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情緒,影響了你的專業

別讓情緒,影響了你的專業

01

如果沒有對比,我大概永遠也不會知道,我上一次到底經歷了什麼。

按照慣例,我們在第一次做治療時,要把諮詢師開的治療單交給治療室。我在前一天和諮詢師聯繫時,她只說了那天請假,到了找誰誰就行,完全沒提及這回事。

兩方交接的疏忽,造成了我的悲劇。

我到那等了好幾個小時,被兩方各種推卸,治療師甚至把對同事的怒火發在我的身上。

終於做上治療了,我也始終好聲好氣,告知對方,我並不知道具體流程,不然我也不會在諮詢師不在時過來治療。

對方明說,不是我的錯。但是我卻經歷了一次痛苦的美容治療。那時,我只以為那些治療本來就有點不舒服,祛痘清理本來就疼得要命,水氧令人窒息也只是因為它的涼氣。

剛剛我體會了一次,護著我口鼻的毫無呼吸困難之感的治療,才明白,當時經歷了多麼不專業的對待。而那個治療師,還是比今天的小妹妹資質豐富的負責人。而不管我多麼不願意相信,我也得承認,她懷著壞情緒,做了一次令我難忘的治療。

不能把情緒帶到工作裡,這麼簡單的道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情緒上腦時,完全給忘記了。

別讓情緒,影響了你的專業

02

不讓情緒影響工作,這是每個職場人的基本素養。

曾經看到一個故事,一個記者在現場拍攝一個受難者最後時刻的堅強,很是剋制。後來救援來了,當事人最後還是沒有救活過來。聽到這個消息,記者痛哭失聲,久久不能平靜。

她的敬業,令人敬佩。不管當時多麼觸動,都沒有忘記自己作為一個媒體人,還原事實真相的職責。

但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專業,因為無法控制情緒,而導致工作失誤的例子數不勝數。

和同事不和,於是不能公正的對待他的提案;

戀愛腦女生戀愛期間,無法正確處理愛情與工作的關係,一點情緒波動引發頻頻犯錯;

情緒的影響有時甚至是致命的。往往情感豐富的人,從事的職業更是不允許情緒化的失誤。比如記者,比如作家,比如律師,比如醫生。

《李狗嗨》裡面有一個片段很觸動我。黛多次被個人情緒影響判斷,雅人叔編造了個故事講出了他眼中的律師職責。

別讓情緒,影響了你的專業

有具體事例引發的情緒影響相對容易擺脫,因為可見。但是我們被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卻難以去除。比如你原本站持方A,但是聽了B的故事可能就會變更之前的判斷。

別讓情緒,影響了你的專業

我們能做的,不過是遵從職業道德。

別讓情緒,影響了你的專業

就像馬薇薇曾說的,她願意選擇少數人支持的持方是因為,較不符合主流社會價值觀的持方不在於攪局,不在於撒潑,而是要告訴這個社會,少數人和異見者有他們的不得已,交鋒帶來多元。

辯手的不受情緒影響,就是儘可能展現自己持方的論據。至於真理麼,當人們瞭解兩方各自的論述支撐時,自然能夠得到相對理性的結論。

受情緒影響,而忽視職責,本身就是一件自以為是的蠢事。

03

不論是外界給予的刺激導致的情緒失衡,還是自己主觀強加的情感魔障,都是阻礙我們成為一個合格職場人,甚至一個理性的人的嚴重阻礙。

我們不難發現,那些優秀的人控制情緒,保持客觀的能力總是不差。

不把情緒帶到工作中

如果實在受情緒影響,可以休假調整。經常把壞情緒帶到工作中的人一定是不專業的。把對某個同事的壞情緒,擴散到整個團隊或是對待顧客態度上,更是不可取。這樣的人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又何談變得優秀。

公私分明

一個優秀的人必定是公私分明的。把私人情感加到工作中的人不可能成為好的leader。令人信服的肯定都是那些能夠客觀評價員工工作能力的領導。

對待我弱我有理,能夠理性

比如患者和醫院之間,患者是弱勢。個人和記者之前,個人是弱勢。弱勢人群本應得到更多的保護,無可厚非。但是也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自己弱者的身份,來進行敲詐和誹謗。

對待某些別有用心的煽動,時刻保持客觀的能力,不被弱者的身份標籤影響,這樣的人一定是一個理性優秀的人。

別讓情緒,影響了你的專業

情緒是雙刃劍,能夠救人,亦能害人。

願每一個人都能夠客觀,讓溺水的人得救,讓無辜的人免於迫害。同時,讓自己,更加專業。

別讓情緒,奪走了你的專業能力。你控制情緒的能力有多強,你未來的路就有多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