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汽車工業設計 從模仿到比肩再到追趕一流

東風公司技術中心設計師張鵬做客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對話》欄目談汽車工業設計

张鹏:汽车工业设计 从模仿到比肩再到追赶一流

張鵬在北京車展上介紹東風eπ新能源高性能轎跑概念車 記者 劉鴻飛/攝

記者 聞新

汽車的“顏值”有多重要?改革開放40年中國汽車工業設計走過怎樣的發展之路?對於中國設計師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如何看待與國際一流水平的差距?

7月1日,《汽車工業中國路》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對話》播出。東風公司技術中心造型創意設計室主任張鵬受邀成為對話嘉賓,就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汽車工業設計的艱辛發展之路,現場與郭孔輝、李俊、歐陽明高三位院士進行分享交流,獲得了在場嘉賓的廣泛關注。

張鵬說,汽車作為一個高度工業化的產品,汽車工業設計的複雜程度遠超想象,汽車設計師就像戴著腳鐐手銬的舞者,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相關的市場、工程、工藝、成本等因素,汽車造型的進化需要工業基礎的託舉。中國汽車工業水平的提升,無疑將為汽車工業設計帶來更多信心。

不止於模仿,用創新讓國產汽車的顏值越來越高

改革開放初期,相比那些百年車企,中國汽車品牌只能算是剛剛學會走路的幼兒,中國汽車品牌的設計還處於未起步狀態。當時的轎車造型都是由工匠對歐美生產的汽車進行仿製,通過手工敲打製作而成。當時幾乎每一款中國製造的汽車都能找到與之對應的國外品牌汽車。

隨著改革開放的大門打開,大量的合資車企進入人們的視野,開啟了造車新紀元。合資品牌中最有競爭力的,無疑是捷達、桑塔納和富康這“老三樣”,因為車型的國產化,它們被業內人士稱為“國產車”,這也讓中國汽車企業被寫入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歷史。“在我的記憶裡,1995年開著富康跑完港京拉力賽,當車開到天安門廣場時,所有人向著我們歡呼,那個時候感覺非常非常好。”曾開著富康跑港京拉力賽的汽車媒體人蘭河在節目中表示。

東風雪鐵龍富康以及同時代的產品,都在造型上結合中國市場做了改進。也是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隨著轎車市場加速發展,中國汽車行業開始誕生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造型設計師”,他們拋棄了模仿的做法,開始用畫筆勾勒具有設計感的原創作品。

本世紀初,汽車進入家庭步伐加快,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發展提速更是進一步拉動了中國汽車工業設計的發展。目前,國產汽車的顏值越來越高,工業設計水平也越來越高。

“我負責的是我們汽車的內外造型設計,這麼多年以來,我們的工作都是從零開始的。八九十年代以後,小轎車慢慢變成家庭的必需品,這個時候我們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汽車工業設計師。中國加入WTO以後,汽車工業發展非常快,汽車工業設計達到了很高的發展水平,這是經過一代代汽車設計師的積累實現的。”張鵬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张鹏:汽车工业设计 从模仿到比肩再到追赶一流

遭遇成長的煩惱:如何引領新的潮流?

設計流程的嚴格保密,讓汽車工業設計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而在張鵬眼裡,汽車工業設計是最不保密的保密專業。

“比方說發動機,如果你沒有拿到相關參數,沒有相關數據,單純看到了發動機的外形,其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如果是汽車造型,專業的人看了一眼,就完全可以復刻出來。”張鵬坦言。

潮流瞬息萬變,什麼樣的前瞻性設計才能脫穎而出,才能引領潮流?在張鵬看來,優秀的設計力求做到理性與感性的平衡,設計師既要有理性的思維方式,同時也要具備感性的創造力。

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許多有關汽車型面打造、線條使用等層面的設計趨勢引發關注,很多還處在概念階段的車型也在設計上展示了不同的思考。東風公司展臺上備受關注的東風eπ新能源高性能轎跑概念車就出自張鵬之手,其“品智·悅心”的設計哲學著實讓大家驚豔。

東風eπ概念車是東風公司全新設計語言的初步展現。“品智·悅心”的設計哲學分為三個層面,雙燕·凌動、大器·問鼎、簡約·臻美。雙燕·凌動,是對外在形象的詮釋;大器·問鼎,是對內在品質的錘鍊;而簡約·臻美是對純粹平衡的迴歸。

據透露,按計劃,明年東風公司還會發布完整的全系設計語言。同時東風公司很快還會投用上海造型中心,目標是打造更精緻的自主汽車。

張鵬認為,中國在一些高端車型的設計上還需要更多積累。“這不僅要考慮造型方面,還要考慮設計品質。車設計出來以後,要好看,還要讓客戶在細節方面也能夠感覺到這個車的高品質。”由此看來,汽車工業設計不僅要看臉,還要做到“由內而外”,這種對細節的把控,對每一處空間彰顯質感的分寸拿捏,都需要強大的實力。

近年來,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佔有率迅速攀升,中國自主品牌集體向上的趨勢愈加明顯。“在汽車工業化水平方面,自主品牌跟一些合資品牌相比,其實已經可以做到比肩了,但是跟更一流的水平比,我們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需要加快追趕。”張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