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之島》:這麼可怕的故事,講得如此天真童趣

《犬之島》:這麼可怕的故事,講得如此天真童趣

《犬之島》擁有很獨特的形式,這被韋斯·安德森粉絲們怒贊:停格動畫細節豐富逼真;畫面美輪美奐、嚴格對稱、多彩與單色組合,不停地橫移運動,讓鏡頭看起來非常平面而不是縱深;音樂、剪輯節奏優美,令人無比愉悅。

這些都是韋斯·安德森的標籤,在他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等前作中屢見不鮮,只不過這次更加登峰造極而已。偽裝成日本電影的致敬迷影部分,也讓黑澤明粉、小津粉津津樂道。

《犬之島》:這麼可怕的故事,講得如此天真童趣

但是,《犬之島》的空心化問題同樣令人無法忽視。

作為一個直白的政治寓言,《犬之島》必然令人聯想到猶太人的流亡或者古拉格,觀眾可以直觀感受到影片作者的焦慮:焦慮於小林市長的支持者之眾,焦慮而且驚恐,看著事情的發生卻無能為力,甚至想不通這種荒謬的事情怎麼變成現實。就像左派和右派都對奇葩川普的當選以及他之後的所作所為大吃一驚、卻無法想通那樣。

《犬之島》:這麼可怕的故事,講得如此天真童趣

是啊,狗狗那麼可愛,怎麼可以殺掉狗狗?!一切都發生在迷迷糊糊的狀態中,客觀上很可怕的事情,只能激起一絲淡薄微弱的反響,殺人(狗)如同兒戲,羞辱和道德淪喪。

面對這樣的現狀,有人在做噩夢,有人試著思考,有人則呼喚英雄,卻很少有人留意:那些支持殺掉狗狗的人群,他們是怎麼想的?

《犬之島》:這麼可怕的故事,講得如此天真童趣

時至今日,在高增長奇蹟過後,面對全球化困境中很多不可思議的節點(金、川這類),海德格爾的“離奇感”(uncanniness)依然不時在人間亮相。尤其是那些明明很多人感到很危險,但又有強大民意支持的事情發生,太怪異了。

感到很危險的,是那些受過最好教育的人,但是,他們在震驚過後,很快就學會了不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們只是覺得小林或者希特勒或者川普荒唐可笑、不值一提,他們的責任心和正直感很快就會消失掉,不再有所訴求。相反,那些自認為受到損害的人,卻有強烈的訴求。

《犬之島》:這麼可怕的故事,講得如此天真童趣

於此,現代性也要負起很大的責任,由於現代生活的分裂化,自認為利益受損害的人,已經成為習慣和大眾傳媒的奴役,很容易受到煽動者的影響,而忘了停下來思考:隨意滅絕可愛的狗狗,真的大丈夫嗎?

雖然你曾經下意識地認為,“一般人不幹這事兒”,但是,就是這個“一般人”,常常取代了你內心的那個真實自我,讓你就此打住、淺嘗即止。就像漢娜·阿倫特說的那樣,讓人陷入平庸、不再思考、不再對抗邪惡。

可惜的是,《犬之島》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但解答的方向不對:它沒有繼續討論庸眾的選擇、民粹的危險,而是把很大的功夫放在了打造英雄上:英雄在受壓迫者、受奴役者中誕生,他們因為一個男孩的到來而覺醒、改變。

《犬之島》:這麼可怕的故事,講得如此天真童趣

這種套路,這種神話,這種轉變,來得相當簡單粗暴:“首領”和男孩達成和解、接納自我的過程,因為毫無漸變而缺乏可看性和可信性(和迪斯尼動畫有區別嗎?),不夠感人,也對不起影片前面搭起來的那麼大的一個局面。

如果說《布達佩斯大飯店》《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擁有複雜深刻的內涵,那《犬之島》並沒有具備這些優點,而是隻剩下安德森一貫以來的無比歡樂的表達形式,只剩下一層討好觀眾的糖衣

《犬之島》:這麼可怕的故事,講得如此天真童趣

哪怕在講述這個反抗獨裁的可怕故事時,韋斯·安德森也不願意放棄那種天真的童趣,這樣做,未免過於理想主義、過於幼稚。

這就是我想說的《犬之島》空心化的問題。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