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阳痿,阳痿的原因也不一定就是肾虚,这个误区得走出来!

误区一:阳痿其实不是肾虚。

一提到阳痿,很多人就说是”肾虚”,这种误解是中国传统认识所致,认为男人消耗太大(指性生活射出精液,民间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要多补补。

肾虚≠阳痿,阳痿的原因也不一定就是肾虚,这个误区得走出来!

中医把人体分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生殖器官(在男人称”阳器”)属于“肾”的系统,故阳痿常理解为“阳虚”、“肾亏”,“壮阳”就成了提高男性性功能的代名词。但青壮年时期是肾气最为充盛的年龄,处于这一时期的阳痿患者,肾亏并不多见。有入曾对400例阳痿患者进行统计分析,肾阳虚仅占7.06%,说明阳痿并不都肾虚。

肾虚≠阳痿,阳痿的原因也不一定就是肾虚,这个误区得走出来!

因此,肾虚所致阳痿者,临床已相当少见,而因忧思、恼怒、郁愤、思虑、猜嫉等生活中的精神刺激所致的心理性阳痪多见。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青壮年这一年龄段的阳痿患者,其病症其实多由情志因素引发,有的是伴有前列腺炎或由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血管供血不足,所以一定要查明原因。

误区二:治疗阳痿,不是一些壮阳药能够解决的。

肾虚≠阳痿,阳痿的原因也不一定就是肾虚,这个误区得走出来!

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男子一旦得了阳痿,就被认为肾亏,以致不少患者滥用”壮阳”药。但很多阳痿患者在大量服用了壮阳药后,不仅病症不见好转,而且反而引发了口舌生疮,牙像出血,口干舌燥等性功能障碍副作用。

若长期大量应用壮阳药,还可抑制男性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兴奋,另一个危险是可使男性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加重。而附子、鹿茸等温热、壮阳药对由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引起阳痿的患者,服用此类药物甚至会发生意外事故。因此说,并非只要服用壮阳补品就能提高性欲和治疗阳痿,阳痿必有”肾虚”的看法必须改正过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