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初中作文序列化訓練——一、親近自然,抒發真情

九年級初中作文序列化訓練——一、親近自然,抒發真情

上冊

一、親近自然,抒發真情

學情分析:

很多同學都在說,寫作是他最頭疼的事情,如果碰到寫景類的題目,那就更加無從下手。但是,寫景類的、詠物抒懷的文章是我們初中生必須掌握的,親近自然是人類文學創作的永恆母題。如果想要把中考作文寫好,寫景抒情是必不可少的。親近自然,抒寫發真情是我們初中老師及學生都無法迴避的一個話題。

教情分析:

初一初二,我們在寫作指導上,對學生作文寫景有過零星指導,但這種指導是服務於學生記事寫人,而非專程指導學生進行寫景類的、詠物抒懷的文章的指導。初三有必要對此進行總結歸納,以便學生的作文創寫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教學目標:

1.明確“構思精巧”“有個性特徵”對寫作寫景類的、詠物抒懷的文章的重要性。

2.指導學生掌握寫景類的、詠物抒懷的文章的一般方法。

3.提高綜合運用表達方式的能力及想象聯想能力

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掌握寫景類的、詠物抒懷類的文章的一般方法。

2.提高綜合運用表達方式的能力及想象聯想能力。

教學流程:

1.課前導入,激發情趣

課前播放音樂,欣賞圖片。

2、學會觀察,口頭表述

過渡語:同學們,看了剛才的圖片,你一定還有自己的獨特的感悟,能試著說說你的感悟。

(提示說話的句型:最美的是……因為……)

(師生交流)

過渡語:傾聽優美而深情的歌曲,欣賞熟悉而又優美的自然風光,我們找到了回家的感覺,感覺中有衝動,一種“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衝動,而這時也是同學感到困擾的時候,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親近自然,抒發真情”。(出示本節課課題)

3、方法指引,感悟自然

過渡語:經過同學剛才的表述來看,我們要想把這類文章寫好,還得我們來研討學習一些寫作這類文章的方法。請同學們看看下面兩個片段,看看它們在寫景上又有什麼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投影展示

片段一:

一點風也沒有時——枝條一動也懶得動;有一點涼風時——枝條微微動了兩下;風大起來時——柳條橫著飛。

片段二:

窗外,有一棵法桐,樣子並不大的。春天的日子裡,它長滿了葉子。枝根的,綠得深,枝梢的,綠得淺;雖然對列相間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態也各有別。沒風的時候,顯得很豐滿,嬌嫩而端莊的模樣。一早一晚的斜風裡,葉子就活動起來,天幕的襯托下,看得見那葉背面了了的綠的脈絡,像無數的彩蝴蝶落在那裡,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婦,丰姿綽約的,作一個嫵媚的笑。

(師生交流)

師總結:文段一作者通過楊柳的動態顯示了風的從無到有、由小到大,而對暴風雨降臨時其它景象的變化,作者作了簡略處理。這樣,抓住特徵,既形象地表現了天氣變化的過程,又避免了描寫的呆板重複,使得文字準確而精練。文段二作者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寫出了樹不同部分及有風沒風時葉片的不同色彩及形態。

這告訴我們在寫景類的、詠物抒懷的文章的創寫中,我們要注意寫出不同景物不同時間不同情形下的不同特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大家的景物變成自己的景物,把看似共性的景物變成具有自己個性特徵的景物,也才能化一為萬,為我所用。

九年級初中作文序列化訓練——一、親近自然,抒發真情

投影展示:

方法總結:細緻觀察,運用修辭,抓景物特徵。

過渡語:

同學們,是不是抓住景物的特徵就能把寫景類的、詠物抒懷類文章寫好呢?那也不一定。請同學們看看下面的兩個片段,看看它們在寫景上又有什麼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投影展示:

片段一: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裡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片段二:

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鮮豔的袈裟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洗禮。那潮溼的紅磚,發出有刺激性的豬血的顏色和牆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灰色的癩蛤蟆,在溼爛發黴的泥地裡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它噗通噗通地跳著,從草窠裡跳到泥裡,濺出深綠的水花。

(師生交流)

師總結:文段一作者從觸覺、嗅覺、視覺、聽覺等多個層面描寫春風的和煦;文段二作者藉助老僧、紅磚、癩蛤蟆來寫秋雨,把秋雨給人帶來的壓抑、憂鬱表現得讓人心碎。同學們其實寫景如吃飯,要“色、香、味、形”俱全才行。

投影展示:

方法總結:調動感官,化一為萬,多角度描寫。

過渡語:

同學們,明確了我們抓住了景物的特徵,化一為萬,調動感官,化題為象,就能把景物寫活。接下來請同學們看看下面的兩個片段,看看它們在寫景上又有什麼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投影展示:

片段一:

當那遙遠的天際,微明的東方出現魚肚白時,人們就屏住了呼吸,等待著,盼望著。而當太陽露出它那耀眼的光輝時,人群中就響起了一陣歡呼。這呼聲中充滿了興奮,但又帶有節制,因為大家都不願破壞這黎明前的肅穆。也許是由於大地塵埃和光線折射的物理因素吧,衝破北海雲霧,噴薄而出的太陽是暗紅色的。但是,在一剎那間,太陽好像經過了一次淨化,變成了純淨的橘黃色。光明逐走了黑暗,四周的一切都變得燦爛奪目,五光十色。

片段二:

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無際的平靜的碧海;強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動著,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腳下片片的高粱時時搖曳著豐滿的穗頭,好似波動著的紅水;而衰黃了的葉片卻給田野著上了凋敝的顏色。

(師生交流)

師總結:文段一以時間的先後順序寫出了人們觀看日出的景象,隨著時間的變化,景物也隨之變化,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文段二作者站在小溪旁,按從下到上、由中間到兩邊的順序寫出了小溪及周圍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其實描寫景物的順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時間順序,一種是空間順序。願同聽之用之。

投影展示:

方法總結:理清思路,把握順序,寫出層次感。

過渡語:

同學們,掌握上面三種方法,我們可以寫出一篇較好的寫景類的文章,但我總感覺還缺少點什麼。請同學們看看下面的兩個片段,看看它們在寫景上又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

投影展示:

片段一:

對屋裡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的傾側了下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雨勢並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的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廕庇?

(化用冰心詩: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裡;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裡!)

片段二:

在濃葉的掩映下,曇花的花瓣似天使的翅膀,晶瑩靈巧,好像隨時都會振翅向月宮飛去一般。在月光下,她們有如俏立在薄霧中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那樣的飄逸、清新。在花朵的中心,吐出了一束細細長長的花蕊,淡淡的幽香從花蕊中,綿綿地滲透出來,空氣中每一個分子,似乎都沉靜在花香裡,整個夜突然變得清香了。由於她們生命的短促,所以在綻放的每一分每一鈔裡,她們都試圖完全展現她們的風姿,盡情在散發出生命的光和熱。這讓我想到人的一生。人的生命和曇花相比,真可算是漫長的,但我們許多人青絲變白髮時,不也還在感嘆人生苦短,歲月蹉跎,一事無成嗎?其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它的長度,而在於它的寬度與深度,其實像曇花一樣漂亮地來,燦爛地死,比起虛度百年要好得多。

(師生交流)

師總結:寫景的目的,不應為寫景而寫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那種勇於擔當的責任,對萬事萬物的悲憫心,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對生命的敬畏虔誠。所以我們在寫寫景類的、詠物抒懷的文章時,要意在筆先,想好我們要寫什麼,為什麼,怎麼寫,做到以景促情,情景交融。

投影展示:

方法總結:意在筆先,化實為虛,要情景交融。

過渡語:

同學們,經過我們的共同學習,明確了寫景及詠物抒懷類文章要注意的四個方面:1.細緻觀察,運用修辭,抓住景物特徵。2.調動感官,化一為萬,多角度地描寫。3.理清思路,把握順序,寫出層次。4.意在筆先,化實為虛,注意情景交融。下面請同學們圍繞我們最先欣賞的四幅圖畫,寫一個小片斷。

學生寫作,教師巡視

交流、評點(選取學生作品)

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抒寫自然,抒發真情的方法,但其實,老師最想跟你們說的是:真情是完成文章的第一要素,人來於自然,歸於自然,只有能親近自然,感悟詩情,人生才會變得更加純淨與透徹,寫起文章來才會更加的清新與靈動。

才情展示:

1. 閱讀下面文段,按要求作文。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春天急急地走來了,它像要早早地聽聽虎年的鐘聲,和喜慶;還有孩子們的嬉鬧聲;……和著春天的腳步,心情如晴空萬里,內心也不禁泛起了圈圈漣漪。又是一年春來到,春中滿是對未來的希望,對前方的憧憬……

請以“又是一年春來到”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2.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如需要可用“××”代替。3.不能抄襲。4.不少於600字。

作文導寫

“又是一年春來到”,其中有兩個關鍵詞:“又”和“春”。“又”,本身包括兩個階段,並且兩個階段有遞進關係,兩個階段的間隔距離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幾年;“春”是線索,可以是春天、春節,也可以是比喻意義的春,即黑暗後的光明,曲折後的通坦,痛苦後的快愉,奮鬥後的成功……題目帶有色彩很濃的詩性,最好也要寫出一定的文采。

“要求”中提出:“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這就是說文體不限。但這道題比較適合寫作記敘文或散文,而且以寫景敘事為主,即使是記人或抒情,也應該在寫景的過程中完成。

同時寫好這篇作文,應該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取材立意,做到化一為萬,以小見大。根據“春”所提示的背景,我們可寫春節帶給我們的感觸與感動,可以寫春天來臨時萬事萬物萌動的活力與生機,可以寫過離別折磨再次相逢的喜悅,可以寫經歷內心迷亂後得以雲開霧散後的豁然通達。同時在選材的過程中,大眾化的素材和熱點話題會比比皆是,很難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穎性和獨特性。因此,最好選擇我們親身經歷的事件,從小處入手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貫穿其中,或將觸動心靈的資料用於自己的個性化材料中作為情節中的一個亮點,這樣才能寫出自己的個性、寫出新意。另外,如是敘事寫人抒情的話,要注重結合“春”這一特定意象,給相關情節設置一個充滿詩意特定的氛圍,做寫景敘事並重,以景促事,以景促情。

二、細節描寫,做到抓住特徵,生動感人。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緻地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景物、人物或場面描寫之中。它是最生動、最有表現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極精彩的筆墨將人物的真善美、假惡醜和盤托出,讓讀者欣賞評價。一篇文章,恰到好處地運用細節描寫,能起到烘托環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

三、巧用修辭,做到層次分明,文采飛揚。這是一篇寫景敘事並重的作文題目,要求學生在創作時能景中有事,事中有人,人中有情,情景交融。這就要求我們在寫作時適時適宜地運用相關的修辭手法,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創寫,做到文章的精巧精緻。

九年級初中作文序列化訓練——一、親近自然,抒發真情

2. 請以“月光下的遐想”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運用聯想和想象,思想健康積極,行文線索清晰,不少於600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