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南怀瑾:一个人太走运,或许离倒霉不远了(并非危言耸听)


南怀瑾:一个人太走运,或许离倒霉不远了(并非危言耸听)

听人说,我一位朋友最近栽了大跟头。原本仕途光明一片,可因为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已被起诉。前程尽毁,后半辈子估计得在牢房里思考人生了。

人,终败在不懂惜福之上。总觉得自己手中拥有的太少,总想在走运之时趁机向上天索取更多。

他们忘乎所以,膨胀到不受法律约束的地步,但最终瞬间便自云端掉落,人生毁于自己的贪婪。

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南怀瑾大师对于人生与命运有着清晰的见解,我记得自己曾看过他关于这方面的一些著作。

他在里面说:“人生得意时,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否则,倒霉就会缠上你 。”

一:人生讲究张弛之道,做人也应刚柔相济

在南怀瑾看来,一个人的运数,终逃不出自然规律。

什么是自然规律?

老子曾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这句话便清楚解释了天地之间,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不过如同张弓射箭一般,得讲究有张有驰,才能配合得当,运行良好。

做人也亦是如此,应刚柔相济,胜在清醒自知。

南怀瑾:一个人太走运,或许离倒霉不远了(并非危言耸听)

得意之时心存顾忌,会努力进取。但同时也不忘行事准则,计划周全之余又懂得预先留好退路,才能谨慎前行,始终保持一种良性发展的趋势。

如果一味只懂得“得意之时得趁胜追击”,而忘记了风险与隐患,势必会因此而承受损失,迎来祸事。

南怀瑾说,《道德经》中有“将欲歙之,必固张之”之说。将要收缩的东西,你先会看到它张大。

张大之时,你便得明白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减弱与衰退,及早做好应对,方可保自己利益不蒙受损失。

比如身为商人你得知道:假如近期生意做得很顺,赢利颇丰。便得留个心眼,多观察市场,多做好风险评估。如果事业处于上升期,那有可能短期内还会越来越好。

但若已至顶峰,各方面趋于饱和状态,便得有所保留,不可再孤注一掷。

那些保险系数不大、风险过高的项目,就算利润再大,也不可贸然行事了。稳扎稳打,规避风险才是万全之策。

南怀瑾:一个人太走运,或许离倒霉不远了(并非危言耸听)

二:上帝要他灭亡,必先使他疯狂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一教师被人举报,说其私生活糜乱。

与多人发生不正当关系,七夕当天曾约会三人,严重违反师德师风及高校教师行为准则,被当即撤销研究生导师资格,并遭遇解聘。

不得不说,此教授正应了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说的“上帝要他灭亡,必先使他疯狂”。

自己寒窗苦读多年,再加上本身的聪明才智、发展机遇及奋斗,好不容易才赢得现在的地位与声望,却因为忘乎所以,私欲无限膨胀而断送掉,难道不觉可惜?

南怀瑾大师说,佛门讲人生在世,福报自有定数。想要多拥有好的运气,得多行善事,多积福报,不断汇集善缘才行。

而一旦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成功,志得意满之下便开始一味消耗自己的福报,其消失殆尽之后便迅速迎来霉运。

人生不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已,不管之前多努力上进,一旦坠入骄奢淫逸的境地之中,那么便前功尽弃了。

南怀瑾:一个人太走运,或许离倒霉不远了(并非危言耸听)

我觉得大师说得极其在理,假如得意之时不能及时想到失意之处,不知谨慎与保持理智。

那么失意来时,便是千般被动,万种苦恼了。再论从头再来、东山再起,恐怕便没有那么容易。

三: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南怀瑾大师说,佛家常说“功德无量”,指的是,功劳恩德无法估量,永远没有止境。

它是一种源源不断的践行与积累,因而才会永无止境。而它相对应的反义词,则是“恶贯满盈”。

当一个人仗着得势、得意之时肆意妄为,一味作恶达到满溢的状态之时,离倒霉之日也就不远了。

但为何那么多人都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呢?

南怀瑾:一个人太走运,或许离倒霉不远了(并非危言耸听)

主要就是被自己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好运气给迷惑了。忘记了这样一句话:“天将降大祸于斯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它的意思,大致与《道德经》中“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差不多。讲的都是:老天在降大祸给人之前,先会给其足够多的机会与好运。

如果这个人以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厚爱,仗着这种运势肆意大做坏事且活得比绝大多数人都风光快活之时,大家不要误认为“老天没眼”。

其实这只不过是上天为使报应来得更快一点,所以故意使他昏头猖狂而已。等他把福报享受完了,报应就也就到了。

秦国经过几代君王的努力,才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但秦始皇残暴至极,虽说统一天下建立了空前绝后的强盛帝国。

但十五年过后便分崩离析,走向灭亡。说到底是太过得意,不施仁政、倒行逆施,过度使用福报最终引发天怒人怨造成的。

南怀瑾:一个人太走运,或许离倒霉不远了(并非危言耸听)

而现实生活当中,我那位朋友也是一个得意忘形,不知修身养性,慢慢积累福报的人。

他错在以为自己身居高位,便拥有了为所欲为的权利,因此便拿来为自己满足私欲大开方便之门。

谁曾想种行为却是一副“断魂散”,直接了断了他的后半生。

这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得意至极得谨记,失意便在不远处。身处得意之中,也得心存顾忌,若丢了善恶与本分,最终势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南怀瑾大师告诉我们,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能够从微弱、渺小的地方,看出大道理。

他们不管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会保持谦虚、清醒、警觉、积极、进取、努力与克制。

不会过度依赖运气,也不会过度依仗自己现在的风光与得意做些贪赃枉法、胡作非为的事情。反而会多做善事,多积攒福报。

南怀瑾:一个人太走运,或许离倒霉不远了(并非危言耸听)

只要小心翼翼,常怀检讨与反思之心,那么明天将要发生的事情,今天便会知道,用不着求助于神明的神通。这才是一种可保自己百年平安如意的诀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