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儒释道都追求这一心,马云常用这一点来教导别人!

南怀瑾:儒释道都追求这一心,马云常用这一点来教导别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七:“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卷第十九:“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晋译《华严经·梵行品》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南怀瑾:儒释道都追求这一心,马云常用这一点来教导别人!

《华严经》作为在大乘佛教华严宗的立宗之经,被誉为“经海”,而在经中提到的“初发心”被后世在引用时,总结成八个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而这八个字也多被简化为“不忘初心”。

南怀瑾:儒释道都追求这一心,马云常用这一点来教导别人!

昨天看到白岩松讲他在墨西哥所听到的一则故事,“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走得太快,灵魂被落在了后面。”这句话说得太玄妙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当我们离开象牙塔走上社会以后,各种压力纷沓而至:就业的压力、升职的压力、结婚的压力、买房的压力、教育子女的压力、创业的压力、赡养父母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之下的我们,埋头疾驰,无暇回首。

南怀瑾:儒释道都追求这一心,马云常用这一点来教导别人!

马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勿忘初心”这四个字,在当时的一个创业类电视节目中,马云也曾语重心长的对一位选手说:“

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

在人生这条路上,有的人走着走着就误入歧途,或犯下错误锒铛入狱,或贪恋美色妻离子散;如果在面临方向抉择的时候,我们能停下脚步回首看看当初的我们,回想我们那时的梦想,也许就不会走入迷途。

南怀瑾:儒释道都追求这一心,马云常用这一点来教导别人!

南怀瑾先生说:“中国儒释道三家,有个名称叫做永远保持‘初心’,就是最初在开始的那个心理状况,人能够永远保持‘初心’,很纯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染污。”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

不忘梦想,不忘初心,心中就有一个准绳,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才能具备面对逆境的乐观和从容,面对顺境的谦慎和理性,才能迎来成功!

在一次讲座中,南怀瑾先生说:“最初的就是最后的,学佛如此,做人也是如此,最平凡的也就是最高深的。老子也告诉我们‘慎终如始’,青年同学们对这几个字要好好记在脑海里,这是一生成功的大原则。”

马云回首这些年的创业历程,直至今天获得了这样的成绩,感慨地说:“在这个利微艰苦的行业,你要永远要用你当初创业的心态去做人做事。”

南怀瑾:儒释道都追求这一心,马云常用这一点来教导别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推翻大明王朝的闯王李自成因贫苦而起义,为了改变天下劳苦大众的悲惨状态而与明军艰苦斗争。在起义的十几年中,他多次陷入绝境,却宁死不忘初衷。对初心的坚持让他成为一方霸主,成为霸主之后却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贪图荣华富贵,生活奢靡,最终导致大顺土崩瓦解,自己仓皇而逃。

我们像一滴水一样,在社会和时间交织的河流中被裹挟这不断前行,没有时间去欣赏沿途的美景,更不曾审视如今的我们是否如当初所期待的一样。生活很艰难,身体常常疲惫,但是绝不能忘记当初为何而出发,只有这样的我们,才能成为当初我们想要的那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