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並不是來談健身。
問你一句,如果讓你以後每天只做一個俯臥撐,你能堅持嗎?
“很簡單啊,不就一個嘛,每天不到半分鐘的事!”
對啊,就是不到一分鐘的事。
我把這個行為稱之為“微習慣”。
2.
早上一起來,列好今天想幹的事情 : 學習三個小時、看一個小時課外書、畫兩個小時畫、鍛鍊半小時……
計劃很好,執行力卻不強。
翻開書本,看了幾行,真困!不看了!打開手機,手指上陣,一晃神該吃午飯了。拿出畫筆,削好,架好畫板。“叮”手機響了,放下畫筆,一下午就過去了。吃了晚飯散了步,該鍛鍊了,懶意上頭就窩著不動了。看看課外書,怎麼可能的事!一天就是這麼過去的。睡覺時反思,感覺今天的自己在退步,安慰自己明早起來就改變,第二天的情況只能說個“呵呵呵”。
3.
我開始制定一個俯臥撐計劃,靈感來自斯蒂芬.蓋斯的書《微習慣》。
不再用時間去計劃需要做一件事,而是換成量詞。比如 : 我計劃看一頁書,畫十筆畫,做一個俯臥撐。
主要是這一切不需要毅力。雖然毅力是個好東西,但這東西沒那麼靠譜,身心一不舒服最先崩潰的就是毅力。
根據邊際效應遞減原則,當一件事情被重複時,每重複一次,帶來的愉悅感就減少一分,而想要單純靠毅力堅持就只會越來越難,尤其在沒有任何回報反饋的情況下,人就越容易放棄。
4.
但你能做到每天做一個俯臥撐。所需時間不多、精力不多,關鍵是你不會厭惡。
微習慣:就是把一個習慣大幅縮減成小到不可思議的步驟。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目標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造成任何負擔,而且具有超強的“欺騙性”,它也因此成了極具優勢的習慣養成策略。你在看這篇文章時你就隨便可以做個俯臥撐或者仰臥起坐,一個就夠了。
5.
阻礙我們養成習慣的兩大阻力 : 動力與毅力。
沒有動力去開始,沒有毅力去堅持。
微習慣恰好從人的直觀心理上避免了這兩點。
微習慣在於微,只需很小的動力便可啟動。舉個例子 : 很多寫作人知道堅持日更幾千字不是件容易的事,剛開始的你或許還很新鮮很感興趣,但到後來如果沒有靈感沒有讀者反饋支持時,日更就成了讓創作者焦頭爛額的事,每天想到的寫作不再是洋洋灑灑好幾頁,而是咳咳巴巴湊幾句,心裡越急越不能出好作品。不妨試著降低目標,不要將目標太過數字化,幾千字的文不好寫,那一排字或者幾行字總可以寫出來吧。
這個目標能夠足夠小,小到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完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與害怕。
微習慣也能更好的去堅持。目標小,只需要做一點點就能完成甚至超越自己的預期目標,不需要長期堅持的毅力,自然而然的開始。而一件事情一旦開始,做起來就容易多了。俗話說的好嘛,萬事開頭難。
6.
在人類的基因裡是拒絕被改變的,大腦就會抗拒改變自己目前狀態的行為。但對於微習慣如此小的目標,只需要一點點的意志力就能讓大腦啟動做另一件事情的程序,而大腦還沒來得及本能抗拒這個行為時,這個行為就已經發生了。而當一個行為被啟動,就很容易在大腦誘導下繼續行動,在自然而然中輕鬆完成任務。
微習慣的螺旋狀激勵機制,會推動我們一點一點行動,增加堅持下去的慣性,提升習慣能力。7.
怎樣應用微習慣
1.八個步驟
第一步,選擇一個微習慣,制定每天的計劃。
第二步,挖掘微習慣的內在價值,即帶來的好處。
第三步,明確微習慣的時間安排。
第四步,建立回報機制,微習慣達成以後用獎勵來提升自己堅持的動力。
第五步,記錄和追蹤完成的情況。
第六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第七步,服從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
第八步,留意習慣養成的標誌。
2.三個關鍵點
微習慣的目標設置技巧:要把習慣目標縮小,小到不可思議為止。只有小到不可思議,才會讓大腦認為它真的毫無威脅。如果你不確定用多小的習慣來培養,那就選擇更小的那個,這是微習慣應用的第一個技巧。
微習慣的替代獎勵機制:對於大腦來說,有回報才會更願意去重複一件事,而微習慣還不能導致真正的身體回報的時候,那麼人為設置一個替代的回報來欺騙大腦。
如何判斷習慣是否養成——習慣養成一般需要21天,但是中途放棄也是很容易的事。習慣會讓身份認同發現變化,對某件事情會習以為常,到時間大腦就會發出指令主動去做。除非發生緊急情況,習慣都會自覺堅持。
8.
將目標足夠細化,將暗示降得足夠低,將行動變得足夠容易,讓回報輕鬆實現。
“綠燈法則”,即不要等路上都是綠燈才出發,遇到第一個綠燈就立即啟動。微習慣就是利用這一法則,簡化開始,一步步推進,超額目標,收穫滿足於成就。
閱讀更多 青木谷家 的文章