侯國再分封為小諸侯國的策略。即便諸侯們明白漢武帝是什麼意思,也只得乖乖接受,因為漢景帝時期的事情歷歷在目。而且對於諸侯王而言,肉爛在鍋裡,那也只能這樣了。畢竟誰也沒膽量,更沒實力對抗漢武帝。

朱元璋剪除了丞相,剪除了武將勢力以後,已經完全陷入思維定勢。


那就是隻要不落入異姓手裡,自己兒子給自己孫子守邊疆,那是最穩妥的。這比起當年劉邦”斬白馬盟誓”,還要更激進一些。

當朱允炆把問題拋給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終於愣住了。因為他從來沒有想到過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他把問題又拋還給朱允炆。朱允炆冷冷地丟下一句話,先加以教化(先禮後兵),如果叔叔們不聽話,那就不要怪自己了,撤爵削地。果然是朱元璋的孫子。朱元璋放心了。

但問題是朱允炆其實並沒有像他在朱元璋面前表現得那樣合格。他顯然沒有繼承朱元璋“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的基因。這也是書生最大的弱點,心不夠狠!


事實上,朱允炆削蕃的順序是從弱到強,目的也是為了逼反那些強大的叔叔們,從而有正當理由解決他們的問題。到這一步可以說他都做對了,但臨門一腳,他心軟了。

所以朱棣雖有野心,但仍然不敢輕易下定決心造反,而是裝瘋賣傻。而且即便在朱棣的”靖難之役”中,朱棣遇到險境要比朱允炆要多得多。不是朱允炆婦人之仁,“勿使朕背殺叔之名!”朱棣早就死在所謂的“靖難之役”之中了,據史可推的就至少三回以上。所以朱棣的成功也可謂千年不遇。


因而即便武力撤藩,本來也不應該是什麼問題。君可見,康熙的三藩之亂,打了十幾年,半數國土淪陷,結果又如何?以一隅抗拒中央,結果只有一個敗字!


炒米視角


簡單講一下,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時,中央實力已經可以碾壓眾諸侯國(歸功於文景兩代的努力,特別是漢朝中央擊敗了諸侯王叛亂),且諸侯王不能直接控制軍隊;其次諸侯國已傳兩三代,這些諸侯王大多是花花公子型,吃喝玩樂都是好手,治國打仗就不行了,像淮南王劉安等都是明顯例子(劉安曾組織門客編寫《淮南子》,文學造詣非常高,不屬於吃喝玩樂型,但他治國卻不行)。如此形式,漢武帝一張詔書發下,眾諸侯也只能俯首聽命。

接下看一下朱允文的情況,大明看著一幫能征善戰的武將立國,但朱元璋採取各種手段把兵權給了自己的皇子。眾皇子中不乏能征善戰之輩,他們又握著一定軍權,明朝中央收拾他們就有很大難度,再加上朱元璋給朱允文留下的朝廷缺乏名將。再者諸侯王大多處於第一代,甚至有比朱允文小的叔叔。如此條件也夠不成推恩令實施的條件。朱允文削藩行動一開,朱棣就跳了出來。加上朱允文戰略部署失誤,最終朱棣成功上位。


夜讀歷史


以朱允炆繼位的形勢來看,推恩令根本用不著,直接用晁錯的削藩政策就可以了。當時齊泰就建議朱允炆先對燕王下手,但是朱允炆非得聽黃子澄的削了一些身處內地手中沒什麼權利的藩王。任何人都看到的出來威脅最大的藩王肯定是手握兵權、精通謀略的塞王啊,例如燕王身經百戰、寧王手握重兵等等,削藩肯定要先幹掉他們幾個,然後在慢慢收拾那些身處中國腹地的藩王。可是他偏偏只捏軟柿子,導致燕王有足夠的時間安排後手。

從削藩以及後期的靖難過程來看,朱允炆基本沒什麼大局觀念,沒什麼戰略意識,就像是一個紙上談兵的書生。所以就算是推恩令,估計朱允炆都用不好。


巖上無心雲相逐


不談漢明兩朝歷史情況的不同,僅就朱允炆個人來說,他等不及……

推恩令的內容是,允許藩王的子嗣各自繼承封國的一部分,這樣就把一塊大的諸侯國分裂為若干小的諸侯國,從而削弱了諸侯的力量。

所以推恩令想要見效,至少要等一兩代人的時間——老王爺還沒死,怎麼繼承封國?

而朱允炆至少在削藩這件事上,表現得沒什麼耐性,即位後就急著對各位藩王動手,而且連續處理多人。我估計就算有人建議他推恩,他也未必耐得住性子。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朱允炆不用推恩令,建文時中央政府的實力還是遠大於地方藩王的——不然四爺早就反了。至於為什麼優勢局還能被人逆風翻盤,那就得問朱允炆自己了……


北門猿


因為不需要啊,如果朱允文把他的叔叔們都是降爵削番、削職為民,或者讓他們做個大地主,軟禁在封國內,斷沒有誰敢造反的,只是朱允文太毒了,要不全家被殺,要不流放苦寒之地,朱棣想抗爭一下也很正常吧?

明朝的藩王不是像漢朝那樣強大,他們一沒有封國,二不管民,三沒有地方財政大權,四不管地方的文官武將,最主要的是, 他們沒有兵權,只有自己的衛隊,幾千人至萬人不等,周圍武將並不聽調遣,互相制約的。

這樣諸侯王,拿什麼抗衡皇權?

所以朱允文敢大肆削番,諸侯王們嚇得一個個自殺,要不被流放,基本都是束手就擒,朱棣也把三個兒子送到南京做人質,這是有實力的諸侯王做的事?你讓漢武帝做一個試試?康熙一說削番,吳三桂就反了,明朝諸王一聽削番就束手就擒。

如果朱允文仁慈一點,只削奪爵位和軍隊,讓他們做個大地主,我想沒有誰會去造反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


誰都不傻,藩王都知道“推恩令”是怎麼回事。


其實建文帝削藩不那麼厲害的話,燕王未必願意反。建文帝一個月內連續廢掉三個藩王,還導致一個藩王自殺,廢黜周王用的理由竟然是以一個十歲孩子言辭為藉口。廢掉的藩王直接變成庶民甚至囚犯,弄得各地藩王人人自危。


燕王變成永樂帝之後,一樣在削藩,但是手段就和緩多了,只要藩王交出兵權,同時不插手地方治權,安享榮華富貴是一點問題沒有,這樣絕大多數藩王都沒有意見。削藩也順利進行下去了。


象眼觀天下


朱允文不推行推恩令,實際很簡單,孫子剛剛接了爺爺的班,又沒有幫手,也沒有實力,如何跟叔叔們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