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呼吸過敏,10個有早晚要養成的好習慣

遠離空氣致敏要素,你能夠這樣做。

■野外

空氣質量不良的日子,配戴醫療用口罩

,一般紙口罩只能防止唾液噴濺;不織布、活性碳口罩防備PM2.5的作用差;醫療用及N95口罩阻隔PM2.5作用好。N95口罩可下降0.5微米以下懸浮微粒,但戴整天太火熱,主張可配戴醫療用口罩。

超商、藥房廣泛販售、表面淺藍或嫩綠的醫療用口罩有3層,外部防護力可阻隔三~七成的PM2.5,中心有過濾層,內鋪棉可吸汗。劉博仁提示,戴口罩時記得把靠鼻樑的線壓緊,否則空氣會從周圍面進去、下降防護作用,主張戴8小時後就要替換新口罩。

以中醫視點,戴口罩可削減溫差太大帶來的肺燥,構成咳嗽、鼻塞等呼吸體系不適,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任顏宏融說。

挑對時刻、地址運動

清晨運動較易吸到潔淨空氣,有樹木的公園、河邊步道空氣質量最好。主張每週可規劃3~4次輕中度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規則運動可調節自律神經,強化免疫功用,削減過敏發生。新開幕健身房若有沖鼻味,可能是裝潢建材發生的空氣汙染物,劉博仁主張,暫時別去。

堅持車內空氣流通

可依行車狀況,替換運用車內空調。劉博仁主張,塞車或一般開車時,野外汙染多,可翻開車內循環;但車行至空闊處,即可翻開對外通風循環。此外,2、3天沒開車時,主張先翻開全部車門堅持通風,再主張車子,削減車內汙染物堆積。

或許,車上也可放置竹炭包或活性碳,一段時刻後通過日曬能夠持續運用,臺大醫院環境及作業醫學部主任陳保中主張。

空氣質量差的場所防止久待

以下地址空氣汙染物多,簡略引發過敏,最好防止停留太久。

●尖峰時刻的公車專用道:車來車往空氣質量差,尖峰時刻儘量縮短在公車專用道等紅綠燈的時刻,陳保中提示。

●室內泳池:可能宣告三氯甲烷,特別聞到一股濃重沖鼻味。請挑選室外泳池較通風。

●燒烤店及停車場:通風較差,常累積多種空氣汙染物,過敏的人不宜久待。

●煙霧旋繞的環境如酒吧:香菸有許多有毒化學物,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

●影印間等業務機器、老舊3C設備貯藏處:懸浮微粒粉塵含量高,高雄大宇空間規劃業務所規劃總監劉博宇說。

■室內

回家後當即換下衣服並洗澡

空氣中的花粉及汙染物會殘留在衣物及鞋襪中,主張回家後立刻脫掉鞋子、衣服並沐浴清洗,去除頭髮及身上殘留的汙染物,防止過敏原逸散到家裡的傢俱及其他當地。

聰明運用空氣清淨機

去除空氣中的過敏原,高效能微粒濾網(HEPA)作用最好,主張每月替換一次。陳保中提到,若一起運用空氣清淨機及電扇,要將電扇放在清淨機後方,吹出來的空氣才是潔淨的;若一起需求開涼氣,調成和風即可,防止清淨機的氣流被打亂,影響過濾作用。

國衛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黃嘯谷主張,防止運用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建築材料,及善用空氣清淨器,可把機器擺在傢俱、隔間板等附近,就近將宣告的有害物質吸掉。

臥室堅持潔淨、溼度適中

臥室是每個人待最久的當地,主張簡略過敏的人每週固定替換床布、被套清洗一次,木質地板比地毯好。臥室溼度最好維持在55%,削減塵蟎繁殖。

中醫也認為,環境中的溼氣太重會影響呼吸道,讓口水、鼻涕、痰液等分泌物增加。

顏宏融提示,肺是嬌嫩的器官,太單調也會損傷肺體系導致咳嗽,因此空氣有必要有水氣才不損傷到肺體系,主張早上人不在時開除溼機,若人在密閉空間時,暫時不要開除溼機,防止空氣過火單調。

臺大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大成力行的口訣則是“書就歸書櫥、衣服歸衣櫃”,把每樣東西收進該有的方位、該丟的就斷舍離,不堆積生塵土、阻撓通風,臥室儘量不放電器用品。他特別側重,各式塑膠板、容器、塑膠袋都會揮宣告塑化劑或逐步脫竣工粉塵,也是強力的過敏原,強力主張少買少用塑膠製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