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來之不易,果農爲何樂不起來?荔枝豐年如何化解「甜蜜煩惱」

豐收來之不易,果農為何樂不起來?荔枝豐年如何化解“甜蜜煩惱”

  “當前距離荔枝大規模上市還有一段時間,荔枝獲得最後的優質果品還需要過多關,如大範圍長時間陰雨、局地冰雹或颱風影響……這些都會對最終產量和品質帶來不利影響。”今年5月初,在海南陵水舉辦的全國荔枝開摘節上,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陳厚彬對今年的荔枝產量做出了審慎的預測。

  從5月的海南開始,我國荔枝收穫的版圖逐漸北移,一直到6月的粵西,7月的珠三角、廣西和福建一帶。時至今日,荔枝上市季已經過半。慶幸的是,天公作美,今年荔枝豐收已成定局。據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統計數據顯示,預計2018年我國荔枝產量將達到287.88萬噸,比2017年194.2萬噸增加48.2%。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從“一騎紅塵妃子笑”到“飛入尋常百姓家”,豐產的荔枝無疑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美味的享受,然而,最近部分地區荔枝賣難的消息接連爆出,為這個甜蜜的豐收季蒙上了些許陰影。種植荔枝的果農這個夏天到底過得怎麼樣?近日,記者到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進行了實地走訪。

現場——來自豐收的“拷問”

  位於從化區太平鎮的廣州佳荔乾鮮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專事荔枝幹、龍眼乾加工的企業,現在是他們最忙的季節,每天24小時機器轟鳴不休。前來交售荔枝的果農謝榕記指著手中的票據向記者倒起了苦水:“今年‘糯米餈’交到加工廠一斤才2.5元,去年地頭價都要二三十元。”

  近70歲的謝榕記算起賬並不含糊:“一棵荔枝樹一年需要肥料50元,農藥70元,以每棵樹年產量100斤算,2.5元/斤的單價一棵樹只能賺一百多元,如果再算上管護和採摘的人工成本,那就要賠錢了。”

  豐收來之不易,果農為何樂不起來?陳厚彬表示,今年全國荔枝普遍增產,加之5月以來全國荔枝產區天氣炎熱,荔枝較往年提早上市7-10天,海南、廣東、廣西等荔枝產區及省內各產區都出現了不同熟期荔枝扎堆上市的現象,特別是隨著粵東、珠三角產區相繼進入上市高峰期,荔枝的銷售壓力確實比較大。

  果農的日子不好過,加工廠也並不輕鬆。佳荔公司總經理何頌偉告訴記者:“收上來的荔枝必須馬上進行初加工,否則就會變色變味,所以最近廠裡機器和人都是連軸轉。今年產能比去年增加了一半,一千噸的冷庫都已經放滿了。”

  所謂“歉年放,豐年藏”,荔枝產量“大年”也是荔枝加工的“大年”,但何頌偉並不滿意:“我們一年的加工量是3000噸到4000噸鮮荔枝,廣東省今年的荔枝產量是140多萬噸,看起來加工份額非常小,實際上我們已經是廣東省最大的荔枝幹加工企業了,可想而知我們的荔枝加工比例還是很低。”

  上市期重疊、加工比例低、物流成本高、保鮮儲運水平低、非優品種佔比高……這些困擾荔枝產業發展多年的老問題在今年荔枝產量站上歷史高位後顯得尤其突出。“往年價格高的時候,鮮果供不應求,這些問題就被掩蓋了,豐年市場更理性,更重視成本和品質,從這方面說,豐收在倒逼荔枝產業進行結構調整。”陳厚彬說。

意外——特色品種仍俏銷

  近日,在從化舉辦的中國國際荔枝產業大會上,記者看到今年評選為“廣東十大荔枝種植匠”的各位荔枝“達人”神色則輕鬆不少。

  東莞市桂冠荔枝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志強拿出一盒包裝精美、果色誘人的荔枝自豪地介紹道:“這是我們自己培育出的特色品種‘冰荔’,剛獲得了全國優質荔枝擂臺賽金獎,一盒2斤裝,賣價500元。別看價格高,還供不應求,現在已經銷售一空了。”

  特色品種有價有市,“冰荔”並不是個例。在這次大會上同樣獲得擂臺賽金獎的海南無核荔枝市場價甚至可以達到600元/斤。

  記者調查發現,與普通果農相比,“種植匠”們在荔枝品種改良上普遍走得早、走得遠。來自陽江市陽西縣的補建華牽頭成立了陽西縣荔枝龍眼協會,致力於推廣荔枝實用型技術。他還在自己的果場建立了荔枝種質資源圃,收集國內外優質品種83個,被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選定為雙肩玉荷包荔枝高接換種試驗園。

  “今年我的果場裡嶺豐糯、觀音綠等品種都能賣到二三十元一斤,並不愁賣。”補建華說,“但我的目標是在全縣推廣荔枝品種改良等實用技術,帶動果農種得好也賣得好,讓果農種荔枝不再難受,而是享受。”

  當然,品種改良的作用並非一勞永逸,比如去年還是“荔中貴族”的桂味荔枝由於今年產量猛增到20萬噸,是去年的8倍以上,價格遭遇史無前例的“滑鐵盧”。優良品種更加多元化、培育更加耐儲存的品種、選育更為早熟或晚熟的品種、在產區內進行早中晚熟品種搭配以拉長產期……顯然,我國荔枝品種結構調整及技術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治本——諸多難題尚待解

  事實上,針對今年荔枝大豐收,存在賣難的可能性,荔枝主產區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紛紛提前謀劃,主動作為,舉行了一系列有關荔枝的推介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省荔枝主產區茂名、陽江、廣州、惠州、汕尾等地均舉行各種形式的推介活動,引起了社會對廣東荔枝的關注,也為荔枝產銷對接搭建了平臺。

  真正實現荔枝產業的轉型升級,還需要更多觸及產業痛點的動作。據統計,在全國範圍內,坡度大於20度的荔枝園佔30.9%,管理水平較低的荔枝園佔21.5%。“坡度大於20度的荔枝園,應退果還林,轉變為生態公益林;城中和城郊失管的古樹、老樹荔枝園應轉換為供市民休憩的生態公園,這樣才能集中優勢產區,維持恰當規模的生產基地。”陳厚彬說。另外,我國荔枝園以小規模經營為主,絕大多數小農戶既無實力、也無必要單獨購買大型農機具,因此陳厚彬“強烈建議”,在荔枝集中產區推動建設大型農機具共享服務平臺,為農戶提供更為經濟便捷、專業高效的生產性服務。

  在中國國際荔枝產業大會上,廣東省副省長葉貞琴說,荔枝科研力量要在關鍵領域下大工夫,加強無傷採收、保鮮、包裝等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全面提高採後處理技術水平;在主產區規劃建設一批簡易冷藏分級分揀包裝處理中心,為荔枝賣得出、賣得遠、賣得好提供保障。

  “國外的荔枝加工比例能達到60%以上,而我國只有10%。希望今年荔枝大豐收,能讓政府和業界更加重視荔枝加工,給予加工企業更多支持。”採訪的最後,何頌偉也向記者提出了自己的期待。


豐收來之不易,果農為何樂不起來?荔枝豐年如何化解“甜蜜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