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作爲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來歷嗎?

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

“中國”,就是:“中央之城”,“中央之邦”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來歷嗎?

周代文獻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

一指:京師,即首都;

二指:天子直接統治著的王國;

三指:中原地區;

四指:國內、內地;

五指: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建立的國家。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來歷嗎?

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

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稱為“索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來歷嗎?

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

當然,歷史上的“中國”,不等於今天“中國”的範圍。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來歷嗎?

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新中國解放以後,也把“中國”作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今天,我們結合這個“國”字的演變,詳細的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的來歷。

邦也。從囗從或。古惑切。

——【說文解字】【卷六】【口部】

邦也。邑部曰。邦、國也。按邦國互訓。渾言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從國。從或。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一部。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來歷嗎?

(甲骨文 國)

在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當中,國是這樣寫的:

左邊是一個方框,右邊是一個兵器的戈。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來歷嗎?

這個方框表示我們所居住的城堡,或是我們居住的外面的城牆。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來歷嗎?

這個戈表示有武士保衛我們的家園。

在殷商時期,是沒有國這個概念的,國就是城邑的意思。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來歷嗎?

(金文 國)

到了西周,我們的文字從甲骨文演變成了金文。

金文的國字,上面是一橫,下面是一橫,中間一個口,右邊是一個武器,戈,外面加了一個方框,就是表示我們居住的一個範圍。

金文時期這個國,和現在的國,還不是一樣的,但是在西周的《尚書》當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國的概念。

這個中國是什麼意思?

是指我們的華夏民族所居住地,四周有其他的一些民族,我們這個民族住在他們中間,所以我們自稱為中國,這個“中國”是表示中間的意思。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來歷嗎?

(小篆 國)

到了秦朝,我們的文字就進入到另外一種形式,叫小篆。

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以後,統一了文字,這個時候,我們的國家的概念,才真正的樹立起來了。

小篆的國是怎麼寫的,一橫代表土地,口代表一個人口,這個戈代表軍隊,方框代表國家的範圍。

到了秦朝以後,我們國的概念才真正的成立了。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來歷嗎?

(隸書 國)

漢朝我們的文字變成了隸書,隸書的國和小篆的國,沒有多少區別。

漢朝,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時期之一,認為我們是居住在世界的中心,我們是世界的中央,所以這個中國的意思,就有世界的中心這麼一個意思的。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來歷嗎?

(楷書 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人,你知道“中國”的來歷嗎?

(簡體 國)

1956年,我們搞漢字簡化,把中國的“國”字變成了,外面是一個方框,中間是一個玉,什麼意思呢?

這個簡化字就是說,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都把玉視為一個寶物。希望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能熱愛我們的國家,能夠保衛我們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