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建文帝實行推恩令會不會削藩成功?

152125607


建文帝根本就不需要削番,是他自己作死。

朱元璋分封的諸侯王,有實力造反嗎?

周王朱橚是第一個倒臺的,接著另外四個王子也垮了下來: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一年之內在五個舉足輕重的藩封被廢之後,

周王、代王、齊王、岷王束手就擒,被貶為庶民,並流放或軟禁南京,湘王聽說要他到南京,甚至直接嚇得自殺了。

劉邦、漢文帝、漢景帝敢這樣削番嗎?唐朝皇帝敢這樣削番嗎?肯定是不敢的。

只有康熙敢,結果呢?吳三桂馬上教他做人了。

建文帝這樣削番,諸侯王們都束手就擒,甚至嚇得自殺,這樣的諸侯王能威脅皇權嗎?顯然是不能的,

建文帝根本就不需要削番的,只是剛做皇帝,受到幾個腐儒的蠱惑,就拿他的叔叔們開刀了。

朱元璋分封的諸侯王,只有近衛親軍,幾千人到萬人不等,跟漢朝諸侯王不可同日而語的,沒有地方的軍隊、經濟、人口、土地等一切權力,

這樣的諸侯王,顯然是威脅不了皇帝的,朱元璋分封諸王,原因在於明朝的政治經濟重心在南方,而軍事中心在北方,如果給邊關武將權力,武將容易擁兵自重,不給權力,又無法抵禦外敵,於是用親王監督武將,所以也就不會給諸侯王太大的權力了。


中國通史視頻


推恩令是漢朝劉徹採納了主父偃提出的推建議,明朝建文帝如果實行漢朝的推恩令削藩會不會成功,這兩個朝代是有很大本質區別的。

首先來說一下漢朝的藩王,漢朝的藩王權力非常大,他們擁有自己的軍隊,手下的大小官員自己可以隨便認命,自己可以隨便收稅,財政中央無權干涉。自己的封地就是歸自已私人所有。

漢朝這些藩王在他們自己的封地裡就是一個獨立的小朝廷,他們和朝廷的想法是一樣的,為了集中權力這些藩王們只允許長子可以繼承這些權力!其他次子們就沒有這個權力了。

劉徹的推恩令是允許他們所有的孩子們都有權分一塊父輩的封地,這樣一來得到了所有藩王其他子女們的擁護,表面上這些藩王封地還是那麼大,實際上他們的權力隨著子孫們越來越多,權力也就越來越小了。

我們再來說一說明朝建文帝削藩為什麼不用推恩令這一招!

明朝朱元璋就怕這些藩王們將來尾大割不掉,在給孩子們分封的時候有明文規定,藩王們到了封地無權干擾地方官員的一切政務,這此分封的土地不是他們的私人財產歸朝廷所有,連他們身邊有多少衛兵都有規定,看家護院的家丁多少都有規定,那些擁有重兵守在邊關的藩王們只能在發生戰事時,才能有權指揮這兵馬。

這些藩王的子女們,只要生孩子把戶口上報朝廷,無論生多少子女全有國家給工資,說白了就是:好吃、好喝、等死,鳳陽晉王生了九十四個兒子和女兒,孫輩就有一百六十三人。

如果建文帝實行推恩令,試想一下,他又推給誰呢?本來這此藩王子女們都沒有自己的土地,都沒有自己的權力,這推恩令在他們身上也就無從推起!

建文帝削藩真正的失敗原因,是朱元璋把那些能徵貫戰的武將和治世能臣都殺了,自己二十剛出頭,沒有見過世面,用的都是一幫酸文人,他們紙上談兵可以,動真格的那裡能行。朱棣一發兵,朝廷無將可派,無人能用。所以失敗是必然的。


司馬小絹


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推恩令”推出的歷史背景以及取得成功的原因。

推恩令

話說楚漢戰爭時,劉邦為了建立抗楚統一戰線,許諾與功臣共天下。及至項羽覆滅,劉邦迫於形勢分封了八個異姓王,此時中央政府直轄不過15個郡,異姓王國掌握40餘個郡。劉邦心裡不爽呀,我是想當秦始皇,又不是周天子,於是舉起屠刀把除了長沙王吳芮以外的異姓王都收拾了。隨後劉邦大封劉氏宗親以鞏固江山,又和群臣約定“非劉氏王者天下共計之”,這就是有名的白馬之盟。

然而,在權利和皇位面前,同姓王並不比異姓王有多靠譜,自從漢惠帝一脈斷絕後,眾多劉姓諸侯王紛紛覬覦皇位,先有漢文帝時期的劉興居之亂,後有漢景帝的“七國之亂”,就連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在位期間都發生過類似淮南王叛亂的事件。這些此起彼伏的叛亂讓中央政府頭疼不已,朝廷有識之士都意識到“郡國制”導致了強枝弱乾的局面,唯有削藩才能使漢王朝長治久安。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無邪心。”——賈誼《治安策》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晁錯《削藩策》

從漢文帝時期的,將齊藩一分為三,再到景帝時期平定七國之亂,推恩梁國,將梁國分給自己侄子,這其中處處可見“推恩”的影子。但是由於文景帝時期採取“與民休息”,中央政府忙於民生,恢復經濟,形勢不允許將這種“推恩”制度化。到了漢武帝即位,此時諸侯國的勢力經過文景兩朝的削弱,已經大不如前了。但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並不滿足於此,在集中力量解決邊患之前他要徹底解決藩國問題。

“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主父偃《推恩令》

漢武帝當政時,首先藩王實力經過幾十年的打擊(其中七國之亂是轉折點,標誌著此時中央力量已經完全超過地方藩王力量),已經沒有資本起兵對抗中央政府,這是推恩令能夠推行下去的根本原因。其次,推恩令能分化藩王內部力量,看似推恩子弟,實則“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西漢早期諸侯王國等級森嚴,除了嫡長子可以繼承父輩的王位,庶出子弟不能繼承父輩的任何財產。就好比現在有個大公司,你老爹是創始人,現在他要把所有的財富都留給你大哥,你啥都沒有,這時候有個大佬倡導對待兒子不要厚此薄彼,要把你和你兄弟都納入你父親財產的繼承人之列,你會不會擁護大佬的決定。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故此大部分諸侯王庶出子弟對漢武帝是感恩戴德,這是推恩令能施行下去的群眾基礎。隨後漢武帝又出臺了“坐酎金”,將供奉酎金成色不夠的侯國予以奪爵,至此西漢藩國與郡縣無異。

建文帝繼位背景

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白髮人送黑髮人,將對朱標的愛全部轉移到朱允文身上,立其為皇太孫,此即為建文帝。對於這一安排,朱元璋剩下的兒子是極為不服的,尤其是皇四子朱棣,朱棣文韜武略,且早年跟隨藍玉出征北元,隨後又鎮守一方,頗有功績,且年齡在朱元璋剩下的兒子中最年長。按照”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繼承原則,皇位應該屬於他的。現在老爹偏心要傳位給自己侄子,他怎麼能忍下這口氣。但是無奈朱元璋太過強勢,所以朱元璋活著的時候,以燕王為首的藩王夾著尾巴做人,很低調。此外,經過“胡藍之獄”,功臣宿將被朱元璋殺戮殆盡,等到建文帝繼位的時候中央政府出現了武將斷層,唯一能拿出手的武將就是耿炳文。

“炳文系偏將才,非大帥才也,滹沱河一役,事事不出燕王所料,其才之劣,已可概見。然耿炳文敗回真定,燕軍攻城不下,三日即引還,意者其猶以炳文為宿將,未易攻取乎?”——蔡東藩

可見耿炳文雖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但是遠遠不能跟身經百戰的朱棣相比,堪稱建文朝的“廖化”。以燕王朱棣為首的藩王有法理上的繼承權,建文帝闇弱,中央政府軍事實力不足,這些都是無法在建文朝實行推恩令的根本原因,畢竟推恩令的後盾是強大的中央實力。而建文一朝,強枝弱幹,中央軍事實力弱於藩王,這就導致藩王完全有資本抵制推恩令。另一個方面,明藩國由於不具有領土,是不能將土地推恩下去的,此外,西漢到明已經歷經1500餘年,藩王們再傻也知道推恩令的危害,並且明朝物質財富豐富,再加上明初朱元璋優待宗室的政策,導致明初宗室子弟都很有錢有勢,他們也沒有推恩的需求。個人覺得主要還是中央政府實力不過硬,缺乏推恩令實行的政治土壤。


子不語自成蹊


漢武帝時,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想要和平解決藩王尾掉不大的問題。“推恩令”就是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這種制度傳遞兩三代以後,封國會越來越小,最終變成郡縣制,納入國家統治範圍。這麼有效的和平削藩政策,但建文帝卻因朱元璋在分封自己的20多個兒子為藩王時,已經考慮到了藩鎮割據的情況,極大地限制了藩王的權力,加之建文帝急於推行自己的仁政,推行推恩令得好多年才見成效,他等不及。因此這一千古奇謀“推恩令”被束之高閣,建文帝有學問,可治理朝政,處理各項事務還缺乏經驗,如果建文帝推行了推恩令,選擇了正確的削藩策略,應當會取得成功,給明代帶來新的氣象。



康橋微瀾


推恩令主要指的是什麼?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主要內容是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要求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用來傳給自己的幾個兒子,形成直屬於中央政權的侯國。

由此可以看出,即便建文帝實行了推恩令,只要他削藩了,失敗就已成了定局,原因如下: 1.推恩令的實行實際上作用不大。即便推恩令真正的實行,各諸侯王的封地被分成幾份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但由於是在原來的封地上被分成幾份,沒有被隔絕開來,所以一旦實施削藩,只要觸及到了諸侯們的核心利益,他們很快就可以集合起來連成一邊,共同來對抗朝廷,所以說實不實行推恩令實際上對削藩的效果作用不大。

2.建文帝方人才匱乏導致了削藩很難成功。實際上,雖說建文帝作為一國之君,但是放眼整個朝堂,真正堪當大任的可用人才寥寥無幾。首先,從文官方面來說,當初朱元璋留給建文帝的雖然都是一些諸如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之流的當世大儒,空有一身報國熱血,卻無法有大作為,從武將來說,那些能征善戰的開國將領基本上被朱元璋屠戮殆盡,所剩寥寥無幾,年輕一輩又還無法當起大任,因此,一直以來,建文帝在用人上都是處於極度匱乏尷尬境地。

3.建文帝的性格缺陷導致了這場削藩行動必將以失敗收場。建文帝這個人性情溫文爾雅,書生氣十足,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建文帝或許可以成為一名稱職的太平天子,但作為一名亂世之君,他這種性格恰恰是他的致命硬傷,他缺乏亂世該有的剛硬和果決,甚至在他叔叔朱棣起兵造反之後,他還對去鎮壓朱棣的將領千叮嚀萬囑咐的,讓這些將領千萬別讓他背上殺害叔叔的罪名,這無疑是給朱棣在戰爭中穿上了一件厚厚的防彈衣,使得朱棣多次在絕處死裡逃生,最終將建文帝推翻。

基於以上諸多原因,筆者才認為,不管建文帝推行推恩令與否,自從他開始削藩那天起,他的失敗就已成定局。


聊史論今


明諸侯王和漢朝不是一回事。

漢諸侯國幾乎是一個個獨立王國,諸侯王對自己的封國享有極大權利,可以調動全部資源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組建效忠自己的強大軍隊。所以漢武帝搞推恩令,允許諸侯王將領地分成小塊給庶子當侯爵,把政治版圖破碎化,變相縮小了諸侯王領地,使其沒有足夠資源對抗中央。

明初的問題不一樣,朱元璋早就規定諸侯封爵不臨土,不能管制地方民政,他們能夠對抗中央,憑藉的是“塞王”們統帥的軍隊。理論上說,這些都是國家軍隊,隨時可以調離,實際上因為這些王爺們往往統兵多年,在軍中建立相當威信,也拉攏了一批死黨,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好妄動。軍權本就是公器,只是被個人軍閥化了,如果能夠隨意今拆,那直接派個將軍接手,何必那麼麻煩再分別委任諸侯王子弟?

朱元璋早就規定了親王庶子封郡王,郡王子弟又封什麼,並不需要朝廷再來推什麼恩。




真正鱷魚不哭


比較困難。

第一,建文帝作為孫輩還沒有十分把握掌管天下大權,根基不穩,貿然削蕃定會引起激烈反應。

第二,雖然朱元璋在位時,將大把功臣清理乾淨,為將來孫子登基管理天下鋪路,然而自己這些個兒子也大多跟隨自己南征北戰,都不是省油的燈,孫子建文帝自然不是這些叔叔的對手。

第三,建文帝政治能力不足,難以掌管如此大帝國。雖說朱棣等很強,然建文帝作為皇帝,當時也是掌管天下兵權,在推恩令頒佈之前自然應該想好應對各種情況之對策。然還是給了朱棣可乘之機。顯示出了他的稚嫩。

雖然朱棣等位貌似不合法,然其卻為明朝為數不多的作為皇帝,遷都北京更是顯示了其高遠的戰略眼光,如此朱元璋泉下有知,應該也會些許安慰。


莫名山


歷史沒有如果,誰也不知道成不成功。朱棣前面三位哥哥在父皇前面相繼去世,做為事實上的皇長子本應是皇位繼承人最合適人選,然而朱元璋卻傳給了孫子沒傳給他,本就不服。朱元璋在時有所忌憚,侄子繼位,肯定會找各種藉口起兵爭皇位。


滄桑大叔的五味生活


明朝的情況與漢朝的情況已經大為不同了,推恩令不適合明朝,原因很簡單,明朝的有權勢藩王大多數是領兵在關隘,抵禦北方少數民族或南方土著政權的,他們不同於漢朝的藩王,他們的兵權是與生俱來的,他們在身為藩王的同時,還身兼軍事上的指揮權,讓手拿槍桿子的人放下手中的權力,得先問問手裡的槍桿子答應不答應。


慶之說


建文帝如果實行推恩令,那麼自然會消藩成功。

推恩令的前世今生。

據《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載:"主父偃說上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從其計。"

其實如何限制和削弱藩王們的勢力,在漢武帝以前,就已經讓歷任皇帝頭疼了。

在漢文帝時期,淮南王、濟北王謀逆。雖然最終被平定,但是畢竟給中央政權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更是觸動了皇帝那敏感多疑的神經。

到了漢武帝時期,如何減少藩王們在獨立王國的權利,消除其對中央的威脅,加強中央集權更是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如此,才有了上面主父偃的一段話。也因此,堅定了漢武帝採用推恩令的決心。

推恩令主要內容是:諸侯王可以將封地分封給自己的子弟。而隨著一代代諸侯將自己的封地不斷分封給自己各個兒子,從而降低諸侯國的規模,減少對中央的威脅。

明代是否亟需推恩令?

推恩令是為了更好地消藩,那麼當時真的亟需消藩嗎?

我們知道建文帝上臺伊始,就急不可耐的準備消藩,但是他忘記了,當年朱元璋臨終時,特意囑咐其不要消藩。那麼為何朱元璋會有這樣的交代呢?

朱元璋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物。對待外人,可以殺伐果斷,哪怕你功勞蓋天,當誅則誅,根本不容得半點商量。但是對內,又極盡周全。特別是對自己的孫兒朱允炆,更是呵護有加。為了建文帝的繼位,朱元璋幾乎掃除了所有的威脅。

所有有能力威脅到皇位的外人,全部入了土或者趕回了老家。而自己有能力的幾個兒子,也被派去守邊。其中最厲害的寧王到了蒙古,提防元人的反攻。燕王則去了北方,鎮守遼東的遊牧民族。可謂是周全到了極點。

在這種情況下,消藩有無必要呢?其實從當時的流傳下來的文獻看,完全沒有必要。老謀深算如朱元璋,如果寧王和燕王有謀逆的心思,為了自己最寵愛的孫子,即使不會貶為庶人,也會被消了兵權,而不是放在邊境上為大明帝國守邊衛戍了。

在建文帝準備消藩時,燕王手中的府兵並沒有幾萬,即使是起兵之後,經過大肆的擴充以及兼併寧王的兵力,才堪堪十萬左右。相較於中央的近百萬大軍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所以,並沒有消藩的必要,也沒有推行推恩令的必要。

如果實行了推恩令,建文帝能否消藩成功?

答案是肯定的。對於後來謀反的燕王而言,最初也並無反抗中央之心,只是想守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畢竟,朱棣作為跟隨父親打天下的幾個兒子之一,對戰爭深有體會。

雖然他好戰,但並非願意帶上謀反的帽子,畢竟在古代,這可是會被釘上恥辱柱一輩子的大事情。

更何況,他當時的情況造反並不太具有什麼有利條件。無論兵將,和中央相比,都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更何況,還有一個能力完全不次於他甚至超過他的寧王存在。

所以,對於朱棣而言,最好就是中央承認其在封地的權利,讓其安守現狀是最完美的結果。基於此,實行推恩令進行消藩,朱棣明知道建文帝的目的,但是因為不會事關生死,自然也不會鋌而走險。所以,真的那樣的話,必然會成功。但是可惜的是,朱允炆竟然畫蛇添足,上來就迫不及待的消藩,最終導致自己都丟了卿卿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